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後語是廣泛流傳於人民大眾中的口頭語,它來源於人民大眾的生活,具有形象生動、富於想象、幽默風趣、意味盎然的特點,深為人民大眾喜聞樂道。
人民大眾不僅是物質財富的創造者,而且是精神財富的創造者。人民大眾的社會實踐是科學文化的源泉。作為人民大眾口頭創作的歇後語,主要來源於社會實踐,來源於民間人民大眾的現實生活,也有少數來源於古籍、成語、神話、故事和歷史典故,即使這方面的歇後語,追根溯源,也無不是來源於生活。
人民大眾的現實生活是波瀾壯闊、豐富多彩的,因而反映現實生活的歇後語也是豐富多彩、多種多樣的。由於生活在不同的地域、不同歷史時期的人們,有著不同的生活實踐經驗和人生經歷,所以歇後語常常帶有濃厚的地方色彩和鮮明的時代特徵。
比如來源於長江流域的:芝麻開花——節節高,甕中捉鱉 ——十拿九穩,水仙不開花——裝蒜,北方的:老母雞生蛋——呱呱叫,油炸花生米——乾乾脆脆,三九天掉進冰窟窿——涼透心。來源於歷史朝代:周瑜打黃蓋——兩廂情願,張飛賣豆腐——貨不硬人硬,趙匡胤掉井裡——不敢撈你大駕,梁山兄弟——不打不相識。來源傳說典故:孫猴子跳出水簾洞——好戲還在後頭,張果老騎驢——往後看,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豬八戒背媳婦過河——出力不討好,等等枚不勝舉。
工作閒暇之餘,市井路邊,課間小憩,友人相聚,大雅之堂,山路十八彎,無處不在,何處不聞?這正是:上的了廳堂,下的了廚房。歇後語,來源於生活,紮根於生活,服務於生活,散發濃濃鄉土氣息的厚重泥土,是他活躍於人民大眾的源泉,是他的生命所在。同樣我們身邊的許許多多的事物,何嘗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