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两个年轻中锋沈梓捷和范子铭,谁的潜力、成就更大?


不少中国男篮的球迷都对现阶段的国家队非常担心,因为易建联正逐渐老去,中国男篮的下一个领军人物迟迟没能出现。

即便是王治郅撑起内线的时代,中国男篮也不是完全依赖中锋的球队,他们在锋线上有着胡卫东和郑武等强悍的球员。但是从姚明开始,中国男篮彻底转型成主打内线的球队,锋线和后卫统统变成了姚明的帮手,成为辅助角色。

但是从姚明再到易建联,中国男篮的内线实力也在下滑。如今易建联还是世界级的球员,他身后的王哲林和周琦却能力更差,根本无法在世界大赛里独当一面。这样一来,球迷就将目光放在了新一代内线身上,比如沈梓捷和范子铭。

不过这两名有潜力的年轻人其实也有着明显的缺点,那就是个人持球进攻能力不够强,技术不够细腻,“武器库”不够丰富。

目前,沈梓捷和范子铭都还更多地在靠个人身体素质打球,其中沈梓捷身高臂长,弹跳力不俗,在防守端威胁更大;范子铭身体强壮,爆发力不错,但还不够细腻。想要成为更好的中锋,沈梓捷和范子铭或许可以先学一下姚明的勾手。

在还没增重的时候,姚明就是一个技巧型中锋,能在上海队跟刘炜一起下快攻。到了NBA,一开始姚明在内线的脚步也很华丽,不输后来的斯科拉,赢得了“上海舞步”的称号。依靠自己的身高和柔和的投篮手感,姚明的勾手近乎无敌。只要在合适的距离倚住位置,并接到球,姚明转身就是一个稳稳的勾手得分,非常轻松。

要是能学到这个招数,沈梓捷和范子铭不说接班易建联,自己也能更进一步。


德译洋洋


好问题!关注这两个优秀中锋,其实也是关注中国篮球的未来。笔者认为,目前成就,沈梓捷占据优势,而年龄小一岁的范子铭的潜力更大。

都是“星二代”,篮球基因强大。

沈梓捷,出生于1997年9月3日,身高209CM。沈梓捷的外公马金寿,是20世界中叶江苏男篮的主力球员,外婆张晓红是当时的女篮国手,父母也分别是江苏男排、江苏女篮的主力球员,可以说,沈梓捷出生在体育世家。

范子铭,出生于1998年9月5日,身高210CM。范子铭的的父亲范立臣是广东男篮的主力球员,母亲姜英曾经效力于辽宁女篮,这也是范子铭曾经代表辽宁才加全运会青年篮球比赛的原因。

在中国篮坛,类似他俩的“星二代”很多,在他俩前面有阿尔斯兰、李京龙等,在他俩后面,有赵义明、张镇麟、李禄瞳、余嘉豪等。中国篮球人的后代开始井喷式涌现,这或许会给中国篮球助力,如何培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经历不同,二者成就不同。

二者都有国青经历,也都是国青主力球员,二者都是2016年参加职业联赛,不同的是,沈梓捷从深圳出发,范子铭从广州队出发。起步的俱乐部不同,造成了二者目前成就的差异。

沈梓捷在深圳的上场时间,稳步增加,上个赛季已经成为主要轮换球员;而范子铭在广州队,第一个赛季就达到了沈梓捷第三个赛季的出场时间,但是随着广州队阵容调整,第二个赛季范子铭出场时间受限,这也是他离开广州远投新疆的原因。从出场时间来看,沈梓捷显然在逐渐取代李慕豪,同时受益于深圳的双小外打法;范子铭初到新疆,还在适应。

得分、篮板和助攻数据和二者的出场时间基本一致,上个赛季,深圳队和新疆一样闯入四强,沈梓捷得到了更多的锻炼机会。

看看本赛季的数据对比:

本赛季,经过国家队历练的沈梓捷,得到了更多的出场时间,基本坐稳主力位置,得分、篮板、助攻数据也全面提升;范子铭的命运出现了一点小波折,本来他有望本赛季成为球队的先发中锋,可是周琦的回归,彻底打乱了他的计划,他的上场时间受限,得分数据略有提升,助攻、篮板在下降。

