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審意味著不會被判刑嗎?一文說清楚取保、批捕與判刑

首先,取保候審是針對你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跟刑事案件本身沒有太大的關聯;

其次,能夠被取保的,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案情清楚,但是罪比較輕微(可能被判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且不會逃跑);另一種,是案件存疑,暫時無法對其批准逮;

最後,因此取保候審不批捕,並不意味著不會被判刑。

取保候審意味著不會被判刑嗎?一文說清楚取保、批捕與判刑

下面法律微言詳細解釋一下:

1.什麼是取保候審

在我國法律中,取保候審是偵查、起訴和審判機關在刑事訴訟過程中,對被刑事追訴而又未被刑事羈押之人,為防止其逃避偵查、起訴和審判,責令其提出保證人或交納保證金,並出具保證書,以保證隨傳隨到的一種刑事強制措施。

簡單歸納一下,有以下幾個特點:

其一,取保候審可以貫穿刑事訴訟始終,在公安、檢察院、法院,都是可以做取保候審,一般情況下,在公安做了取保候審,它不去報捕的話,檢察院和法院也會做取保,但是特殊情況下,他們也會繼續報捕;

其二,取保候審是刑事強制措施,只出現在刑事訴訟中,如果你聽到一個人做取保了,不是他沒有罪了,而是他涉嫌刑事犯罪了。取保候審是一種限制手段,取保人所要做到的,就是遵守取保的相關規定,未經有關機關批准,不能離開居住地。注意不是不能離家,是不能離開居住地;

其三,取保,需要保證人或者保證金,才能做了。這是一種保障,就是為了保障當事人能夠隨傳隨到,保障刑事程序順利進行;

其四,取保候審的期限是一年,過期了需要重新變更強制措施。

取保候審意味著不會被判刑嗎?一文說清楚取保、批捕與判刑

2.做了取保候審的後果

一般情況下,能夠做取保候審的條件,是比較嚴格的,其首要條件是,可能被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案件。換句話說,如果是重罪,根本不會做取保,因為犯罪嫌疑人很可能就逃跑了,或者有第二次犯罪的危險。

所以,如果你涉嫌刑事犯罪了,被取保了,那麼你的涉嫌的罪名不太重,和可能判處的刑期不是太長,要不然,公安機關也不會做取保。

當然,還有一種取保,叫做存疑取保。法律上沒有這個詞,但卻是那麼個意思。也就是上面這種情況,公安機關去檢察院報捕(這說明公安機關認為不適合做取保候審),然後檢察院不批准逮捕,他們會有兩種考慮,第一種,認為沒必要批准逮捕,做取保候審,就能保證刑事訴訟順利進行;第二種,現在這個證據不太完善,沒法認定嫌疑人的犯罪,只能做取保候審,讓公安機關繼續偵查,能夠查實了,在過來報捕。

那有人就會擔心,這第二種情況,嫌疑人如果跑了怎麼辦?那沒辦法,只能列網逃了,因為證實一個人犯罪,必須要拿出足夠完善的證據才行。

取保候審意味著不會被判刑嗎?一文說清楚取保、批捕與判刑

3.取保、批捕與判刑的關係

取保、批捕是強制措施,而判刑是刑事審判,其實是兩碼事。現實中,不瞭解刑事訴訟的人,很容易弄混,也分不清楚這其中到底是什麼含義,現在法律微言就一次性給你們說清楚:

其一,取保在上文說的很清楚了,現在說逮捕。如果被逮捕了,也不必然意味著嫌疑人犯的是重罪,也有可能是檢察院覺得犯罪嫌疑人有逃跑的可能,才批准逮捕的。當然批准逮捕也可能變更為取保候審,只要滿足條件就行(現實中很少出現)。

其二,批准逮捕的案子,最後是實刑的可能性挺大,但並不是必然的聯繫。法院的審判會依據犯罪嫌疑人的情節輕重、悔罪認罪情況、追賬賠償情況、罰金繳納情況等等,來進行量刑裁判。

其三,被取保的,也有可能會被判實刑。因為法院判緩刑的標準和取保的標準,完全不一樣。

其四,取保候審不批捕後,也有可能進入不起訴階段,因為如果正式嫌疑人犯罪的證據就是不好或者嫌疑人本身就不構成犯罪,那麼案件就進入不到審理階段,現在不准許公安機關隨便撤案,因此案件會進入到檢察院的不起訴階段。不起訴分為絕對不起訴(不構成犯罪)和相對不起訴(存疑不夠罪)。

我是法律微言,持續創作法律領域,關注我,留言或者私信,有問必答,無償普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