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歷史的一些看法

就在堯、舜讓位給賢者禹之後,禹把帝位傳給了兒子啟。


啟建立了中國近四千年第一個世襲禪讓制的先河。


這也說明從夏朝開始重德行的意識減退

夏朝歷史的一些看法


由於在堯舜時期,中國沒有固定的帝王,都是一些對人民做出過突出貢獻的人成為人民擁護的對象,推選成為部落首領。


而崔述在《考信錄》中提出一段見解:古代沒有固定的帝王,諸侯分別選出有德行的人,人們服從於他。既沒有把天子的位置傳給賢人的定式,也沒有傳給兒子的定式。先王死後,如果沒有人代替他的賢者,就服從其子。


夏代啟時,也沒有明確的帝位傳給其子,而傳給其子是後來決定的。


下面不得不說一下史料記載的關於啟和伯益之爭。相傳上古時期,伯一般都是德行較高的人尊稱,比如周朝的西伯姬昌。


關於這件事,戰國的傳說有兩種:一是啟、益相讓;二是啟、益相爭。

夏朝歷史的一些看法

《孟子》載:“禹薦益於天,七年禹崩,三年之喪畢,益避禹之子於箕山之陰。朝覲訟獄者不之益而之啟,曰:吾君之子也。”


《天問》載:“啟代益作後,卒然離蠥(nie)(古同“孽)。何啟惟憂,而能拘是達?皆歸射鞫(ju),而無害厥躬。何後益作革,而禹播降?”


古本《竹書》載:“益幹啟位,啟殺之。”(引見《晉書·束皙傳》)


從歷史角度看,這段文獻屬於傳說史料,有待相關考古研究加以證明。以上的古史記載,都是些倫理化的話,從這裡面可以看出,代禹者幾乎是伯益,而啟卒得。明顯看出對於帝位的爭奪就從那時候開始的,並且愈演愈烈。


夏朝歷史的一些看法


後面出現的太康、仲康、相三代德行急劇減退,沒能維持住地位。到少康及其子杼(zhu)時恢復了勢力,統一天下,後來規定禹的子孫繼承帝位。這種說法源於《孟子》。


然則開頭的啟、益之爭,據《尚書》之伯益即《秦紀》之伯翳也。啟、益之爭便是夏夷之爭,中間的羿少康之爭又是夷夏之爭,直到末後的湯桀之爭。羿在史料記載中多有傳說出現,很難清楚哪一種可信度大。


夏代的帝王之爭,是十分激烈的。而春秋戰國時期、《史記》中完全沒有收錄,以往的批評家認為是《史記》的疏漏。這也是對《左傳》是否基本反映事實的一種懷疑,也是需要考證的。


夏代最後的一個帝王是桀。 史料記載,桀是一個暴君。夏王朝的建立是在黃河上游,為高地居民。


其中有關於夏殷革命之說。由於桀的殘暴統治,所以被成湯消滅,這與後面的紂是暴君所以被周消滅是同理。


桀、紂成了殘暴君主的標杆。但是亡國自有原因,但是不知道其真實情況。清代學者王國維關於這方面的論述,理解:夏殷之間的革命並不是翻天覆地的變化,可能是由於夏代子孫德行衰危,國勢下降,被殷取代了。


也可能是由於夏朝的君主比較強硬,主動攻打不服從管制且逐漸發展壯大成湯的威脅,而失敗。導致被冠以暴君的惡名。


總之,夏殷革命,多是周朝取代殷後的記載較多,沒有準確的材料記載。


夏朝歷史的一些看法


孔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徵之矣。”


對於夏代的事情,孔子、孟子知道的只是一些傳聞,很難說自那時候起就有相關的記載存在。大多史料根據夏代的記載,多是由周代末期曆法推測出來的事件。


據說,古銅器中有夏代的東西,沒有一種有根據的證明是夏代的。但不能說沒有,至少現在還不明確。


然而,中國的歷史從何時以正統的紀年根據時間的順序,將歷史劃分為不同的類型,這其中有通史、斷代史、階段史,目前只能通過其對史料記載的民族活動跡象調查做出合理的推測。


參考文獻:

《國史大綱》

《中國史通論》

《民族與古代中國史》

《歷史學是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