总之,二者的经历不同,包括国家队经历也包括俱乐部经历不同,造成了二者暂时成就的不同,沈梓捷显然成就高很多。

未来可期,范子铭有望逆袭。

本赛季中断前的最后一轮比赛,新疆对阵广东,虽然新疆队输球了,但是顶替受伤大外斯托克斯出场的范子铭,拿下了26分12个篮板的大号两双。他用强势表现告诉阿指导,给我机会,我能行。

看看上面对比图中的数据,进攻得分范子铭虽然比不上沈梓捷,但是进攻效率范子铭遥遥领先,命中率方面,范子铭也是遥遥领先。范子铭,现在需要的只是出场时间。

看看二者的投篮热图对比:

投篮分布图对比,一目了然,二者篮下出手都比较多,但是范子铭的命中率更高,中距离投射,显然范子铭更加优秀,沈梓捷出手数太少,赛季目前只有16次,只有右侧的中距离靠谱,而范子铭的火力点右侧、中间和左侧几乎遍布。二者的三分线外投射能力都一样糟糕。

总之,范子铭的基本功更加扎实,命中率和中距离对比沈梓捷更加出色,符合未来中锋的标准,更容易拉开空间,也能很好地客串4号位。

结束语:沈梓捷和范子铭,都是中国篮球的“星二代”,是不可多得的篮球人才。沈梓捷如果能加强命中率训练以及中远距离投射练习,就能快速突破瓶颈、跻身国内顶级中锋行列;范子铭现在需要上场时间,如果能加强三分线外训练、升级对抗能力和策应能力,范子铭有希望成为复合型锋线人才。

建议在坐稳国内主力位置之后,二者能有机会到欧洲锻炼,也许不久的将来,他俩都有希望登陆NBA。


剑客聊体育


范子铭不见得比曝光太多的沈梓捷潜力大


姚明退役后,随着朱芳雨、王仕鹏、孙悦和王治郅的老去,中国男篮不可避免走了下坡路。去年的世界杯,分组已经占尽东道主的地利,但我们还是没有小组出线,从实力看也合情合理。

从内线看,王哲林是传统中锋,周琦和易建联只能算大前锋,易建联由于对抗突出,也可以顶到中锋去打,但瘦弱的周琦,面对外国选手的包夹,根本无法在内线立足。

深圳队沈梓捷和新疆队范子铭,是大家公认的易建联接班人,那么他们二人谁潜力更大呢?

我们不妨从中锋和大前锋的职责与要求,来判断他们。

中锋主要职责:

1、保护篮板球。

2、守护禁区,及时帮助队友补位,组织对方在内线的进攻。

3、进攻时,中锋经常有机会站在靠近罚球线的禁区内(此乃整个进攻场的中心位置)接球,需要具备良好的导球能力,将球往较适当的角落送出。

大前锋担任的任务几乎都是以苦工为主,要抢篮板、防守、卡位都少不了他,但是要投篮、得分,他却经常是最后一个。所以说,大前锋可以算是篮球场上最不起眼的角色了。

大前锋=中锋身体+后卫技术,从这样的要求看,我们的球员普遍位置职责不清,大有怎么样轻松怎么样来的感觉。

如今沈梓捷是深圳队正印中锋,范子铭是周琦的替补,偶尔也有打出双塔的时候,效果也很好。这两位球员都很年轻,具备接班易建联的实力。我们现在就多方面比较二人:

12.8分+6.8板+1.4助攻+1.0抢断+1.7封盖(沈梓捷) 7.9分+4.3板(范子铭16.3分钟)

从这个数据看,好像沈梓捷遥遥领先,甚至有过威风八面的绝杀,但范子铭的高分很多,打广东得26分,赛季最高分30。

一般来说范子铭技术没有明显的缺点,各方面技术手段很均衡,具备长期培养和重用的基础,但是由于长期担任替补,他的潜力没法尽情表现,存在被耽误的可能。

沈梓捷成名日久,身体素质最接近易建联,但最近传出私生活问题,进攻手段太简单,投球太接近篮下,策应能力也不突出,看起来已经到了瓶颈。

所以总体来说,他们都应该转会,如果安于现状太久,天分也会被浪费。沈梓捷的转会,需要变换生活环境,逼自己更刻苦上进,在新球队对自己提出新要求。

范子铭不能安心当周琦替补,在CBA混,他各方面数据肯定不如周琦,但要和外国人拼,国家队还要寄希望于他,所以小范必须要改变给周琦打替补的无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