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这首古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愿望?你如何理解?

日行一灯


《元日》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愿望?你怎么理解?

任何一个人,一件事,想要知道他的具体化含义,就要从“根”上去了解。《元日》也不例外,想要了解《元日》这首诗表达诗人怎样的愿望,就要了解诗人的生平及了解诗人作诗的写作背景,知晓诗歌本身的含义,才能更好的解答这道题。

1、诗人简介及写作背景

王安石,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曾在宋神宗年间,实行变法革新,后因受到保守派的排挤,新法被废止,诗人本人也被罢官,后郁郁而死,后世也称王文公。

《元日》这首诗,正是诗人拜相之后,正准备改革新政大干一场之时写下的一首抒情诗。当时正处于北宋朝朝廷腐败,朝政颓废,国库空虚,外敌大举入侵,民不聊生,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朝廷急需拯救之时,诗人拜相成功,开始改革旧制,推行新政。

2、诗歌解析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东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解析:

春节到了,家家户户点燃爆竹,在声声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了,和煦的春风送来暖暖的朝阳,畅饮着屠苏的美酒迎接新一年的到来,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窗明几净,人们都把旧的桃符取下来,换上新的桃符,准备过春节。

3、理解诗人的美好愿望

本人觉得这首诗就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通过描写当时人们过春节时热闹的场景,燃放鞭炮,更换桃符,痛饮屠苏酒,表示万象更新之意。

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改革充满憧憬之情,想象着实施新法后,人民可以安居乐业,国家可以国富民强,府库充盈。表达了诗人对变法革新的必胜、乐观、自信的愿望。但是当时朝政受到保守派把持,也预示变法革新会触动一批人的利益,所以最终以失败告终!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不当请联系删除)


岁月如华


《元旦》

炮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只把新桃换旧符!

体现了王安石在任丞相时,新改革后的繁荣景象,以及国泰民安的社会现实!


诗意人生Y


问题:《元日》这首古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愿望?你如何理解?

大家好,我是爱学习的雁知,我来回答。

元日

宋代: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是王安石的一首小诗。诗作于1069年的新春,不久前被皇帝委以重任的王安石刚刚开始变法,意气风发,对未来充满希望。

王安石,北宋抚州临川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

关于作品:

《元日》诗描写了人们在春节到来的时候,在爆竹声声中,送走了旧的一年,在暖暖的春风中,饮酒欢聚,迎来新的一年,阳光暖暖的照耀着千家万户,人们喜气洋洋贴上新的春联。

诗人通过对春节大年初一热闹欢乐,一片新气象的描写,表达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也表达了作者自己的理想和远大抱负。

一,新春到来,人们放爆竹,祈求驱鬼辟邪,赶走瘟疫,在爆竹声声中辞旧迎新,新的一年来了,人们喝用屠苏泡的酒,驱邪避瘟疫,温暖的阳光照在人们的身上,人们喜气洋洋,贴上新的对联,渴望新的一年一切美好。

二,作者同时抒发了他自己的理想,刚刚被赋予了改革重任的王安石,在这春意浓浓的景象,心中也是踌躇满志,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三,这首诗充满了哲理,告诉我们,有些东西过去就过去了,新的希望总会来到人们面前,即使眼前有一时的困难,一定会过去的,美好的生活一定会来到。

今年春节,由于新冠肺炎的原因,我们没有过一个热闹的春节,许多的勇士逆行湖北,全国人民共同一致,听从国家的安排,宅在家里,共同抵抗病毒,现在,我们战胜了病毒,春天又回到了我们身边。

相信明年春节,我们会再次体会到爆竹声声,把酒言欢,在暖暖的阳光下,快乐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