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馳:一幕定位人生

作者:李廣宇

“定位始於產品。定位的對象可以是一件商品、一項服務、一家公司、一個機構,甚至是一個人,也許是你自己。”當我知道一個在某些方面出類拔萃的名人的時候,經典重譯版《定位》一書中的這句話,一定會在心中浮現出來。

中國的人口有十幾億之多,這是個龐大的數字,沒有人希望自己迷失在人生旅途中,換句話說,他們所有人都需要人生方向,都需要定位。

然而,卻少有人有意識地掌握定位理論,來指導自己經營人生。不觀人生,何以有人生觀。這是對的。但,沒說完全。觀人生也要帶著理論去觀,否則觀不出什麼所以然。沒有理論,你會對某些重要的事實視而不見,這就是理論的用處,它讓你注意到事物之中那些你通常注意不到的方面。

我想從一個人切入來談談如何帶著定位理論來觀人生,進而審視自己的人生。這個人就是周星馳。

周星馳:一幕定位人生


周星馳的簡歷


周星馳,1962年生,9歲迷上李小龍,並立志當演員。19歲那年,周星馳和梁朝偉一起報考香港無線電視臺的藝員培訓班,結果梁朝偉被錄取,周星馳落榜。兩年後再考,通過,開始了長達6年的跑龍套生涯。


周星馳:一幕定位人生

(年輕時的周星馳和梁朝偉)


1988年,周星馳遇到伯樂李修賢,兩人合作了《霹靂先鋒》。1990年憑藉喜劇片《一本漫畫闖天涯》確立其無厘頭的表演風格。同年,周星馳接拍了元奎、劉鎮偉聯合導演的《賭聖》,以4300萬的票房獲得當年的票房冠軍。從此聲名鵲起。

如果將周星馳視為一家企業,那麼,1990年前,這家企業處於戰略遊擊期,不斷學習,活著,是最重要的事情,而到了1990年,當週星馳找到“無厘頭喜劇”的表演風格之後,他就開始了戰略側翼期。

整個90年代,周星馳電影與成龍的動作片,成為拉動香港電影市場的兩個火車頭,在電影風格上,周星馳電影與成龍主演的功夫喜劇、周潤發主演的警匪片形成“雙週一成”的格局。

周星馳:一幕定位人生

雙週一成


是的,周星馳沒有抄襲成龍與周潤發,而是用不同的風格來爭取觀眾。在定位理論中,這叫做差異化。

1990年的《賭聖》,1991年的《逃學威龍》,1992年的《審死官》,1993年的《唐伯虎點秋香》,2001年的《少林足球》,2004年的《功夫》,這些電影幾乎高踞該年度票房榜首。

周星馳:一幕定位人生


在《功夫》之後,2008年《長江七號》,貢獻2.03億票房,年度第四;2013年的《西遊降魔篇》,貢獻12.46億票房,年度冠軍;2016年的《美人魚》,貢獻33.92億票房,年度冠軍。


周星馳:一幕定位人生


從結果來看,周星馳的實施定位的成績單,可謂十分的精彩。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大話西遊》當年票房慘淡,但是,其最大的價值是奠定了周星馳在華語電影圈的神話地位。在香港上映三年後,得益於盜版影碟的傳播,1998年《大話西遊》從大學校園開始,在內地掀起一股周氏喜劇熱潮。

“曾經有一份真誠的愛情放在我面前,我沒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時候我才後悔莫及,人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此。 如果上天能夠給我一個再來一次的機會,我會對那個女孩子說三個字:我愛你。如果非要在這份愛上加上一個期限,我希望是…… 一萬年”。《大話西遊》之中的這句臺詞依靠觀眾在內地自發傳播,成了周星馳的經典臺詞。廣告的最高境界,莫過如此。


周星馳:一幕定位人生



從定位理論角度,《大話西遊》是一次上乘公關營銷,雖然票房表現不佳,但其發揮了植入定位的作用。“無厘頭喜劇”的定位,因此深入內地觀眾之心,直到現在,這個定位仍然可以讓消費者充滿期待開開心心的打開錢包,貢獻票房。

喜劇是周星弛的一匹馬

特勞特先生在《人生定位》一書中,將人生比作一場賽馬。他說:你是否聰明機智、進取心強、風度翩翩,這都無關緊要。不要只盯著自己,你要看看外面,找到一匹好馬,你的人生將會精彩紛呈。

周星馳所騎的那匹馬是什麼呢?喜劇。

如果在當時的香港和內地已經有人佔領了喜劇這個定位呢?他就不應該再去騎這匹馬。

我們再想想陶華碧,她的那匹馬是什麼呢?

顯而易見,是辣椒醬。

那麼,你的那匹馬是什麼呢?這要求你深入一線,去找到那個概念。要知道,周星馳在開始無厘頭表演之前,跑了6年的龍套。但是,在他心裡,他是個演員,跑龍套的過程同時也是深入一線學習、領悟、發現的過程。

周星弛在總結自己多年以來拍電影的經驗時,甚至這樣說:創作就是亂搞,要跟別人不一樣,要自由地發揮。這正是定位理論的精髓所在。如何亂搞進而不一樣呢?只有深入一線,去感知心智中競爭的節奏起伏,你才會發現新東西。

經營就像拍電影


在一次採訪中,周星馳分享了自己對導演、編劇和演員這些角色的理解,他說:

“電影就是一個創作的過程,其實我不當導演也可以的,反正我對於電影非常地愛。怎麼樣把一部電影產生出來呢?我可以做任何一個部分,無論我是演員、導演還是編劇。當然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導演,他是帶領所有東西朝一個方向前進的人。”

