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之本地化市场调研

好了,经过上节课的思考,想必你们都对自己有足够清醒的认识了,那接下来,我要带各位认识一下我们的市场。

首先,李老师要问一个问题,很多投资机构或咨询机构会出教育行业和前景分析报告,你们有看过么?看过的在下面留言。是不是很多人都觉得看的热血沸腾,恨不得合上电脑就下场厮杀?

如果你们现在还在冲动,我建议你去洗个冷水澡,再回去复习一下5月1号的内容。

教育培训之本地化市场调研

对自己有点正确认知,长点心吧

国内八成以上的教育培训机构年收入不会超过500万,你要在意的只有管理你的相关教育政策,这些趋势跟你没有任何关系,别想太多,不用管也管不着。

有人肯定会杠,我都看了报告了,这个XX教育我觉得挺新颖的,未来一定能挣大钱,我早点入场圈地,这总行了吧?对于这种人,我只想问你家到底有多少存款够你折腾的。这些新兴领域是最聪明最狡猾或者命最硬的那批人玩的,跟你没有半毛钱关系。

教育培训之本地化市场调研

认知市场是得到市场的前提

以上就是这节课课前碎碎念,我们正式开始。

​问题一:存量市场还有多少?为什么要讲这个问题呢?因为这个行业看起来门槛很低,每年都有人进来搞重复建设,一进来就降价扰乱市场。所以我希望各位观众,不要做这种人,不要最后自己没挣到钱,还让友商也难做。

首先,如果你是个人单干,比如做名师讲堂或者艺术培训,可以忽略这一条。


我们要关注这个城市的教育市场有多大?我能吃下多少市场份额?我的竞争对手都是什么规模的,有多少学员?这个城市的教育行业处在哪个发展周期,是野蛮生长期(这个可能性不大了)还是转型升级期?这些竞争对手的状态是处在招生扩张期,还是稳定续费收益期,还是即将破产?还有,我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成长起来?我还剩多长时间?

教育培训之本地化市场调研

渔获多少要看在哪捕鱼,是河里还是海里

存量市场还有多少?

这个城市的教育市场有多大,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最主要的是这几个:

一、人口结构是什么样子的?

这里要注意几个方面,出生率是高、低还是正常水平?人口是净流入还是净流出?人口结构是年轻型社会还是老龄化社会,这几个因素代表一个城市人口的基本面。出生率高、人口净流入、年轻人口多,代表这个城市有吸引力,城市年轻人有生育意愿,那这个市场就有可能做得更持久。

比如一个20万人口的城市,在同一个细分领域里,能做出一定规模的机构也就个位数了,你再往里面砸钱,那就没必要。

在大城市里做存量市场调研,比如一二线城市,要以城区为单位以学校为圆心做调查,要根据竞争对手的学员数量做判断,这里明天再讲。

教育培训之本地化市场调研

哪些人是你的客户呢?

二、本地有多少适龄学员?

这就要看你的学员年龄段,比如做学龄前的幼教,那本地有多少幼儿园呢?每年大约会新增多少潜在学员?这几个基础问题一定要摸清楚。并且本地学员的转化率,这是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比如本地就10000适龄学员,按转化率10%计算,那也就2-3个满载校区,如果你本地已经有了2家,那你也没必要去凑热闹。


三、本地人的收入是什么情况?有多少会投入教育?

以本地双职工家庭为例,年收入大概在什么水平?这个你看政府公报没什么意义,直接去打听。举个例子:如果本地双职工家庭年收入不到10万,除去房贷车贷和各种基本生活,一年能剩下1万就不错了,这种情况,我建议别投教育这个行业,会死的比较惨。

那怎么计算本地家庭的实际购买力情况呢?我们每个地方都有最低工资标准,比如一个四线城市,按最低月薪的最高一档计算,1500元,双职工家庭的平均家庭年收入在最低月薪8.5倍以上,就比较好做一点。如果是6-7倍,那就要重新考虑产品定位了。我在这里就不提房价和物价这些概念了,除了湖南和山东等少数省份房价相对较低,其他地区年轻父母的经济负担都不少,考虑净收入意义不大。


教育培训之本地化市场调研

居民收入要能投进教育才对你有意义

四、本地家长是否重视教育?

这个其实没有统一的衡量指标,是否重视教育是个相对的且动态的概念。

第一,你直接问你的教师朋友,他们的感受比较直观,当然这里要问的是符合你客户群体对应的年龄段教师,你做幼少儿教育,那你就要去问小学教师。推荐问问近几年的生源质量是上升的还是下降的,学生的学习能力相比之前几届有没有进步。当然这个问题只适用于人口流入型城市,不适用人口流出型城市。

第二,你去问你那些双职工的朋友,问他们每年会给孩子报几个班,花多少钱。

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是反映本地区对教育态度的两个核心指标。

至于我能吃下多少份额?

这个要根据市场周期结合竞争对手判断?这是一个充分竞争市场还是空白市场?其他竞争对手还能吃进多少,这一点放在明天的课堂里会更合适。

教育培训之本地化市场调研

毛坦厂的家长普遍会对应试教育更感兴趣

本地家长教育观念层次处在什么状态,这也是要关注和调查的,家长对教育的核心要求是什么。有的地区是纯粹以应试教育为主,有的地区看中综合素质,有的地方又看中特长。同时,以上三种观念,也有不同的层次,以英语举例,发达地区的家长能意识到,孩子学英语越早越好,但是很多内地家长依然认为学太早会影响孩子学习拼音。每个地方都不一样,每一项观念各有层次,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我在文中提到的是广义上的市场调查,至于能不能做,还需要要考察很多因素。另外,我说的是核心思路,要结合本地情况进行实地调查,万万不可只看调查数据或者凭空臆测。


知识就是力量,行动才能增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