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咏月诗,有什么样的思想价值和审美特征?

佐书妍


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凝视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深秋的夜里,凉气逼人,地上已经铺满了一层薄薄的秋霜,空旷的天际,只有一轮明月悬挂在深蓝色的夜幕中,寂静而萧索,在这样一个明月夜里,诗人虽身穿裘衣,锦被铺塌,依然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于是索性起身,走到屋外,凭栏远望,皎洁明亮的月光照在秋霜之上,泛着淡淡的韵蓝光辉,抬头望着那遥不可及的月亮,不知月宫桂花树下的嫦娥是否也有诗人一般的落寞和郁郁不得志的胸怀?天上的神仙是否能懂人世间的种种?诗人轻轻摇摇头,发出一声无奈的轻叹,“何人知我心?我何以报国?”诗人低下头,看着地上发白的秋霜,我何时可以告老还乡,在故乡颐养天年?这白秋霜又何似我那鬓白的发丝。

《静夜思》表象看似咏月思乡,古时人们一般都好咏物明志,表达诗人的思想。《静夜思》李白咏月,借助明月,洁白的光芒,正是寓意诗人内心光明磊落,坦坦荡荡的胸怀,不与朝中权贵们同流合污,鱼肉百姓,空有一腔热血和满腹经纶,不但不能报效国家,反而遭人排挤,不得经世之志,与其在这种环境中挣扎,借酒消愁,我都一把年纪了,鬓角都熬出白发了,不能将才华奉献给国家,那我还在长安做什么?还不如回到故乡,饮酒作诗,逍遥自在,快快乐乐地生活。但这不是我的的性格啊,我李白从遥远的西北边境到京都长安来,就是想借助这个更大舞台,来施展自己抱负啊。继续待长安还是回到故乡去,这是个问题,我还要纠结多久啊?


龙山种田人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李白的诗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浑奔放,语言清新自然,其中咏月诗大约有二百多首,流传最广,最为复杂、全面和完美。

李白的咏月诗表达了情感的幻想跨越。《把酒问月》一诗:“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阕,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在古人、今人与古月、今月的大时空的跳跃下,跨越了时空的界线,掘发了“人若流水,明月如斯”的感知。

李白的咏月诗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无限钟爱。《蜀道难》一诗:“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从概叹遥远的历史开始,进入对于风光的描述,不仅集中展示了李白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以及通过这两种能力展现出来的个性,通过对自然风光的描述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钟爱之情。

李白的咏月诗表达了对理想社会形态的神往。《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海客谈赢洲,烟波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拨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绿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潺潺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匍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况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蕴藏在他身上的自由精神与道教理想和思维汇合,注入了自己丰富情感的思想内涵。

李白的咏月诗表达了在特定环境下所产生的各种情感。《江上赠窦长史》一诗:“汉求季布鲁朱家,楚逐伍胥去章华。万里南迁夜郎国,三年归及长风沙。闻道青云贵公子,锦帆游戏西江水。人疑天上坐楼船,水净霞明两重绮。相约相期何太深,焯歌摇艇月中寻。不同珠履三千客,别欲论交一片心。”用月亮这一意象表达了朋友间共同的人格内涵和心灵的共通。《别中都明府兄》一诗:“吾兄诗酒继陶君,试宰中都天下闻。东楼喜奉连枝会,南陌愁为落叶分。城隅绿水明秋日,海上青山隔暮云。取醉不辞留夜月,雁行中断惜离群。”表达了亲友的眷恋与不舍。《静夜思》是最为脍炙人口、千古传诵、妇孺皆知的名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字里行间流露出自己沦落天涯、眷恋故土的那份深情。

李白的咏月诗,把作者的深情溶入了月亮这一物象之中,并通过独特的描述和语言,付于月亮活着的生命,从阴晴圆缺中悟出道理,产生遐思。


秋风学诗


月亮本是自然界的一个纯客观的物体,但自从人类意识到它的存在,它便成为原始神话或传说的内容之一,如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由此可见,月亮这一物象早已进入了人的审美视野,诗人李白将月亮作为寄寓诗人主观感情的载后,“月亮”这一意象便有了复杂的思想内蕴,起到了一般词语难以替代的传情达意的作用。

古往今来,很多文人都钟情于“月亮”意象,李白诗文中寄情于月,在李白现存的一千多首作品中,咏月诗约有三百多首。李白的咏月诗不但数量多,而且质量高,首首都是传世佳作。那么在李白的诗作中,“月亮”这一意象有什么样的精神内核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月亮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理想人格的追求。 

漆黑的天幕下,月与夜互相辉映、互相衬托,这种美丽的自然景象往往勾起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皎洁的月光更使人联想到月亮的高洁,在这种情况下,诗人的文思如泉涌。《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一个“上”字和一个“揽”字就表达了对高洁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赠孟浩然》:“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用“醉月”意象,表现浩然不慕名利、自甘淡泊的高致,描绘其超群脱俗、风流儒雅的高人形象,表达了诗人的敬慕之情。 

月亮是孤独与失意的象征,寄托着诗人思乡和相思的深情,及仕途失意的苦闷。 

月亮与故乡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系,人一旦离开故乡,便会感觉到一种深沉的孤独和感伤,诗人往往借望月来寄托对故乡的思念,以缓解远离故乡的孤苦无依感。李白在《静夜思》中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不仅仅以月寄思乡之情,更将其阐发到对亲人、友人、家国的思念。如《对雪醉后赠王厉阳》:“清晨鼓棹过江去,千里相思明月楼。”“明月”意象是思友之情的象征,表达诗人在感叹人生苦短之时对友情的怀念。《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诗中“明月”是多情的富有同情心的知心人,诗人通过它将自己的关切与同情带到遥远的夜郎西,交给不幸的友人王昌龄。又如《峨嵋山月歌》:“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青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峨嵋山月”的意象寄托着作者“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时,对故国故人的深深依恋之情。 

月亮高高悬挂在天上,可望不可即,于是月亮常常成为孤独与失意的象征,诗人在仕途失意之际,总是以月为知己,借以自我安慰。如《长相思》:“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在这里,以月喻美人,又以美人隐喻皇帝,隐含了诗人被放逐还山,政治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 

月亮是宇宙永恒的象征,寄寓了诗人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思考。 

月亮是亘古不变的,象征永恒的月亮常常作为生命有限的对照物出现在诗人的构思中,它唤起了人们苍茫浩渺的宇宙与历史意识,唤起了面对广大时空的人生喟叹,触发起悠远荒古的文化原始意象,因此月亮意象的出现总伴随着阔大苍凉的宇宙情怀、浩渺悲壮的天问意识和雄浑高古的审美境界。 

以《把酒问月》为例,“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月亮以其永恒的存在阅尽历史沧桑,因而引发对人事匆匆、宇宙无穷、人生有限的思考。诗人将自我与明月融化到宇宙间,感悟月亮对人生的启迪,从而净化自我、超越自我。 

李白对明月的描写,贯穿了他的一生。从“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古朗月行》)的童稚遐想,直到在“故国见秋月”后病老逝去,月亮始终照着诗人的身影,照着诗人的足迹,照着诗人的心灵,伴着诗人走过了曲折的一生。李白创造的符合中国人深层文化心理的富有文化内涵和情感意蕴的“月亮”意象,成为古典诗词审美领域的明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