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第一陵黃帝陵(下)——西行散記(29)

黃帝陵景區主要由軒轅廟和黃帝陵兩大部分組成。軒轅廟在橋山山麓,而黃帝陵則在橋山之巔。軒轅廟院分古柏大院、中院、祭祀大院。院內主體建築沿南北軸線依次排列,有山門、誠心亭、碑亭、人文初祖大殿,東西兩側為碑廊及陳列展覽區。

華夏第一陵黃帝陵(下)——西行散記(29)

誠心亭北有碑亭,其形式與誠心亭相仿。面闊五間,進深一間,捲棚頂。碑亭面南柱子上有一幅對聯:“上下五千年,縱橫三萬裡”。亭內現存石碑四塊。東側兩塊:前是孫中山先生1912年所作“黃帝贊”詞一首:“中華開國五千年,神州軒轅自古傳。創造指南車,平定蚩尤亂。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後是蔣介石於1942年冬題寫“黃帝陵”三字。西側二塊:前是1937年毛澤東題寫“祭黃帝陵文”手跡。後是鄧小平1988年題寫“炎黃子孫”四字。

華夏第一陵黃帝陵(下)——西行散記(29)

華夏第一陵黃帝陵(下)——西行散記(29)

華夏第一陵黃帝陵(下)——西行散記(29)

華夏第一陵黃帝陵(下)——西行散記(29)

華夏第一陵黃帝陵(下)——西行散記(29)

碑亭西前方,矗立著四塊石碑:香港迴歸紀念碑、澳門迴歸紀念碑、“臺灣光復致敬團”祭黃帝陵文碑、慶祝香港迴歸祖國十週年黃陵謁祖祭文碑。

華夏第一陵黃帝陵(下)——西行散記(29)

人文初祖大殿是祭祀軒轅黃帝的正殿,大殿重建於明,後代屢有修繕之舉。大殿面闊七間,進深五間,門楣上懸掛“人文初祖”匾額,系程潛將軍於1938年祭陵時所題。

華夏第一陵黃帝陵(下)——西行散記(29)

華夏第一陵黃帝陵(下)——西行散記(29)

華夏第一陵黃帝陵(下)——西行散記(29)

人文初祖大殿北面,是佔地1萬平方米的祭祀廣場,可容納5000人舉行祭祀活動。廣場南端東西兩側各建三出闕,闕前臺上擺放著八尊青銅鑄鴻叔簋;廣場東西兩側分列著九尊青銅鑄牛鼎。鼎原本是炊器,後來演變為傳國重器,簋是盛黍稷類主食的器皿,用於祭祀時放置煮熟的飯食。“九鼎八簋”成為中央政權的象徵,成為祭祀時的重要禮器。

華夏第一陵黃帝陵(下)——西行散記(29)

華夏第一陵黃帝陵(下)——西行散記(29)

華夏第一陵黃帝陵(下)——西行散記(29)

拾階而上,祭祀廣場地面為花崗岩石鋪就,東西兩側分列著代表56個民族的56面龍旗。東面有一口龍魂大鐘,鐘紐為雙鳳聳立,兩側以雙龍為扉稜,鐘面正中心為篆體“龍魂”二字。西面則立一面龍威大鼓,鼓重750公斤,鼓面直徑2.5米,鼓高1.5米,與龍魂大鐘相得益彰,顯得威風八面。整個祭祀廣場,莊嚴肅穆,威風凜然。

華夏第一陵黃帝陵(下)——西行散記(29)

華夏第一陵黃帝陵(下)——西行散記(29)

華夏第一陵黃帝陵(下)——西行散記(29)

祭祀廣場北端,在總高6米的三層石臺上,巍巍矗立著軒轅殿。軒轅殿建築面積1700平方米,由36根高3.8米的圓形石柱圍成長方形空間,柱間無牆,上履巨型覆鬥屋頂,沉長的屋簷、碩大的斗拱、簡潔而古樸的屋脊,具有古漢風格。屋頂中央有直徑14米的圓形天光,藍天、白雲、陽光直接映入殿內,整個空間顯得恢宏神聖而通透明朗,體現了“天圓地方”、“天人合一”的思想。站在大殿中央,仰望天空,張手託藍天,一種身為炎黃子孫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華夏第一陵黃帝陵(下)——西行散記(29)

華夏第一陵黃帝陵(下)——西行散記(29)

華夏第一陵黃帝陵(下)——西行散記(29)

殿內地面採用青、紅、白、黑、黃五色花崗石鋪砌,隱喻傳統的“五色土”,以象徵黃帝恩澤祖國大地。整個軒轅殿設計取“天圓地方”之意,承天接地,沐陽光雨露,象徵著中華遠祖質樸的宇宙理念。軒轅殿內豎一高大花崗岩石碑——軒轅黃帝線性石刻浮雕像,浮雕像的背面,鐫刻著《史記·五帝本紀》節選:軒轅乃修德,振兵,治五氣,藝五種,撫萬民,度四方……。

華夏第一陵黃帝陵(下)——西行散記(29)

華夏第一陵黃帝陵(下)——西行散記(29)

龍湖,橋山三面被沮河環繞,狀似龍而得名。相傳龍湖乃黃帝洗印、鑄鼎之湖,所以又稱印池、鼎湖。夕陽下的龍湖,那山、那水顯得分外妖嬈, 龍湖橋頭分別有兩組雕塑:鑽木取火和嫘祖縲絲,沮河水越過堤壩傾瀉而下,彷彿回到那遙遠的歲月。

華夏第一陵黃帝陵(下)——西行散記(29)

華夏第一陵黃帝陵(下)——西行散記(29)

華夏第一陵黃帝陵(下)——西行散記(29)

鑽木取火

華夏第一陵黃帝陵(下)——西行散記(29)

嫘祖縲絲

華夏第一陵黃帝陵(下)——西行散記(29)

華夏第一陵黃帝陵(下)——西行散記(2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