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傳統禮儀您知多少會做多少?第六章公共禮儀第一節不干擾他人

少年兒童傳統禮儀第五章餐飲禮儀第二節飲食禮儀

少兒傳統禮儀您知多少會做多少?第二章家庭禮儀第一節┃山伯教育

少年兒童傳統禮儀第五章餐飲禮儀第三節主客互動

少兒傳統禮儀您知多少會做多少?第六章公共禮儀第一節不干擾他人

山伯教育


第六章 公共禮儀

公共場所是一個開放的空間。身處公共場所,應該有意識地調整自己的言行舉止,以合乎相應的禮儀,養成公德,維護公共秩序。

下面簡要介紹下公共場所的禮儀。

第一節 不干擾他人

在公共場所,自己的行為可能會影響到他人的正常生活。禮儀最重要的精神,就是不管身處何地、做什麼事,都要首先心存他人,並對他人予以充分的尊重。這種尊重的最低要求是自己的言行不會影響、妨礙到他人。

進行娛樂活動時,即使是在自己家中,也應該控制音量,以免影響鄰居的工作和休息。如果只顧自己愉快,而忽略自己的行為可能會給別人帶來干擾,即使別人不指出,也可能心懷怨氣。嚴重了,甚至會釀成大禍。

在公共場所,不大聲談話、喧譁。不隨地吐痰,不亂丟廢棄物。如果不小心弄髒了公共場所的地面,應該自覺地擦乾淨。

不宜在道路上歌唱或哀哭,因為這樣容易引起別人的疑惑。

在公交、地鐵等公共交通工具裡接、打電話的,一定要輕聲細語,或者此時要掩住口,低聲跟對方說:“很抱歉,我現在在地鐵裡,待會給您打過去。”不宜在公交、地鐵裡吃東西。

參加公共活動要守時,不要因一個人的遲到而浪費眾人的時間。

要學會尊重別人的隱私,不偷聽別人談話,不窺視他人的居處。在進入一個空間時,應該要注意做到「將上堂,聲必揚」,就是在進入以前要敲門或咳嗽一下,示意裡面的人,有人來了。進入時,視線要放低,過一會兒,再把視線恢復正常,不要來回掃視。這也是為了尊重別人的隱私或避免有窺探別人隱私的嫌疑。

總之,做事時如能始終心存他人,自然就會注意自身言行的影響。

心存他人、不干擾他人,這一原則可以推廣到生活的各個方面中去。

編著┃清華大學中國禮學研究中心

繪圖┃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林宇琪

來源┃山伯教育 ,專注禮育養育教育資訊

編輯┃丄學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