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靡之風蔓延的古羅馬,在“飲宴政治”中走向消亡

奢靡之風蔓延的古羅馬,在“飲宴政治”中走向消亡

古羅馬貴族宴會

作為西方歷史上最為強盛的封建國家之一,羅馬不僅在當時以極其強硬的姿態在歐洲建立起了自己的統治,直至如今,它的文化還在歐洲地區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然而,就在不斷對外擴張的過程之中,羅馬人逐漸拋棄了原有的勤儉節約品質,開始養成鋪張浪費、奢侈享受的習慣,並發展出了獨特的飲宴政治。

一方面,它作為一種有效的人際交往手段把當時的各方政治力量籠絡起來,加強了羅馬的統治力;但在另一方面,它也是一雙無情的推手,將羅馬帝國推向滅亡的深淵。

古羅馬的飲宴習慣經歷了兩個發展階段

1、早期受制於環境的艱苦樸素階段

在早期羅馬共和國成立之時,只是一個周圍強敵肆虐的小國家

“羅馬人的生存環境十分險惡,民不多,國亦小,四周強敵如林”。

奢靡之風蔓延的古羅馬,在“飲宴政治”中走向消亡

古羅馬戰爭

為了保證自己的生存以及獲取更多的資源,羅馬不得不一直對外發動戰爭,它先是戰勝了拉丁同盟中的一些城市和伊特拉斯坎人,之後南下征服了希臘人的城邦,這才終於將自己的政權徹底鞏固下來,成為一個當時較為強大的國家。

但即便如此,羅馬的戰爭歷程卻從未停止,之後的布匿戰爭和馬其頓戰爭更是曠日持久,雖然最終勝利,但卻使羅馬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或出於自願或者被迫,羅馬當時的社會資源大多都集結在軍隊之中。在這樣的艱難處境下,羅馬人的日常生活自然談不上有多麼奢華。此外,當時羅馬的經濟也才剛剛起步,無論是種植技術還是種植規模都並不成熟,無法提供大量的糧食。

當時的社會思想也比較單純:“參軍打仗的古羅馬士兵,天剛拂曉就要到田野勞作的農民,還有那些到中午才筋疲力盡地從廣場回家的市民,都只吃簡單的食物。”

奢靡之風蔓延的古羅馬,在“飲宴政治”中走向消亡

聚會

正是有著如此艱苦樸素的奮鬥精神,才最終使羅馬成為了一代強國。不僅平民們的日常生活都是如此,當時的貴族政要們也紛紛發揚這種精神,親自種田耕地並自己縫製衣物。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羅馬發動對外擴張戰爭之前,羅馬境內就爆發了一場“平民運動”,以離開羅馬城作為要挾來強迫貴族們給予平民一定的政治地位,《十二銅表法》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

這也就使得在之後的羅馬政治之中,廣大平民對貴族是有一定限制的,而當時也確實如此。如果一個羅馬貴族不能在生活上做到節約,不僅會遭受社會的鄙夷,也會受到法律的制裁。

2、發家致富後形成的奢侈享受階段

但是,隨著羅馬對外戰爭的不斷勝利,其所能統轄掌管的疆域、人口、資源越來越多,羅馬人的心態逐漸變得放鬆下來並開始轉向享受生活。

更重要的,羅馬的政治體制也在屋大維的一手操縱下成為帝國政治,國家的權力全部由皇帝和元老會掌控,而元老會的成員又幾乎都是貴族,

平民在羅馬政治中的地位降到了最低點,不再對貴族政要擁有反制能力

奢靡之風蔓延的古羅馬,在“飲宴政治”中走向消亡

古羅馬飲宴

而現實環境的改善和大權在握的地位,使得羅馬的貴族政要們逐漸沉迷於奢侈享受之中,荒淫無度的生活成為主流。

在這種荒淫無度之中,最為明顯的就是飲宴這方面。飲食不僅是人與生俱來的本能,一般時候也被當作一種行之有效的社會交往方法。

當所有人都沉迷享樂的時候,羅馬的政治風氣自然說不上好,各種貪汙腐敗、狼狽為奸之事競相發生,這就為飲宴的流行奠定了現實基礎。

無論是為了自己的政途升遷、聯繫不同政治人物以增強自身力量還是單純的享受生活都可以用飲宴來解決,餐桌上的攀親帶故有時往往可以幫自己的大忙。

古羅馬飲宴的具體內容也無處不透露著奢華享受

1、形成了高度儀式化的特徵

由於飲宴的舉辦環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為人財富和品味上的體現,而在古羅馬舉辦飲宴的大多都是貴族政要,這就使其至少在這個方面上就不能落了下乘。

奢靡之風蔓延的古羅馬,在“飲宴政治”中走向消亡

古羅馬的奢華宴會

舉辦飲宴的地方大多都是裝飾豪華的私人餐廳,“有磨損象牙鋪就的天花板,上面的嵌板可以滑動,以便從隱蔽起來的拋酒器裡向客人拋灑鮮花和香水”。

羅馬人還習慣將他們認為舒適的各處環境都當作自己的餐廳,河流邊、森林間以及海灘旁。當然,有著眾多僕人的服侍,這些環境原先具有的不適感肯定也不會影響到他們。

而在參加飲宴時,羅馬人也會穿上特定的禮服——合服,“由短袖束腰長外衣和一個看起來不大的披風組成”,女性同樣也穿這種衣服。還有另外一種由未染色的羊毛而製成的託加,有的富有者還會在用餐過程之中更換幾套這樣的衣服。

