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建時代,女人的地位低到極致,那些道德枷鎖將女性束縛的沒有喘息的機會,“三綱五常”監督著她們的一舉一動,對於男人來說女人就是生育工具。因而,在中國古代,剛剛喪偶的寡婦都會在私生活方面備受他人的“重視”。
而在“寡婦門前是非多”的前一句,便是“鰥夫房頂炊煙少”。“鰥夫”是指妻子過世後從未再娶的男人,整句在形容鰥夫家中沒人做飯,寡婦門前容易招惹流言蜚語,都在描述著中國的古代倫理。
那麼,古代年輕的寡婦又會如何度過自己的後半生呢?
第一、守寡一生
在古代,女性被要求對丈夫從一而終,所以自嫁入婆家的那一刻起,就意味著你得一輩子忠心於你的丈夫。當你的丈夫發生意外事故身亡了,你是別無選擇的,為了貞潔,必須守寡一生。一些極端的,甚至會用自殘來表忠心,比如明朝一位女子曾斬斷自己的十指來應驗自己對於丈夫的鐘情。
在明朝的一本書裡就記載過這樣一件事情,有一位年逾古稀的獨身老人,在臨終的時候拿出文字幾乎全被磨光的100枚銅錢,周圍人都不理解。
這時候老婆婆就開口說:她在20歲的時候丈夫就去世,便開始守寡,如今已有50多年了。這五十年來她度日如年,但為了能留下一個好的名聲,她每到夜裡孤枕難眠之時,便把銅錢撒到地上,然後在一枚一枚的給撿起來,直到有了睏意才罷休,回房睡覺,讓周圍的人無不感嘆佩服!
第二、改嫁
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可謂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千古風流佳話。可一般人不知道的是,卓文君是一個新寡回孃家的女子,改嫁司馬相如非但不受譴責,反而得到社會主流的肯定和讚賞。
即便到了宋代前期,女子改嫁的問題仍然算不得什麼了不起的大問題。宋真宗的皇后劉娥就是改嫁過來的,一樣成為了一國之母。劉娥雖然身為一介女流,但治理國家可是毫不含糊,十多年來將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一片國泰民安的景象,而劉娥也得到了史家們的高度評價,稱之為“女中堯舜”。
第三、與人私通
人都有七情六慾,古代的寡婦也不例外。宋代以後的女子,在程朱理學的薰陶下,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出嫁後更是三從四德,在貞節牌坊等女性枷鎖下,過得步步驚心。
但不得不說,這種方法風險太大,隱蔽性做得好倒沒問題,一旦被發現了,那就會遭受生不如死的懲罰,浸豬籠都算是輕的,嚴重的性命難保。
第四、接手家業
大家都知道,秦始皇是唯一一個沒有立皇后的的皇帝。秦始皇不近女色,可是他也有妃嬪媵嬙,有不得見者,三十六年。有一個女人卻是個例外,而且還是一個寡婦,一個叫清的寡婦。
寡婦清生於巴地,名清,故又叫巴寡婦清。18歲出嫁,22歲喪夫。丈夫是當地一位青年企業家,經營丹砂礦業多年,已是富有的大工商業主。丈夫死後面對家族紛爭、他人覬覦,寡婦清挑起丈夫留下的偌大家業,並悉心照顧公婆,且一直未改嫁。
公元前316年,秦國吞併巴蜀後,巴蜀地區成為秦國完成統一大業的戰略後方。秦始皇以及秦國的歷代君王對巴渝地區實行“優寵政策”,對於當地的豪門大族實行原有的管理辦法,允許他們擁有產業,部族和私人武裝,寡婦清家族是地方豪強的代表,理所當然是籠絡的對象。
或許聽了這麼多故事,您會覺得古代女子喪夫之後也沒那麼悲催。不過今天說的只是冰山一角,大多數的寡婦還是在市井之中默默地生活,默默地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