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招生政策,永遠是人們關注的焦點,教育資源稀缺的問題,似乎不管怎麼處理,都不能令人滿意。
去年教育部在《義務教育法》規定,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入學一律實行“就近、免試”,這反而把不在好學校,但有好成績的這部份學生的學校晉升之路堵死了。
近日黨中央、國務院印發了一份關於義務教育改革的重磅文件,更是直接標明瞭,以後家長必需在民辦學校和公辦學校中二選一。
這樣,似乎除了買學區房,沒有其它的辦法了。但是呢,學區房的政策,也一直不斷的在變化,一線城市和部分二線城市開始實施多校劃片,也就是說,即使買了學區房也不能確定對口哪一所學校,而是對應片區內的多所學校,搶學區房的目的不是別的,不過是想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提升孩子獲得燦爛明天的概率。而一套房子的價值曲線,也直接體現出如今社會上,廣大家長們的焦慮到底有多深!
沒錢的攢錢買總價低的老破小學區房;有點錢的要麼以大換小,要麼犧牲居住品質,就為一個好的學區;土豪們則更直接,用自己的真金白銀,捧起了一二線城市學區豪宅令人嘖嘖稱奇的天價。沒有家長不想給孩子最好的資源,但是資源只是家長們資本的凝結,是否能有效提升孩子未來的勞動力,給家族創造更多的資本,這是不確定的。最後一切都要回到孩子自身來,還有很多,比學區房更重要的東西。
最後,學歷真的不值錢嗎?如果不值錢,學區房這麼貴的意義何在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