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熙載夜宴圖》|嘆人生過往於紅塵滾滾中的曲終宴散、江水東流

楊西|撰文

傳統中國畫作品賞析系列之二

《韓熙載夜宴圖卷》是五代畫家顧閎中,根據韓熙載夜宴情景而創作的一幅工筆重彩人物長卷。他通過回憶,將韓熙載府上的一次豪華夜宴,進行情景再現呈給南唐後主李煜查看。韓熙載何許人?為何李煜要派人去調查他?如想說清這個問題得從韓熙載的經歷談起。韓熙載為山東濰坊人,後唐同光進士,他父親因平亂曾被推為元帥,被後唐明宗誅殺,韓熙載因此逃到南唐,經歷了升元、元宗、後主三朝。由於他遠大的政治抱負及博學多才,琴棋書畫、詩文歌賦樣樣皆精,所以深得後主厚愛,並委以高官厚祿。因李煜貪圖享樂、政權腐敗,奢靡之風盛行,致使南唐統治江河日下,處於風雨飄搖之中。

《韓熙載夜宴圖》|嘆人生過往於紅塵滾滾中的曲終宴散、江水東流

五代 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卷》

李煜缺乏治國才能,對北方聚於其下的文臣武將猜忌過多,甚至還誅殺了一些與自己有不同意見的人,黨爭日盛。北宋重兵壓境,南唐王朝岌岌可危,於是他想以韓熙載為相挽回危局,又恐韓熙載有政治野心,便讓顧閎中前去打探實情。這事在《湘山野錄》、《玉壺清話》、《宋史》、《宣和畫譜》以及陸游的《南唐書》中均有記載。《宣和畫譜》中說韓熙載:“多好聲妓,專為夜飲,雖賓客揉雜,歡呼狂逸,不復拘制。……命閎中夜至其第,竊窺之,目識心記,圖繪以上之。”由此可見,這種說法應該是真實可信的。關於韓熙載縱情聲色、躲避拜相的真正原因,陸游的《南唐書·韓熙載傳》中記載:“中原王朝一直對江南虎視眈眈,一旦真命天子出現,我們連棄甲的時間都沒有了。在這種情況下,我如何能夠接受拜相,成為千古之笑談?”此種說法與《釣磯立談》中的記載大致相同。由此可見韓熙載對於李煜的用意十分清楚,他深知南唐官僚貴族盤根錯節,個個根基深厚,連後主有時都沒辦法擺平,何況他呢?南唐的滅亡在他眼中是早一天晚一天的事,礙於自己避難於他人之下不好對後主言明,眼看著自己的政治抱負及報仇雪恨的願望將成泡影,所以他只能裝傻充楞,借風花雪月、縱情聲色的頹廢生活來掩蓋自己內心的痛苦和無奈。

過去調查某人不像我們今天的採訪,可以拍照錄像、你問我答,而只能進行暗訪不能明察。顧閎中到了韓府,假借拜訪與韓熙載見面。韓熙載對於顧閎中的到訪意圖心知肚明,被命運捉弄了一輩子的他,這一回決定捉弄一下命運,他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擺一場開懷暢飲、通宵達旦的豪華夜宴,於是就有了我們今天所見到的《韓熙載夜宴圖》。

《韓熙載夜宴圖》|嘆人生過往於紅塵滾滾中的曲終宴散、江水東流

《韓熙載夜宴圖》韓熙載局部

為了真實地反映這場夜宴盛況,顧閎中在構圖上巧妙地利用屏風,將整個夜宴過程按順序分別設置為聽琴、觀舞、歇息、賞樂、宴散五個部分,用連環圖的形式進行展開,既可獨立成幅又能連貫敘事,猶如電影中的鏡頭橫移,使人在開卷展視之時,如親臨其境一般。但見畫中時而方筆頓挫,時而工整精細,時而圓潤清麗,時而穩健含蓄,將畫中歌伎、侍女、賓客、主人的體貌特徵,勾畫得精緻入微、栩栩如生。

