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說霍去病對士兵不好,為何士兵還願意追隨他?原因大有門道

司馬遷在《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中記載霍去病對待士兵不好的事情說:

然少而侍中,貴,不省士。其從軍,天子為遣太官齎數十乘,既還,重車餘棄粱肉,而士有飢者。其在塞外,卒乏糧,或不能自振,而驃騎尚穿域蹋鞠。事多此類。

司馬遷說霍去病對士兵不好,為何士兵還願意追隨他?原因大有門道

大體意思是說霍去病在還有餘糧的情況下卻無視捱餓的士兵,寧願將漢武帝賞賜給他的糧食扔掉。在塞外的時候,軍隊缺糧,都餓的沒有力氣,但霍去病卻生龍活虎的在玩蹴鞠,這些都是霍去病不愛惜士兵的表現。可問題在於儘管霍去病對士兵們不好,可為什麼這些士兵從未有怨言,或者發生譁變之類的,反而願意追隨他呢?這裡面可是大有門道,在下今天就跟大家聊一下其中的原因。

一般來說,我們常用“愛兵如子”來形容一個將軍對士兵們的愛惜,在中國歷史上有很多這樣的例子。譬如戰國時期的吳起對待士兵就很好,甚至親自為士兵吮疽,一個將軍對待士兵好到這種地步,在世界歷史上都不多見。直到這位士兵的母親道出緣由說:“往年吳公吮其父,其父戰不旋踵,遂死於敵。吳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還有一個愛兵如子的將軍就是李廣,《史記》記載他愛兵如子的行為說他得到賞賜一般都會分給部下,而且和士兵一起飲食。行軍打仗的過程中如果發現了水源,士兵沒有喝完李廣不會上前,正因為這樣,所以那些士兵都願意追隨李廣為他所用。

司馬遷說霍去病對士兵不好,為何士兵還願意追隨他?原因大有門道

換言之,愛兵如子這種行為實際上是武將們為了提高軍隊的凝聚力,令士兵們甘心為自己賣命。當然,我們亦不能完全帶著這種眼光去評判,因為確實有一些將軍完全是出於對士兵們的同情和善待。從愛兵如子這個角度來說,霍去病有理由應該把食物分給士兵們,因為這無疑有助於平息士兵們心中的怒氣,提高軍隊的凝聚力和忠誠度。

可有一些非常現實的問題卻存在著:這些食物能不能公平的分到每個士兵的碗裡,這些食物足不足夠分?因為食物的分配如果不公平的話反而更加容易引起士兵們的譁變,分到食物的士兵自然對霍去病是感恩戴德,可是沒有分到食物的士兵們又會怎麼想呢?會不會認為霍去病有失公允呢?

這是第一個問題,其次霍去病分配食物的舉動也可能會給自己招來災禍,引起漢武帝的猜忌。為什麼會這麼說呢?三國時期的司馬懿是一個經典的例子,景初二年(238年)司馬懿遠征遼東,戰爭結束後由於時值冬季,當時軍隊普遍沒有棉襖,士兵們於是請求司馬懿發放棉襖,但老謀深算的司馬懿卻說:“襦者官物,人臣無私施也。

司馬遷說霍去病對士兵不好,為何士兵還願意追隨他?原因大有門道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衣服是公家的東西,作為臣子的不敢私自開恩施德。雖然從理論上來說司馬懿應該給,但是由於封建時代的特殊的政治環境,如果司馬懿給了,那麼士兵該感謝司馬懿還是天子呢?事情雖小,有時候卻會被視為軍隊姓“司馬”還是姓“曹”的問題,作為老謀深算的政治家,司馬懿自然不會讓自己給別人留下任何彈劾的把柄。

由此可見,霍去病不把剩餘的食物分配給士兵們也是有充分的理由,另一方面這也和霍去病的戰術有關。霍去病極為擅長打閃電戰,常常帶著少量的士兵就敢孤軍深入,也不等待後勤部隊,所以士兵們往往只帶上少量的口糧,其餘的食物怎麼解決呢?就是從敵人那裡拿。

這在《史記》中有多處記載“得匈奴積粟食軍。軍留一日而還,悉燒其城餘粟以歸”,又或“取食於敵,逴行殊遠而糧不絕”。實際上漢軍本身是不缺糧食的,縱觀漢朝攻打匈奴,從未因缺糧而退兵,霍去病的部下之所以會捱餓,這和他喜歡使用閃電戰有關。

