如果真想吃写作这碗饭,有一件比学还重要的事!

文案可能是一份工作,但这篇文章的分享,适用于所有创作人,以及文字相关行业的从业者。

文字相关工作我做了快15年了,有过很多创作与工作的经历,也遇到过很多的创作人。

首先,我们在讨论这个问题时,那些做伪原创以及洗稿的人,一定不在其列。

选择文案相关工作的人,大致会分几类:有些人天生就爱这个;有些人学习的就是相关专业;当然还有些人选择做这行,是因为入行的门槛儿低。

来混日子的,走不了多远,徘徊在行业的最外围,随着市场要求,以及个人诉求的提高,混不下去也就走了。而真正想吃上这碗饭的人,才会苦苦学习与钻研。

无论你是创作人、广告人、文案策划人、或是新媒体行业相关的从业者,在今天面对的工作压力都是空前的。

如果真想吃写作这碗饭,有一件比学还重要的事!

没有质,不合格;完不成量,不合格;没有效果,有质量,还是不合格!

写不出东西的人,不在少数;面对选题,交不出功课的,大有人在;完成了创作,全无用户共鸣,更是比比皆是。

想到了过去经历中遇到的一个女孩,她给我和所有人的感觉都一样,漂亮到十分出众,让人对那张脸确实印象非常深刻。

那时所在的公司,正需要补充内容方面的创作人兼编辑,通常我们面试人员,最终专业方面的意见,都是由我做出的,但那一段我刚好请了两天假,回来之后她已经办了入职。

老板亲自拍的板,给了我一个说法,之前有工作经验,能力有待观察,但是长相还是值得的!作为下属,你除了哈哈一笑,也只能接受这样的安排,但我也并不抵触,因为她的长相,确实让她加分很多。

之后的变化很有意思,内容团队的小伙伴儿们,突然对工作变得都更有热情了,特别是单身的男人们,乐于助人,对于别人工作的包容性,团队意识变得空前强烈,每人一张“与人为善”的脸庞。

这好理解,对于团队可能也不是坏事,只要她能力尚可。

如果真想吃写作这碗饭,有一件比学还重要的事!

也许是因为她的特别,我也会多去观察她一些,似乎她总在学着,无论是对眼前的工作,还是对专业的提升。不止一次看见她去读那些网络上关于专业的课程。

直到她顺利转正,直到又一个工作的繁忙期,让所有人都自顾不暇到只能面对自己的工作。当分配她并不难,且并不繁重的工作,被处理的一团糟,甚至拖住了团队的工作,我才第一次意识到,我对她能力的认识,有多不客观。

那时交于她的工作,正是她年龄层对应女性情感话题的创作,由于从上到下的所有人,都想去照顾她,所以无论完成工作的时间压力,与文章创作难度,都是相对最低的。

但是我却看到了一篇完全不能用的文章,甚至去修改它的精力,要高于重新创作。

我记得她面对我时的紧张与焦虑,已经漫过了个人城府掩饰的极限,对于她专业能力的质疑,我第一次毫无保留地表达了出来。

我可以肯定她是一个努力的人,因为那种对于专业的热情,确实不是装出来的,厚厚的笔记密密麻麻,不间断地练习,甚至一版广告海报,她可以交出多条可选择的过关内容。

为什么一篇自己年龄层的情感鸡汤文,在素材充实的情况下,却被她调和成让人惋惜到不及清水的可贵,她的问题,在我30岁时,一时没搞懂。

如果真想吃写作这碗饭,有一件比学还重要的事!

再去讲另一个我32岁时遇到的故事,一个某行业中的金牌讲师,光个人“背书”可能就能写个上千字。我们认识了很多年,那时他很想写些什么,却对自己的笔很没信心。

拿出自己写的东西,想请我给些建议,他写了很多关于经历与看法的事,虽然我认为他确实对长篇的内容,缺乏整体的把控能力,但不得不说,那些故事与经历,观点与想法,价值意义非凡。

我跟他聊了如果我去讲一个故事会怎么做,他没有用笔去记一字一句,而嘴里的烟,点了一根又一根,之后临别时,他喊了我一句老师,吓得我够呛。

在之后,他发来了他新写的东西,如果硬要从专业的角度挑刺,任何人都有办法,但是你无法否认,他学会了用笔去讲故事,那样的生活经历很具感染力。

后来他出了书,有了自己的课程,自己的写作能力,通过练习更是长进飞速。

我似乎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一直明白的一件事,但可能是很多从事文字相关工作的朋友们忽视掉的——认真生活!

我不知道,很多人如果真的读到这里,会如何去理解这四个字,也有可能会有人说,谁TM没认真生活?

如果真想吃写作这碗饭,有一件比学还重要的事!

真正去认真地面对生活当中的事情,感受自己的经历与内心世界,而不像很多人,面对生活中的问题,只是解决了就可以。甚至是去感受你身边的人,揣摩别人的内心世界,积攒更多对于人与事的思考与感受,让人从认真生活,变得真正有生活!

“有生活的人”一定是有故事的人,而有故事的人一定可以讲出更多的故事,与创作需要的故事!

所以你从没让任何案子卡住过;所以你轻易就可以获得甚至是异性的共鸣;所以认真生活对于一个创作人可能无比的重要!

很多人,学了很多的创作相关课程,却在下笔的一刹那,让自己产生了对职业的怀疑。

那些能写出文字,却怎么也唤不出读者共鸣的人,一直迷惑着为什么文字没有灵魂。

如果你没有“生活”,你哪来的故事,如果你没去认真生活,又怎么可能会懂得别人的灵魂。

专业救不了一个空洞活着的人,没有生活积累的人,在这条路上注定走不远。

如果真想吃写作这碗饭,有一件比学还重要的事!

就是32岁那年,我发了一条微信,给那个漂亮的女孩,问她是否还在做着这行?她说,做着,仍在艰难前行。我说你可能缺乏着“认真生活”这件事,于是她很好奇,于是我讲了我对“认真生活的理解”,她打了一个笑脸结束了对话。

三个月之后,她发来了一条微信,说哥,我终于明白你的意思了,我终于可以不靠脸,硬气地吃这行饭了。但为什么你没有早告诉我这句话?

我说,对不起,我以为所有创作人,都该是这样的,事实是我没有明白,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它的重要性。

之后是我一个愧疚的表情,结束了对话。

如果真想吃写作这碗饭,有一件比学还重要的事!

很多文字相关工作者,可能并没熬到明白这个道理,就最终离开了这个行业,而如果你还在做着这行,如果真想进入这一行,一定要明白“认真生活”的价值。

因为它能解决的是,你写不出来东西,与让文字没有灵魂的问题。

原创内容,转载请联系作者!

图片来自互联网,侵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