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老是给别人提问题,忽略自己的问题。”孩子顶嘴,你该高兴

在中国的传统教育里,一向提倡孩子顺从父母,听父母的话。跟父母犟嘴,违逆父母的意思就是大逆不道,是不孝顺。


父母希望孩子听话,本质上是希望孩子在自己的控制之下,这对孩子的发展来说,是非常不利的,而孩子开始犟嘴,也说明了孩子成长到一定阶段,需要脱离父母的控制。


“爸爸老是给别人提问题,忽略自己的问题。”孩子顶嘴,你该高兴


知乎上有一个话题上了热搜:有一位父亲指责自己的孩子钢琴没有练好,意料之外地孩子没有回应他:“我再练多几次”,也没有说:“我会做好的“反而用“你行你来”把他怼得他哑口无言。


这位父亲束手无策转而向网友求救:“我来不了,怎么办?”


“爸爸老是给别人提问题,忽略自己的问题。”孩子顶嘴,你该高兴


热情的网友们众说纷纭:


“爸爸老是给别人提问题,忽略自己的问题。”孩子顶嘴,你该高兴


跟她废什么话,打就完了。


“行啊,我来,那今天饭你做。”


“我来就我来,我确实能来,但等小孩自己来的时候他马上又肚子疼上厕所了。”


沙雕网友欢乐多,只凑热闹解决不了问题。


告诉大家,孩子不听话,不一定是坏事,当孩子开始顶嘴的时候,恰恰说明了ta的独立意识正在觉醒,随着内心世界的不断丰富,孩子需要各种契机发展自我,表达自我。隔代人之间的争辩,对于下一代来说,是走上成人之路的重要一步。


1

爱顶嘴的孩子,情商高


能顶嘴的孩子,口头表达能力一定不错,思维缜密,逻辑性也不差。最重要的是,有独立的自我意识!


亲子节目《放学后》里,有个叫小宝的孩子,顶嘴能力一流。小宝的父亲要随时监测自己的血压以免被儿子气死。


视频来源:腾讯


现场嘉宾看到小宝这样,不仅没有指责孩子的家教问题,反而一针见血指出了「顶嘴的孩子有优势,一是家庭氛围开明,二是孩子有非常强烈的独立思考能力,才能顶到父母的痛处。」


小宝自己确实也给出了说法:“因为我觉得你们说得都不对,所以我不觉得我在怼你们。”


德国曾针对2-5岁的孩子做过一组实验。一组反抗性强,一组反抗性较弱,一直跟踪观察到青年期。


结果发现:

在儿童期有反抗倾向的人中,84%的人意志坚强,有主见,能果断下判断、做决定;


而没有反抗倾向的人中,多达74%的人遇事软弱、无主见。


能顶嘴,说明孩子有主见,沟通能力强。高情商的孩子,不就是这么来的么?


2

互怼只是形式,以身作则才是目标


董卿曾说过:你希望孩子成为怎么样的人,你就去做这样的人。


网络上曾流传过一个2岁孩子照顾长辈的视频。他小手抱着一碗葡萄,一颗一颗喂给自己的太姥姥和太姥爷。


“爸爸老是给别人提问题,忽略自己的问题。”孩子顶嘴,你该高兴


孩子自小跟随姥姥生活,目睹了姥姥是如何照顾自己的父母。潜移默化间,他也学会了照顾老人,年纪太小做得不纯熟,但谦让、搀扶长辈却已经是有模有样。


父母说一百次,不如自己亲身做一次给孩子看。”用实际发展行动告诉我们孩子:“瞧,看我的”,比张嘴就来:“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要强十倍、百倍、千倍。


不要把孩子的“另类思维”扼杀在摇篮里,也不要折断能让他能展翅翱翔的翅膀,让孩子自己扑腾扑腾挺好的。


3

聪明的父母懂得引导会顶嘴的孩子


说了“顶嘴”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是一个良好的讯号,但也不是让家长们一味地放纵孩子。但如果他没有把握好分寸,父母们就要用智慧来解决问题了。


不涉及原则性的问题,父母不要一味否定、阻止孩子说话,尊重孩子的所思所想,维护好孩子愿意沟通的情绪。更重要的是,要找到方式,引导孩子多说多表达,共同解决问题。


刚才提到的《放学后》里的小宝,他父母对孩子的表达意见这一点就有独特的处理方式:


召开民主会议,尽情表达观点;


制定意见箱,随时表达观点。


这样做,孩子一定愿意主动表达。


“爸爸老是给别人提问题,忽略自己的问题。”孩子顶嘴,你该高兴


当然,最难的,是转变自己的态度,真正把孩子当作一个人去尊重。


不再把孩子当做一个「问题」来纠正,放弃「你是我生的,我说什么都对」的想法。


保护好那个爱顶嘴的孩子,循循善诱,引导他长成自己最想成为的样子!


注: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首发于橙哲学堂,转载请联系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