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找到生命的意义,它就又变了,变来变去。


每当我找到生命的意义,它就又变了,变来变去。

《和伊壁鸠鲁一起旅行》、《每当我找到生命的意义,它就又变了》


经过多年修炼,自认为能避开多数鸡汤书。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偶尔还是会读完一两本。

前几天公司同城一家书店做活动,前去帮忙,因为到太早,整个上午都无所事事。闲逛时可能被封面和不确定怎么发音的名字吸引,就拿起《和伊壁鸠鲁一起旅行》。

作者丹尼尔·克莱恩六十多岁,边度假旅行,边看着伊壁鸠鲁。把几乎一切都往伊壁鸠鲁思想上扯,而算他厉害,也多半能扯上关系,类似手上有把好锤子,看什么都想当钉子锤一锤。

受伊壁鸠鲁影响,当地人生活节奏比较慢,这一点让作者妻子觉得有一些作为更发达有效率国家人士的骄傲。

直到发现坐反火车,而列车长一番沟通后,直接让对面开过来的火车停下。

当两辆火车缓慢停在森林之中,对面火车下来的人并没有想象中的抱怨,而是仿佛野餐一般的下车欣赏景色。

作者妻子总算和作者一样找到了某种类似伊壁鸠鲁的精神,这在「发达」国家几乎是不可能存在的事情。

当一个人足够老,总能想到一些话来描述,书中引用伊壁鸠鲁:

幸运的不是年轻人,而是生活美满的老人。因为青壮之人朝三暮四、心猿意马;而老人则安靠于港湾中,坚守真正的幸福。

几天之后,也就是今天,一个无所事事的夜晚,爬上天台,我又想起那本书里提到过的另一本书,主要是名字比较荒诞:

《每当我找到生命的意义,它就又变了》。

花一个小时看完。

不得不说作者可能丹尼尔·克莱恩是个给迷茫青年灌鸡汤的好手。

和现在国内一些鸡汤书本质上没有特别区别,有一个长长的书名,看完和没看差不多。像说了些什么,又什么都没说。但付的书款可要不回来。

整本书的由来就是人老了翻阅自己年轻时候记金句的本子,然后以某种内在的联系选出来一些当做标题,一句一句的闲聊。

一共 39 句,其中值得一看的可能就 9 句不到。

最后一句就是书名的由来:

“每次我刚找到生命的意义,他们就把意思改了。” ——莱茵霍尔德·尼布尔(1892—1971),美国社会哲学家、神学家

也就是看到这一句,年轻的作者丹尼尔·克莱恩同志感受到某种虚无,停止了摘抄金句这种抵抗生命虚无的方式之一。

在这值得一看的 9 句里,有不少是老熟人,如只挑一句,大概还得是最让人头晕而又一知半解,觉得接近神圣的维特根斯坦:

“死不是生活里的一件事情:人是没有经历过死的。如果我们不把永恒性理解为时间的无限延续,而是理解为无时间性,那么此刻活着的人,也就永恒地活着。人生之为无穷,正如视域之为无限。”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1889—1951),奥地利/英国哲学家

因为现在正是秋天,这种永恒也容易让人想起里尔克的名为《秋日》的诗,其中一段写道:

谁此时没有房子,就不必建造,

谁此刻孤独,就永远孤独,

就醒来,读书,写长长的信,

在林荫路上不停地,

徘徊,落叶纷飞。

把孤独换成永恒也差不多,谁在此刻永恒,就永远永恒。

说起来,我年轻时也有本子专门抄金句,不过大半都遗失。

最后一本因为价格昂贵,质量也的确好,所以保存至今。

随手翻了一遍,实际上还没有写完,剩下大概十分之二,也就是从那之后几乎没有在纸质本子摘抄金句。

本子最后一句是:

对作家来说,最基本和必需的,就是要耐得住一次只能写一个词的枯燥。——巴尔扎克。

这句话和「每次我刚找到生命的意义,它就又变了」,有异曲同工之妙。就是几乎所有无所事事的年轻人都想当作家,也以为自己的胡思乱想像一个哲学家,而不是在重复太阳底下的陈年旧事。

本子的中间也有维特根斯坦的话:

哲学无非是语言游戏。

和伊壁鸠鲁类似禁欲风格句子也有:

一个人只要能满足他的生活方式就是富有了。——吉米·哈利

前两页也无病呻咛的有死亡这个关键字,不过总体还算比较健康的死亡观念。有些没有出处,可能是我自己无聊时写下:

如果这是我最后一天,还会做现在的事吗?我应该做些什么?

还有:

人生不过是场向死而生的追逐。

当然,也有肯定从哪抄,但没找到作者的鸡汤:

早睡是为了我们的身体,早起是为了我们的内心。

第二页是吴冠中的一段话:

忙碌的一天,迎来安眠的夜。忙碌的一生,迎来安眠的死。

有时候,如果抱着锤子和钉子的心态,真是随便挑一条都足够过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