顧閎中在情節的處理上,利用室內陳設,如屏風、秀墩、床榻、櫃椅,將畫面進行分割與連接。在第一段的“聽琴”中,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彈琵琶的女子身上,女子身後的屏風本來是這一場景的結束點,而畫家在屏風後安排了一探出身子的女子,有意地將故事引入第二場的開始,看似不經意間的描寫,卻蘊含著作者的奇思巧構。這一段侍女環列、賓客匯聚,李嘉明之妹懷抱琵琶,窈窕嫵媚、高鬢環佩、玉指輕彈;李嘉明坐在一旁,側臉關注其妹的演奏。夜色如水,夜宴開場,此刻一切彷彿靜止,悠揚的琵琶敲打著眾人的心絃;

韓熙載隨意地端坐榻上垂手注目,新科狀元郞粲身著紅色朝服盤腿而坐;長案兩端坐著韓熙載的朋友陳致雍和紫微郎朱銑,立著的男子是門生舒雅等人;另有寵伎弱蘭和歌伎王屋山;眾賓客或側視或靜聽,或冥想或擊節,神態各異,侍女們分立賓客之間,形成端莊與妍麗之間的對比,妙不可言。

《韓熙載夜宴圖》|嘆人生過往於紅塵滾滾中的曲終宴散、江水東流

《韓熙載夜宴圖》第一段“聽琴”


《韓熙載夜宴圖》|嘆人生過往於紅塵滾滾中的曲終宴散、江水東流

《韓熙載夜宴圖》第一段局部


《韓熙載夜宴圖》|嘆人生過往於紅塵滾滾中的曲終宴散、江水東流

《韓熙載夜宴圖》第一段局部


《韓熙載夜宴圖》|嘆人生過往於紅塵滾滾中的曲終宴散、江水東流

《韓熙載夜宴圖》第一段局部

第二段為“觀舞”,其中舞者應為王屋山。據史書記載,她身材小巧玲瓏、能歌善舞,深得韓熙載寵愛,既然是豪華夜宴,主人自然要將看家底子亮出來。畫中舞者的形象,的確小於其他人,符合小巧玲瓏之態,可見史書上的記載與畫中之人十分吻合;另外從圖中韓熙載脫去外套親自擊鼓助興的情節,也可證實他與舞女王屋山的關係非同一般,

由此我們也可看出作者在觀察刻畫上的精微。從王屋山的服飾中我們還可以看出,她跳的舞蹈屬於唐代歌舞大麴的“六么舞”,此舞的特點是長袖窄襟、舞袖為主,由慢而快、窈窕輕盈、宛若驚鴻。詩人李群玉有詩讚曰:“南國有佳人,輕盈綠腰舞。華筵九秋暮,飛袂拂雲雨”便可見一斑。在這段觀舞中,顧閎中將韓熙載的朋友德明和尚也畫入畫中,他神情專注地看著擊鼓的韓熙載,有種不知所措的感覺;而韓熙載被描繪為舞女王屋山司鼓掌板、敲擊節奏,彷彿完全沉醉在這宛若驚鴻的舞姿之中;既是真情實景的再現,同時也暗示其與舞女之間極不尋常的親密關係,揭示他生活中驕奢淫逸、沉迷脂粉的性格。

《韓熙載夜宴圖》|嘆人生過往於紅塵滾滾中的曲終宴散、江水東流

《韓熙載夜宴圖》第二段“觀舞”


《韓熙載夜宴圖》|嘆人生過往於紅塵滾滾中的曲終宴散、江水東流

《韓熙載夜宴圖》第二段 王屋山跳舞局部


《韓熙載夜宴圖》|嘆人生過往於紅塵滾滾中的曲終宴散、江水東流

《韓熙載夜宴圖》第二段 韓熙載擊鼓局部

第三段為“歇息”,經過一段聽曲、觀舞的娛樂之後,眾人緊張的神情也應該有所放鬆。賓主、歌伎各自選擇適當的地方,有的站立,有的斜臥;韓熙載則靠在榻上,舞伎王屋山手捧一個水盆立在韓熙載一側;韓熙載將手伸入盆中,似乎一邊洗手一邊誇讚王屋山的舞跳得好,王屋山面帶喜悅,洗耳恭聽;另外幾位歌伎在一旁竊竊私語,大有逸興未盡之感,已經燃燒近半的蠟燭散發出融融燭光,灑落在每一個畫中人的身上。