導演是帶領所有東西朝一個方向前進的人。這話說的太好了。對於企業家而言,仍然適用。最高決策者,主要負責三件事情:找人、找錢、找定位。最高決策者的角色就是導演的角色,當他根據競爭格局與自身實際條件和消費趨勢找到定位之後,就應該帶領所有東西朝著定位的方向前進。在定位理論中,我們把“帶領所有東西朝定位的方向前進”稱為“戰略”。

定位是切入心智的一個概念;

戰略是一致性的經營方向。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法國社會學家塔爾德最早對模仿進行研究,1890年出版了《模仿律》一書。他認為模仿是“基本的社會現象”,並提出了三個模仿律:

1,下降律:社會下層人士具有模仿社會上層人士的傾向。

2,幾何級數率:在沒有干擾的情況下,模仿一旦開始,便以幾何級數增長,迅速蔓延。

3,先內後外律:個體對本土文化及其行為方式的模仿與選擇,總是優先於外域文化及其行為方式。

模仿是生物的固有天性。我們通常會選擇那些能給自己注入精神能量的人作為自己的偶像,然後模仿他們。

周星馳小時候在看了李小龍的電影后就迷上了功夫,為了像李小龍一樣,周星馳開始練習武功,如鐵砂掌、詠春等武術。在自己當導演之後,在多部影片中,採用了李小龍電影的鏡頭與音樂。這裡的關鍵在於,要在有自己定位的前提下去模仿。只有這樣做,模仿才能稱為一種創作,而不是簡單的抄襲。

那麼,偶像作為榜樣,其力量怎麼表現出來的呢?有人問周星馳,你是否有過江郎才盡的感受,周星弛如是回答:

你都想不出現在創意有多難,只有創作者自己會知道。江郎才盡是真的,不是開玩笑。但這是現實啊,就是要面對。不然怎樣呢?是不是就算了?就不去創作了?可是我又非常喜歡拍電影,我相信會有很多方法得到新的創意,你不放棄的話,創意從任何地方都能得到,雖然它越來越困難。


周星馳:一幕定位人生


他說:我認為我現在做的所有事情,還有我的工作都是李小龍先生對我的影響。雖然他已經過世,雖然他也沒告訴過我是什麼精神,只是我自己想的。從他的電影裡我得到一些能量。我還記得第一次看他的電影,那個時候我不知道功夫是什麼東西,沒有這個概念,看完之後就覺得自己充滿了能量。到後來再長大一點,自己也練功夫。

在你不知道做什麼的時候,有一個榜樣作為參照讓自己學習、模仿至關重要。特勞特先生在一次訪談中,對年輕人的建議也表達了同樣的意思。

在現場,主持人拿著遞上來的提問紙條,代表觀眾問特勞特先生:作為一個應屆畢業生,在當前的經濟情況下,你建議我應該如何定位我自己呢?

先生回答:

祝你好運,孩子。我會說,你必須進入商業世界,去一個你能從聰明人那裡學到東西的地方。

很多年輕人問我應該怎樣做,首先,沒有捷徑可走,你不能說我要去那裡,你都不知道應該去哪裡,你必須找到你所喜歡做的事情,然後試著開始做這件事。但是,最重要的是,去一個你能從聰明人那裡學到東西的地方,那裡有你敬仰的人,做有趣的事,然後開始學習,逐漸打造你的簡歷,當然,這並不簡單,現在經濟不景氣,我們剛經歷了金融風暴,但未來就是這樣的啊。

你要明白,問題的關鍵在於你在哪裡工作過,你和誰工作過,你學到了什麼,除此之外,我不能再提更好的建議了。


周星馳:一幕定位人生



老先生此番話的意思可以理解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周星馳可以從李小龍身上學習,其他人也可以從自己的榜樣身上學習。

創意型賽馬


把定位理論的基本原理運用於人生,特勞特先生寫作了《人生定位》。

先生講創意型賽馬,他說:你不必對每件事都有什麼奇思妙想,別人的思維也是一樣好,不過要學會從雜亂的思想中辨別出真正有智慧的火花。

周星馳的人生,就是創意型賽馬的人生。

他至少肯定了兩個人,第一個是吳承恩,他的作品是《西遊記》,第二個是李小龍,那個時代的功夫巨星。

西遊系列是周星馳品牌的產品系列之一,《大話西遊》奠定了基礎認知,為之後的《西遊.降魔篇》《西遊.伏妖篇》埋下伏筆。

而《功夫》這部電影裡,周星馳的動作造型設計,大多來源於李小龍的動作。李小龍的經典動作,成了他的創意來源。


周星馳:一幕定位人生



無論是《西遊記》的故事,還是李小龍的功夫,都是沉澱於國人心智中的固有認知。只要在“無厘頭”定位的引領下,對這些固有文化元素稍作翻新,便可以成就一部年度大片。

無論對於個人的創作還是企業開發新產品,這種思路都是有效的。臭鱖魚是徽菜頭道招牌菜,徽菜又是安徽文化的一部分,所以,我們在服務於客戶楊記興臭鱖魚的過程中,會給出建議,要從徽文化中提取有價值的內容,將其注入產品之中。

從這個角度,電影創意和產品開發,是一回事兒。所做的事情,都是創意型賽馬。

解放思想,我們可以從一切能夠接觸到的事物中學習。

記住特勞特的告誡:你是否聰明機智、進取心強、風度翩翩,這都無關緊要。不要只盯著自己,你要看看外面,找到一匹好馬,你的人生將會精彩紛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