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之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都知道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然後呢?其實我們國家的文化雖是中庸 人卻偏激 尤其喜歡斷章取義 比如今天要談的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其實後面還有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 閱人無數不如名師指路 名師指路不如自己去悟 是的 這才是完整的原文 落到最後是自己去悟 所有的讀書 行路 閱人 名師都是客觀的 都是自己悟的前提 必要條件 只有自己悟到才能得道 所以作文要修煉悟到的境界 我們需要做很多準備工作 讀書是第一 讀的足夠多 對這個世界的認識僅限書本 不生動 那就需要適當走出去 去驗證書中讀到的東西 比如趵突泉 日月潭 是不是作者描寫的那樣 好像不是 實際上好像很普通 為什麼作者描述的那麼美 因為作者賦予豐富的感情色彩在裡面 是形成了一種自己的認知 而且能把這種思想感情擴散出去 傳達給每一個讀者 讓平凡的存在本身出名 這就是文章的魅力了 所以 儘管柳州的山水勝於桂林 卻被桂林山水甲天下打倒了 人們只知桂林 不知柳州 最多就是廣西本地人更明白些 也懶得和全國人民去解釋了 也沒那個必要 所以 我們雖然堅信唯物主義 卻要記住辯證法 人是主觀的動物 物本身是否感人是要靠人的表達 悟到 把物本身與時代背景 文化氛圍 當時人類情感聯繫起來 會更有助於對物的理解 會把死板板的東西寫活

古代師徒制 真是一種極好的制度 徒兒想要從師傅那裡學下東西 需要先得到師傅的認可 需要先向師傅學習做人的道理 還要非常尊重師傅 才能學下東西 相比較而言今天的學生真的太幸福 老師逼著學也不學 因為他們沒有那麼多感受的過程 求學的過程 只有一種填鴨的感覺 所以今天的師生關係很微妙 老師不知怎麼教 學生不知怎麼學 我希望孩子的父母們都能認知到這一點 一定要讓孩子們珍惜在課堂的學習經歷 一旦進入社會 學東西會變得非常難 不是隻有錢的問題 你的孩子在工作環境中不懂謙卑 尊重 那註定會處處碰壁 學校那點東西敲門磚而已 拍完就沒多大用了 想要精進學習 在社會大學畢業 要重新放低自我 重頭開始

我們說回寫文章,所謂天下文章一大抄 看你會抄不會抄 就是在於你能不能把人家的觀點變成自己的觀點還舉重若輕 嚴絲合縫 這可不是簡簡單單就能達到目的的 需要你先好好讀書 行走 識人並且跟對師傅 儘量少走彎路 而而且要始終把悟貫穿在這全過程哦 如果可以 我願意努力做個這樣的小師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