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乡大荔,把说话叫做“言传”

原创 | 王新民

大荔洛河乾坤湾

我的故乡大荔,把说话叫做“言传”

我的故乡大荔,人们把说话叫做“言传”,初到西安上学,我自以为“言传”太土,遂很快改口“说话”,而不再说“言传”了。但近年来,我却越来越觉得“言传”一词言简意赅。孔子日:“辞达而已矣”。顾名思义,言传者,用言语表达意思也,诸如言传身教、传情达意之类词汇是也。瞧,多么传神雅致,何土之有?

听母亲说,我小时候爱喊爱叫,声若洪钟。我之所以不受祖父宠爱,主要原因是我爱喊叫,而我的堂弟因不太说话且很听话而备受祖父的喜爱。我父亲起初很喜欢我,一次离家时依依不舍把我带到他所工作的黄家村,给我好吃好喝,我也乐不思家,可到了晚上临睡前,却哭闹着死活要妈要回家,父亲百般无奈之下,只好连夜骑车走了10公里路送我回家。也许正应了“口锐者天钝之”的古训,大约七八岁时,我染上了口吃。起初以为好玩,也无所碍。可上学后,每遇课堂发言,我都倍感窘迫和难堪,老怕老师叫自己发言,但怕处有鬼,也许我学习好,也许老师偏爱想重点培养我,我常常被叫起发言,而这时的我却茶壶煮饺子,满肚子的话儿倒不出,往往是脸憋得通红,问题回答得结结巴巴。老师和同学不知底细,还以为我学习退步,不免投来诧异甚或鄙视的眼光,甚至爆发出哄堂大笑,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的我恨不得变成土行孙甚或地老鼠钻进地里去。

1976年9月的一天,同村一个结巴急匆匆地跑到我家,上气不接下气,连说几个“毛”后脸憋得发红变紫,急得用手抓自己的嘴巴,惹得我想笑又不敢笑,待我扭转头强忍时,只听他憋足劲一气呵出一句惊天地泣鬼神的话来:“毛主席死了。”顿时令我大悲大哀,为毛主席悲哀,也为这位结巴者悲哀,同时同病相怜为自己而悲哀。从此我变得寡言少语和自卑起来,越自卑越不爱说话,越不说话越自卑,恶性循环,几同于哑巴。因不爱说话,我这个学习干事不像有的学生干部爱训斥同学或给老师打小报告;因为不爱说话,我未成为当时批林批孔和反击右倾翻案风等等运动的小英雄;因为不爱说话,我专心致志地学习,终于成为班上唯一考上重点大学的大学生。

我的故乡大荔,把说话叫做“言传”

可以说,口吃害过我,也救了我。但口吃毕竟是个令人难以启齿的张口结舌的毛病,我默默地下定决心,想方设法地矫正着。上大学后,我心情好转,新的环境、新的老师、新的同学令我耳目一新。说话也要适应新环境,我开始学说普通话。一两年后,虽然普通话学得不太标准,仍有“醋溜”味道,但歪打正着,口吃却矫正过来了,由此我悟出一条真理,即:战胜自己就能战胜一切,敢于超越自我,就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

当然比起那些口齿伶俐者,我知道自己仍是个笨嘴拙舌之人,所以大学毕业分配时,我没有选择去发号施令的行政部门,也自觉不适合做传道解惑的人民教师,于是心甘情愿到出版部门做一名为他人做嫁衣的默默无名的编辑。后来调入出版机关从事研究、编辑和史志编写工作,虽然清苦又辛苦,但却因事务较少和说话较少令我自慰。

人是社会中的人,在社会里不能不说话,领导给你安排工作,你要表个态;工作上涉及合作配合的事,你得和同事商量着办;事情办得如何,最后要向领导汇报,等等,诸如此类,你都要说话呀。某一天,你正说着,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对你连吠带咬。你懵了,不知哪儿撞了人家,你说着无心,人家听着却有意,而且要对号入座,你把人家有啥办法嘛,人家的利嘴快舌把你由一朵花说成豆腐渣,甚至蒙骗了一些人,你又奈何其哉?

老子说过:“大辩若讷”,孔子曾日:“君子讷于言敏于行”,毛泽东主席也把他的爱女取名叫讷。据说一位老编辑也深谙此理,不论在什么场合,不论遇什么运动,他从不说话,即使不说不行,他也只是老话一句:“我没啥意见。”我琢磨他一定来回这样想过:有意见又怎么样?谁采纳你的意见呢?若言而不传,何必言传呢?钟子期一死,伯牙不复操琴,我何必对牛弹琴呢?话多必失,祸从口出嘛,尤其是流言盛行之际,还是沉默好,默雷止谤嘛。或着就像传染病袭来之际,不妨自我隔离,距离往往产生美。而我呢,能否像这位老编辑修养成“大音希声”和“大辩若讷”呢?

作者简介】

王新民,笔名辛敏、王辙。陕西大荔许庄镇(原汉村乡)义井村人。中共党员。1983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学士。同年分配到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工作。1991年调至陕西省新闻出版局(版权局)工作,历任研究室副主任、发行处副处长、印刷发行处和版权管理处调研员,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原二级巡视员。业余情衷读书写作,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200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集《行余集》《书友贾平凹》《不惑集》《大地美容师》《人生忠告》《龟兔赛跑》《春华秋实》(后二者与女儿合著),报告文学集《贾平凹打官司》《真话真说》《走马书林》《渭河大水灾》《高考大透视》《〈秦腔〉大合唱》《贾平凹纪事》(1990-2000)《贾平凹纪事》(2000-2010)《黄土高原上的银铃——人民艺术家贠恩凤》《策划贾平凹》等20余部。其中《高考大透视》荣登“中国当代文学最新作品排行榜”,《黄土高原上的银铃——人民艺术家贠恩凤》入选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精品出版项目。

我的故乡大荔,把说话叫做“言传”

来源:大荔文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