的此外,人們還不能繫腰帶、穿鞋、以及佩戴戒指等首飾,因為古羅馬人認為閉合圓形狀的事物會影響他們與神靈之間的交流。真正用餐前還得進行一番認真的清洗儀式,衛生的同時也是對心境的洗滌。

進餐的姿勢也有所講究,一般只有地位較高的成年男性可以斜躺著吃飯,一些表現較好的奴隸或者女性奴隸在進行特殊服務時也會被允許用這種姿勢。

奢靡之風蔓延的古羅馬,在“飲宴政治”中走向消亡

古羅馬貴族

飲宴進行的時間也並非隨意而定,一般是一天之中的第九個小時,“在仲夏,這就意味著在下午十三點三十分至十四點四十五分之間,而冬天則意味著下午十三點三十分至十五之間……“

此外,由於羅馬人認為“3”是吉祥數字,所以不僅參加飲宴的人需要至少要三個人,上菜也分為三個部分。

2、飲宴食材的種類較為齊全豐盛

既然吃才是主題,飲宴的食材自然不能差到哪去。由於羅馬帝國疆域遼闊,其境內有著高山、平原、海洋等各種地形,這使其食材種類十分豐富,真正做到了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遊的全都吃了個遍。

前文已經說道,上菜共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冷盤,一般是雞蛋、橄欖和青菜等較為清淡的食物。第二部分才是主食,烤乳豬、烤全羊、豬肉、孔雀和其他形形色色的動物就是在此時上了餐桌。

奢靡之風蔓延的古羅馬,在“飲宴政治”中走向消亡

古羅馬宴會

為了炫耀,羅馬人還開發出了新吃法,“把海魚肝、野雞和孔雀的腦髓,以及紅鶴的舌頭和鱔魚的奶汁在盤中拌在一起吃。”

這確實是盤種類齊全、營養豐盛的大雜燴。第三部分則是甜品,由蜂蜜製成的麵包點心,也包括蘋果葡萄在內的一些水果,想必現在所謂的“飯後甜點”便與當時羅馬的這個飲食部分有著密切關係。

一般來說,飲宴到了這個時候,婦女兒童就已經可以準備退場,而成年男子之間則可以開展酒會。下午便結束的宴飲,酒會卻往往會進行到午夜,甚至第二天凌晨。

奢侈的飲宴對羅馬社會造成了巨大影響

1、使當時的政治變得越發黑暗混亂

飲宴除了作為一種炫耀財富、展現品味的手段,還是一種用來社會交往的方式。在這種飲宴政治中,經常聚集在一起的幾個人之間自然會形成緊密的同盟,形成保護人和被保護人的關係。

奢靡之風蔓延的古羅馬,在“飲宴政治”中走向消亡

戰爭

他們往往會憑藉各自手中的政治權力來壓縮其他人的生存空間,其他有能力的官員們也就很難真正獲得晉升和重用,這促使羅馬政治越發腐敗混亂。

此外,在飲宴過程之中,原先的等級秩序體系被無限拉低,原本在這個團隊之中身份低微但卻頗有能力的人就得到了出謀劃策的機會。

當然,這種出謀劃策只是針對這個團體獲得利益而言,造福社會、有利人民自然是不包括在內的。這個團體則會因為這些計策在日後的政治鬥爭中獲得更多的利益,並聯系的更為緊密。

2、加速了羅馬帝國的滅亡

雖然羅馬帝國當時無比強盛,但在這種內耗之下,再多的資源也會被消耗一空。當上層貴族之間流行著如此盛行的奢侈之風時,下層民眾也會出現東施效顰的情況,但他們又並沒有進行這種生活的能力,久而久之只能造成自己的越發貧困和整個羅馬社會的進步停滯。

奢靡之風蔓延的古羅馬,在“飲宴政治”中走向消亡

古羅馬廣場

上層貴族政要們也在這種好吃玩樂之下喪失了執政的基本能力,不可能想出什麼有利於國家發展的好計策,內亂、外敵侵略等事情接踵而至。

“宮廷的豪奢,國家機構的膨脹,再加上面臨末路的奴隸主階級的醉生夢死,使羅馬和整個帝國從某些方面說確實是披著錦衣華服走向死亡。”

總結

當羅馬帝國分裂以後,這種奢侈風氣卻並沒有得到好轉,在內政的腐敗之下羅馬帝國已經沒有了對抗外敵侵略的能力,只能在戰爭中消亡。

一個如此強盛的國家的滅亡我們並不能僅僅怪罪於某個人或者某個階段之上,事實上,經過這麼長時間的腐化,奢侈已然成了後羅馬帝國的傳統,這實在是一種難以扭轉的局面。但即便如此,羅馬帝國依然給後人留下了一筆龐大無比的精神財富,它的政治體系、燦爛的文化以及滅亡的前車之鑑都在現今社會得到了運用。

參考資料:

《古羅馬飲宴探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