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B站2020年五四青年节短片《后浪》?

职场HaoRen


刚刚看过!看得我也热血沸腾!

“你们有幸遇上这样的时代”

是啊,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一个开放包容的时代,你们可以张扬自己的个性,绽放自己的焰火!你们可以穿着osplay的衣服,旁若无人地走在大街上。你们可以毫不怯场,争相上台演出!这些让在非常的羡慕。

作为前浪的我们,总爱瞻前顾后,总要照顾到这个想法,那个的看法!我曾经怕别人说我“不务正业”而放弃了自己喜欢的美术。

“不用活成我们想象中的样子,我们这一代人的想象力不足以想象你们的未来”

我们这代人总想活成爸妈眼中的乖孩子,老师眼中的好孩子!往往失去自我!记得我们上学时,妈妈总要说:“到学校要听老师的话,做个好学生!”而现在的你们早已有了判断是非的能力!

两天写了一篇有关游戏的微头条,评论区有老师说手机游戏“害人不浅”。结果来了一帮小孩子,纷纷指责说大人和老师总是甩锅给游戏!还有理有据的列出了游戏,对国家做出的贡献!又现身说法,说自己是学霸,但也玩游戏。说的也很有道理!

时代飞速的发展,不知道未来会是什么样子。多少新生事物,纷至沓来。我们应接不暇,也跟不上节奏。所以我们无权也无法想象你们的未来。

“奔涌吧,后浪,我们在同一条奔涌的河流”

作为前浪,我们祝福你们,超越我们,把我们拍在沙滩上!我会看着你们说:“后浪,继续奔涌吧,我们在后面跟随!”

之所以热血沸腾,还有一个原因,恐怕是他的郎读者,是我喜欢的一个演员何冰老师,他的朗读使这篇文章增色不少!

我是 ,做有温度的教育,欢迎大家持续关注


初中语文李老师


B站播放的2020年五四青年节短片《后浪》,看完了。

作为一个老青年,心情很激动。因为,这个短片,是在五四青年节之际,献给新一代年轻人的话。是上一代人想对下一代说的话。

B站的这个短片,播放的正是时候。何冰老师负责代言。他以深情的口吻,激励的声音,所说的一番话,就是我想说的。

“我看着你们,满怀羡慕”。是啊,我真的很羡慕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年轻人,时代给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有能力,你就尽情地展示,有智慧,你就尽情地发挥。

2020年1月,我加入了今日头条写作平台。激发了我这个一直坚持写作,热爱写作的人。新媒体写作,对于我这个熟悉传统写作的人来说,是个挑战。在探索,在学习,在思考的时候,常常感觉精力不济,感叹,年轻真好啊!

B站的这个短片,题目为《后浪》,意味深长啊。

现实中也正是如此。疫情发生后,那些奔赴在各个忙碌艰苦的岗位上的勇敢逆行者,不就是年轻人吗?那些在各行各业打拼并且崭露头角的不就是年轻人吗?

是的。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

正如何冰老师深情吟诵的那样:“我看着你们,满怀感激。因为你们,这个世界会更喜欢中国,因为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因为你们,这世上的小说,电影,音乐中表现的青春,不再是忧伤,迷茫;而是善良,勇敢,无私,无所畏惧,是心里有火,眼里有光。”

我想和《后浪》中何冰老师一起祝福:奔涌吧,后浪,我们在同一条奔涌的河流

如今我们的祖国,经历着来自各个方面考验,我们的祖国,需要释放建国以来一直传承的“五四精神”。B站播放的这个短片《后浪》,就是风,吹起那青春的火焰,让它们更加猛烈的燃烧,就是风,推送那青春的浪花,让它们激情四射的奔涌!

助力五四精神发扬光大,助力祖国平稳发展,这部短片,起了很好的作用。

【我是王莉。一个喜欢读书写作的女子,祝你享受阅读的快乐,获得喜欢的知识,天天好心情。若喜欢,请关注,转发哦】


王莉de语文时光


B站联合中央台以及官媒出了一个宣传片《后浪》,何冰作为演讲人,在三分钟的时间里,讲述了一个长者对于当今青年的看法。视频播出后,有不少人有一个疑问,《后浪》是对年轻人的鼓励还是捧杀?

一石激起千层浪,千层浪里有不少颓废的“后浪”,所以才有了这部宣传片到底是“鼓励”还是“捧杀”一说。

坦白说,我看完后是很激动的。

激动的倒不是《后浪》里振奋人心的言论,而是他描绘的一种自由和个性的社会。

在物质极大发展的今天,人们自由自在地做自己喜欢的事依然令人憧憬。里面说“心中有火,眼里有光”,里面说“奔涌吧,后浪”,里面说“我们同在一条奔涌的河流”。

去看了看知乎和微博的各路言论,有点震惊也有点不理解。

知乎最高赞的回答提到了所谓“资本性收益”,然后收获一千五百赞。微博上有人说“(何冰的)言辞里赤裸裸地包含了用权威视角进行宇宙价值定义的优越感。”

我是有些不明白了,为什么这些人会以如此之心态去揣度仅仅一段视频?

诚然,当今这个社会,大部分人可能做的不是自己最喜欢的事情。但是,那只是生存的一种方式,或者说你自己喜欢的事情不足以维持你生存而做的妥协。

这没有什么可抱怨的,也没有什么可丢人的。但这不是这个社会没有提供给你选择的权利,你只是又想要安稳的生活,又想要危险的理想罢了。

你可以找一份三五千薪水的工作,然后追求理想;你也可以找一份三五万的工作,然后加班到吐。

但你不能拿着三五万的薪水然后说“哎呀,这个社会扼杀了我的理想。”这未免有些“既当又立”的心态了吧。

我不认为这段视频是一种“捧杀”,也不认为是一种“鼓励”。因为青年人不会被“捧杀”,也并不需要“鼓励”。我更看作是一种“接纳”,是60-70年代的人在后辈做出一番成绩之后的“接纳”,是不必担心我们活不下去的“接纳”,是不必担心我们是垮掉的一代的“接纳”。

我们要做的,不是去怀疑他们出发的本心,不是去挑剔他们做的毛刺,而是身怀感谢,接过那一份期望和赞许,做出我们这一代的事业。

你将这看作“捧杀”,而我把这看作“传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