《韓熙載夜宴圖》|嘆人生過往於紅塵滾滾中的曲終宴散、江水東流

《韓熙載夜宴圖》第三段“歇息”


《韓熙載夜宴圖》|嘆人生過往於紅塵滾滾中的曲終宴散、江水東流

《韓熙載夜宴圖》第三段 韓熙載洗手局部


《韓熙載夜宴圖》|嘆人生過往於紅塵滾滾中的曲終宴散、江水東流

《韓熙載夜宴圖》第三段局部

第四段為“賞樂”,經過短暫的休息,夜宴重新開始。韓熙載已處極度亢奮之中,他不顧君子之儀,竟然袒胸露腹地盤坐在椅上;手執紈扇與一位歌伎進行對話,看樣子是在聆聽歌伎向他報告今晚所準備演奏的樂曲;另外兩名侍女,一人執扇,一個侍立一旁,恰到好處地再現了主人的身份地位;畫面上五位衣著典雅的妙齡歌伎,手執簫笛進行演奏;兩位賓客位於屏風前,一位擊板助興,一位側耳傾聽屏風後歌伎的問話,好像二人之間已私下有約,形象逼真、耐人尋味。

《韓熙載夜宴圖》|嘆人生過往於紅塵滾滾中的曲終宴散、江水東流

《韓熙載夜宴圖》第四段“賞樂”


《韓熙載夜宴圖》|嘆人生過往於紅塵滾滾中的曲終宴散、江水東流

《韓熙載夜宴圖》第四段 韓熙載局部


《韓熙載夜宴圖》|嘆人生過往於紅塵滾滾中的曲終宴散、江水東流

《韓熙載夜宴圖》第四段 樂伎局部


《韓熙載夜宴圖》|嘆人生過往於紅塵滾滾中的曲終宴散、江水東流

《韓熙載夜宴圖》第四段局部

第五段為“宴散”,再美妙的曲子也有曲終的時候,蠟燭已經燃過大半,表明夜已經很深了。經過一夜的觀舞聽曲,賓客的神態已然呈現出倦意,有的似乎已經喝醉,以手扶著歌伎;有的拉著歌伎的手嘮嘮叨叨,大有依依不捨的感覺,一名歌伎在一旁解圍,二人之間的眼神十分微妙,三人之間的內心世界可謂呼之欲出,被顧閎中描繪得生動傳神;韓熙載本人身著長衫,獨自站在廳前,一手緊握鼓錘,一手舉至胸前向客人一一作別,彷彿在說:一路走好,常來常往啊!賓客們也表現出難分難捨的情緒。

《韓熙載夜宴圖》|嘆人生過往於紅塵滾滾中的曲終宴散、江水東流

《韓熙載夜宴圖》第五段“宴散”


《韓熙載夜宴圖》|嘆人生過往於紅塵滾滾中的曲終宴散、江水東流

《韓熙載夜宴圖》第五段局部


《韓熙載夜宴圖》|嘆人生過往於紅塵滾滾中的曲終宴散、江水東流

《韓熙載夜宴圖》第五段 韓熙載揮手作別局部

從第三段開始,顧閎中也就未將新科狀元的形象畫入畫中,我想可能一是擔心有損於主題的表達,二是過多紅色的重複,也會對畫面帶來審美貧乏的影響。

顧閎中不愧為五代時期的大畫家,僅憑記憶便將韓府一場豪華夜宴如實地表現出來,且形神兼備,足見其寫實功力非同一般。

在畫法上,他先用筆蘸濃墨,以鐵線描和高古遊絲描結合圓筆長線,勾畫出人物的體貌特徵、五官服飾、屏風陳設、器皿道具、帳幔瓜果;然後用淡墨分染出人物五官服飾的明暗關係,先淡後濃,依次加深,直到色足為止。人物全部染完後,再來畫屏風、帳幔及陳設,畫時分段完成,仍以淡墨分染,依次加深;畫完一段再畫另一段,循序漸進,直到五段全部畫完。