司馬遷說霍去病對士兵不好,為何士兵還願意追隨他?原因大有門道

如他第一次出征的時候帶著八百人就敢孤軍深入,結果大獲全勝,由此被封冠軍侯,“與輕勇騎八百直棄大軍數百里赴利,斬捕首虜過當”,元狩二年的時候,更是深入千餘里而大獲全勝,“轉戰六日,過焉支山千有餘裡,合短兵,殺折蘭王,斬盧胡王,誅全甲”。

正因為霍去病喜歡採取突襲加深入的戰術,所以後勤物資肯定是無法跟上的,按照他的計劃一般都是從敵人那裡獲取。不得不說霍去病屬實大膽,但問題在於他每次都能打勝仗,所以從來沒有發生過餓死士兵的事情,當然另一方面來說,士兵們常常捱餓又是難以避免的事情。

然而這些士兵又都是霍去病精挑細選的勇士,因為是長途奔襲,而且又是打突襲,霍去病必然需要挑選那些身強力壯,勇敢大膽的士兵,這樣才能整體提高他的戰鬥力。正如《史記》上記載的一樣,“諸宿將所將士馬兵亦不如驃騎,驃騎所將常選,然亦敢深入,常與壯騎先其大軍。”

司馬遷說霍去病對士兵不好,為何士兵還願意追隨他?原因大有門道

超高的勝率保證了軍隊最小的損失,漢武帝稱讚霍去病每每都能獲得成功,而士兵們往往也“戰士不離傷”,即沒有遭受嚴重的傷害。由於霍去病經常打勝仗,所以“敢力戰深入之士皆屬驃騎”,那些勇敢強壯的士兵都願意跟隨霍去病作戰。

為什麼他們願意跟隨霍去病而不計較他平日間的自私自利呢?就是因為霍去病能夠帶著他們經常打勝仗,打了勝仗他們當然就會受到封賞,

“軍吏卒為官,賞賜甚多”。正因為如此,所以這些士兵們非但不會因為霍去病沒有分食物給自己而譁變,反而因為霍去病能夠常常帶領他們打勝仗,超高的生存率,勝利率和勝利以後所得到的封賞,都讓士兵們願意追隨霍去病。

另一方面,這和當時漢朝軍人晉升的制度有關,當時的軍人想要晉升是通過核算擊殺敵人的數量來評定的,如果軍隊擊殺敵人達到一定的數量,就會得到封侯。霍去病屢次作戰勝利,而且每次都能斬殺大量敵人,所以他和自己的部下大部分都得到了封賞。

司馬遷說霍去病對士兵不好,為何士兵還願意追隨他?原因大有門道

如霍去病第一次出兵作戰時取得“斬捕首虜過當”的成績,所以被封為冠軍侯,而大將軍衛青因為軍功不大,沒有達到標準,所以沒有得到封賞,“軍功不多,故大將軍不益封”。再如元狩四年的時候,霍去病取得“封狼居胥山,禪於姑衍,登臨翰海”的輝煌成績,因此全軍都得到封賞。然而大將軍衛青因為沒有軍功,所以也沒有得到封賞,“而大將軍不得益封,軍吏卒皆無封侯者。”

而那位難封的李廣也是如此,李廣儘管是一員老將,但是作戰的時候多有失誤,而且還被匈奴俘虜過一次,且軍功數次不達標準,導致漢武帝遲遲不肯將他封侯。“諸將多中首虜率,以功為侯者,而廣軍無功”、“廣軍功自如,無賞”。

雖然李廣的軍事才能不如霍去病,取得的勝利不多,所以他的部下得到封賞的也不多,自己一輩子也沒有得到封侯的待遇。但是因為他愛兵如子,所以士兵們也願意跟隨他。相反,霍去病雖然對待士兵並不怎麼好,但是由於他經常打勝仗,士兵們又都能得到封賞,所以大家也願意跟隨他。

這就是為什麼儘管霍去病對待士兵們不好,但是士兵們並沒有怨言,反而願意追隨他的原因。另一方面,由於霍去病擁有天才般的軍事才能,所以他能夠經常打勝仗,這也是他敢於打閃電戰,去敵人那裡獲取糧食的底氣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