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江淮请您来】大通剪纸 | 澜溪八景

【春游江淮请您来】大通剪纸 | 澜溪八景
【春游江淮请您来】大通剪纸 | 澜溪八景

关注我,让我成为你的专属小太阳吧

【春游江淮请您来】大通剪纸 | 澜溪八景

剪纸,又叫刻纸,是一种镂空艺术。是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大通剪纸传统艺术发展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历经四代,2016年获批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通澜溪八景古往今来另人心驰神往,有些现在已经不复存在了,不妨来看看这样的澜溪八景。

【春游江淮请您来】大通剪纸 | 澜溪八景
【春游江淮请您来】大通剪纸 | 澜溪八景

羊山矶位于大通北面,相距五华里,以形似得名。

据说,羊山矶是龙山之尾,两个矶头(俗称大矶头,二矶头),雄峙江东,宛如两个勇士,摩肩并立,俯瞰着矶下回旋激荡,生姻走雾的滔滔江水。大矶头上有砖塔一座,高约六丈,始建年代无考,重修于雍正初期。倚亭俯视,山腰间建有大院,院内外林荫蔽日,鸟语莺喧,环境幽美。绿荫深处,有关帝庙,上下两进,依坡建立,错落有致。院门前方,四米长石桥横跨山涧,桥下泉水淙淙,涧底卵石,黄白相间,别添情趣。顺石级而下,有太平桥,出入矶口的风帆舟楫到此,就已越过漩涡急流,化险为夷。

“七·七”事变后,不波亭,庙宇连同林木,都毁于日本侵略军的炮火。

【春游江淮请您来】大通剪纸 | 澜溪八景

红庙,位于大通北面,相距四华里,襟江傍山,面向九华山。庙宇—进三间,整洁清静,佛殿上钟鼓并列,铜磐高悬。

抗日战争前,《九华山朝圣路线示意图》起自红庙,小小红庙因而被号称头天门。江、浙一带以及东南亚香客,常在地藏王生日或秋收之后爹组成“百子”(百人)、“双百子”(两百人)为一队,也有一家数口结伴或独自成行,乘坐香船前往九华山朝圣。但不论船舶大小,都停靠红庙弃舟登陆。在唢呐吹奏声中、呼神喊佛者的引导下,进红庙拈香礼拜,以示虔诚。每逢此时,红庙香火旺盛,暮鼓晨钟,信士弟子络绎不绝。

【春游江淮请您来】大通剪纸 | 澜溪八景

梅冶,全称“梅根冶”,始置于晋。明《嘉靖池州府志》县境图示:梅根河口在县境东北,康熙末期《读史方兴纪要》记载:“梅根冶在梅根港东五里”。方位所示似当今梅埂(位于大通西南、约距二十华里)。

唐代这里是银和铜的冶炼基地之一,故称“梅冶”。古时梅冶的矿石资源,主要来源于铜官山,来往的风帆舟楫必经大通,或疾驶而过,或泊港过夜,江上繁忙景象盛极一时。每当旭日东升或夕阳西下,天上云霞瑰丽,江上波光粼粼,江鸥低旋,风帆片片,鸟语声声……。纵目远眺,江上自然风光,充满诗情画意,令人陶醉。

【春游江淮请您来】大通剪纸 | 澜溪八景

“南湖风光好,鸡头玉珠圆”。

南湖,原名河南湖。当年地势低凹,其边缘地带,邻近大通的湖面即现今的河南嘴。湖中菱荇丛生,间有大面积鸡头米叶如华盖平铺水面。每值七八月间,鸡头米圆,菱角肉饱,岸畔笑声起伏,湖中歌声飘扬,青年男女,手持扎有镰刀,弯钩的长竿,割鸡头,拉菱禾荇藕菜,满载而归。江南秋景,别具风韵。故郑板桥留下“最是江南秋八月,鸡头米赛玉珠圆”的佳句。

【春游江淮请您来】大通剪纸 | 澜溪八景

龙山,即长龙山。“脉自铜官迤逦而南四十里,止于大通镇,识者谓其如骧龙翥风,渴饮于长江”。传说大通最高处(钟楼所在地)是“龙头”,头部南侧半坡和山下的两口古井是龙眼,水深可汲,冬暖夏凉,终年不涸。有一只古井至今仍保存完好,此井建于嘉庆年代,井圈索痕累累。

“龙腹”部林荫幽深,青莲庵座落其中:“龙脊”有五里亭,供行人休憩。每当夕阳西下,舟行江上,只见夕照中的龙山葱茏起伏,连绵不断,分外壮观。

【春游江淮请您来】大通剪纸 | 澜溪八景

鹊渚,是鹊水中一块小小的陆地——和悦洲。鹊渚源于县北十里的鹊头山。相传鹊头山以上五十里水域都称鹊水。每当东方泛白,大地苏醒,四射的晨曦,如刚出浴少女;而每逢雨骤风狂,从早到晚,江上浊浪排空,四面惊涛拍岸,弹丸沙洲,砥柱中流,仿佛又是一个坚强不屈的战士。然晨曦更多地给人以希望和美。你看:每当金色的晨曦染红了这个四缘环水的绿洲之际,这里的男女菜农们便手提肩担着瓜果蔬菜,涌向渡口,争先进入大通早市。飞金流翠的人流,迎着初升的太阳,满怀着希望,揭开了一天的生活序幕。

【春游江淮请您来】大通剪纸 | 澜溪八景

澜溪,原是青通河的旁系支流,一泓溪水,因圈圩养渔早已不复存在,而澜溪这一古名仍流传至今。

南宋以来,大通水域盛产鱼蟹,长江内河以及湖泊沼泽地带,捕鱼工具如铲罾、撒网、放钩、放卡、鱼笼、蟹篮……真是不胜枚举。而鱼类资源丰富,产量极高。近代,考镇至大士阁这段青通河水面上,每年深秋还是置拦河罾、手罾,捕捞出湖入江的鱼蟹。

聚居在河南嘴的渔民世家,深识鱼性,每逢出鱼季节,则不分男女老幼,不梳洗,不涂抹,全力以赴,夜以继日,进行捕捞。尤其是露凝霜重季节,老镇以下的拦河罾,层层封锁,出湖入江的鱼蟹顺流而下,漏网者寥寥无几,呈现出一片动人的繁忙捕鱼景象。

【春游江淮请您来】大通剪纸 | 澜溪八景

新洲,是指和悦洲初生期。三百多年前,洲上芦苇丛生,人烟极少,经过开发,到清时期,形成集镇。嗣后鱼盐成市,百业俱全,商贾云集,日趋昌盛,港内帆樯林立,舟楫争流。入夜,泊港大船桅灯高悬,犹如点点繁星,小船灯火,忽明忽暗,仿佛流萤掠水;加之,江边路旁,街市巷衢的电灯,把整个江面照得通明。每当风平浪静,江中倒影,恍如海市蜃楼,又如风动微波,闪金烁银。胜景天成,美不胜收。

张孜淑

【春游江淮请您来】大通剪纸 | 澜溪八景

张孜淑是大通剪纸传统艺术的第四代传人,她善于在剪纸中融入原住民的生活风貌,把水运、盐业、渔业和佛教文化等各种物象组合起来,采用“以象寓意”、“以意构象”的手法来造型,描绘淳朴的风土人情,讴歌幸福生活,表达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张孜淑的作品多次荣获省、市比赛的金奖,获得很高评价。

来源:部分网络

图片:景区综合部

编辑:杨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