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於逗真碰硬做忠誠乾淨擔當的“打鐵人”

近日,省紀委監委開始向全省紀檢監察干部發放“十五不準”行為規範自律卡。全省2萬餘名紀檢監察干部將做到“一人一卡”,隨身攜帶,成為指導和規範紀檢監察干部自身行為的“指南針”“緊箍咒”“護身符”。(湖北日報)

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對紀檢監察干部隊伍的高素質專業化建設寄予厚望,而這份厚望背後承載的是每一位紀檢監察干部肩負的那份沉甸甸的政治使命感。增強學習本領要求紀檢監察干部始終把學習監督執紀問責、監督調查處置主責業務,放在最基礎的位置。紀檢監察干部監督執紀就是要嚴在日常,抓在經常,加強提醒監管。監督工作要常抓不懈,要突出監督重點和難得,要抓住重點環節,重點部門,重點人員進行重點監督。積極動員群眾參與監督,發揮黨內監督和黨外監督的強大合力。

長期以來, 紀檢監察干部一直乾的都是“惹人怨、惹人恨、得罪人”的事情。群眾用“鬥仇”這個詞來形容紀檢監察工作,反映出十九大以來正風反腐取得的成績得到了群眾的認可,讓廣大群眾對紀檢監察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同時也是對紀檢監察干部身上體現出的擔當精神的肯定。

一方面,作為新時代黨員幹部要敢於擔當權責。紀檢監察干部敢於擔當、敢於監督、敢於負責,就能為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注入強勁動力。國家成立了監察委員會,作為專門黨內監督機關,紀檢監察干部處於反腐敗鬥爭的第一線,在反腐敗鬥爭中,是勇於擔當、衝鋒陷陣,還是瞻前顧後、畏首畏尾?這是檢驗紀檢監察干部是否敢於監督執紀的“試金石”。俗話說“狹路相逢勇者勝”,紀檢監察干部如果凡事都以自保為主,不敢說不敢做,甚至“和稀泥”,就是尸位素餐,輕則會逐漸失去履職能力,重則助長不良風氣,為腐敗提供可乘之機。

另一方面,紀檢監察干部要敢於動真碰硬。腐敗和反腐敗的鬥爭是一場殊死較量。從近年來我區紀律審查情況來看,很多腐敗案件具有窩案、串案的特徵,往往會“拔出蘿蔔帶出泥”,這些案件涉案金額大、時間跨度長、手段隱蔽複雜、情節惡劣,查處的難度很大。紀檢監察干部必須堅持把紀律挺在前面,紀嚴於法,敢於動真碰硬,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發現多少查處多少,絕不姑息,絕不手軟,嚴格監督執紀問責,讓那些想搞腐敗的人斷了念頭、搞了腐敗的人付出代價。(文/蘭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