《韓熙載夜宴圖》|嘆人生過往於紅塵滾滾中的曲終宴散、江水東流

《韓熙載夜宴圖》床幔局部

墨稿畫完之後,先要對畫面作一個整體調整,對墨色不足之處予以補足,然後考慮著色。他先以淡赭石染人物的臉部、五官、手及頸部,男性色重、女性色淡,意足為止;對於女性的手、臉部位,以“提粉法”暈染,以表現女性膚色的光滑潔白、脂凝膚潤;服飾上,男性服裝色彩變化不大,基本上統一在藏青色中,只根據人物的遠近略作深淺上的調配;女性服裝以紅、藍、白、灰、黃、綠六個顏色為主,根據人物的身份、體貌進行搭配,明快鮮豔、華麗紛呈;屋內陳設基本上著以深棕色和黑色,使其與人物色彩繽紛形成強烈的對比,彰顯出畫中色調的厚重典雅、豔而不俗!

《韓熙載夜宴圖》|嘆人生過往於紅塵滾滾中的曲終宴散、江水東流

《韓熙載夜宴圖》局部

整幅作品一共刻畫了大大小小的人物46人,並且所畫人物都是真名實姓,在人物特徵和性格的塑造上,這就存在相當大的難度,如有一人失誤,便會滿盤皆輸。對於深諳此道的顧閎中來說,不但將夜宴中每一個人物都刻畫得惟妙惟肖,還需對其人物內心進行了深入的揭示。比如對畫中主人公韓熙載的處理就十分到位,他不但將其畫得身材魁梧、長髯高巾,從倚榻傾聽到揮錘擊鼓,從敞懷高坐到曲終人散,各個不同場合均眉峰緊鎖、若有所思,即使開懷也表現出一種應酬的神態,與夜宴歡娛的氣氛形成鮮明的對比,準確地表現了韓熙載複雜的內心世界,對深化作品內涵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

《韓熙載夜宴圖》|嘆人生過往於紅塵滾滾中的曲終宴散、江水東流

《韓熙載夜宴圖》韓熙載局部

歷史上的韓熙載,的確是一個有著遠大政治抱負的人。他從後唐逃出來後,先到了吳國都城廣陵,為了獲得吳國接納,他向吳睿帝楊溥上了一個《行止狀》,狀中除了介紹了自己的籍貫、出身、投吳始由之外,還暢述平生之志,文采斐然、氣勢恢宏,文中沒有絲毫的乞求之意:“某聞釣巨鰲者不投取魚之餌,斷長鯨者非用割雞之刀。是故有經邦治亂之才,可以踐股肱輔弼之位。得之則佐時成績,救萬姓之焦熬;失之則遁世藏名,臥一山之蒼翠”,陳述了君王選賢用能的重要。然後筆鋒一轉,介紹自己的才能:“某爰思幼稚,便異凡童。……受豹略於坯垠,方酣永戰。……爭雄筆陣,決勝詞鋒。運陳平之六奇,飛魯連之一箭。場中勁敵,不攻而自立降旗;天下鴻儒,遙望而盡摧堅壘。橫行四海,高步出群。”從這篇《行止狀》中,我們的確感到其當年確實有經天緯地之才、胸懷遠大抱負。

也許是才高遭人嫉妒之故,楊溥雖然收留了他,但卻沒有重用於他,直到升元元年(937年)李昪完成了禪位正式建國稱帝,才把他從外州召回南唐都城金陵,授他秘書郎之職,掌太子東宮文翰。李璟即位之後,任命其為虞部員外郎、史館修撰,賜緋。通過韓熙載多年的表現,深得李璟賞識,對其委以重任;韓熙載為報李璟的知遇之恩為其出謀劃策,辦了很多好事。因李璟立其弟李景達為兵馬元帥,派人作監軍一事,不聽韓熙載:

“親莫過親王,重莫過元帥,何必再任監軍使?”之諫,被後周打敗,割讓淮南十四州,並稱臣納貢,南唐從此衰敗,李璟因此鬱鬱寡歡,不久便病逝於南昌。

《韓熙載夜宴圖》|嘆人生過往於紅塵滾滾中的曲終宴散、江水東流

《韓熙載夜宴圖》韓熙載局部

李煜繼位之後,任命韓熙載為吏部侍郎,兼修國史。韓熙載自認為自己有一套治國韜略,所以當後主有不當之處,他便要上書進諫。如李煜納小周後時,在宮中大宴群臣,韓熙載卻賦詩諷刺;李煜親到大理寺複核關押囚犯,並赦免多人,韓熙載知道後又上書進諫,認為此事自有司法部門負責,監獄非君主所應入之地,要求李煜自罰錢三百萬以充軍費。雖然站在治國的角度上來講,韓熙載的進諫都有道理,但作為君王的李煜是聽不進去的。

南唐在李煜的治理下一天不如一天,韓熙載心灰意冷,個人內心和客觀現實錯綜複雜的矛盾與痛苦在折磨著他,使其只好蓄養伎樂、廣招賓客,以宴飲歌舞的奢靡生活麻醉自己,致使家財耗盡,弄到無可奈何、無法度日的時候,他便上表哭窮,弄得李煜十分不滿。但是,李煜仍然以內庫之銀賞賜於他,於是韓熙載便得寸進尺,索性連朝也不上了,後被人彈劾,貶為左庶子。沒有了生活的來源,韓熙載只能遣散歌伎舞女,僱了一輛小車,一個人踏上荒涼的山道。這事讓李煜知道了,又不忍心讓他走將他叫了回來,恢復了官職。沒幾天百十個歌伎又都回來了,每當夜幕降臨,觥籌交錯、狂歌醉舞,韓府又恢復了以往的景象。

《韓熙載夜宴圖》|嘆人生過往於紅塵滾滾中的曲終宴散、江水東流

《韓熙載夜宴圖》韓熙載局部

顧閎中畫的這幅《韓熙載夜宴圖》,其作品構圖起伏跌宕而不失穩重,人物造型嚴謹規矩而生動活潑;筆墨工細精微而蒼潤高古,設色富麗堂皇而又雅韻十足。其手法新穎、形神兼備、筆酣墨暢、情節感人、寓意深邃,的確堪稱顧閎中的一幅絕世精品!

李煜看了顧閎中呈上的夜宴圖後,十分驚歎,一是驚歎顧閎中繪畫技藝的精湛絕倫,二是驚歎韓熙載的荒淫無度竟到如此程度,他仰天長嘆:“孤不得熙載為相矣!”從此再也不提拜相之事,韓熙載自導自演的精彩表演,終於使自己躲過人生一劫。

《韓熙載夜宴圖》為絹本設色,寬28.7釐米,長335.5釐米。引首有明初程南雲篆書“夜宴圖”三個大字,卷後有南宋史彌遠“紹勳”葫蘆印,清宋犖鈐“商丘宋犖審定真跡”印;拖尾有行書“韓熙載小傳”,後有元代班惟志泰定三年題詩,積玉齋主人題識、後隔水為王鐸題跋、“董林居士”、“緯簫草堂畫記”等收藏印,乾隆長跋及清內府收藏璽印多枚。

《韓熙載夜宴圖》|嘆人生過往於紅塵滾滾中的曲終宴散、江水東流

《韓熙載夜宴圖》卷首題跋


《韓熙載夜宴圖》|嘆人生過往於紅塵滾滾中的曲終宴散、江水東流

《韓熙載夜宴圖》卷尾印璽

《韓熙載夜宴圖》完成後不久,已在中原“黃袍加身”的趙匡胤建立了政權,揮師南下,北宋的鐵蹄踏破南唐國門,李煜和他的嬪妃及這幅夜宴圖,一起成為趙匡胤的戰利品押往京城汴梁。韓熙載的妻妾、歌伎相繼散去,那個豪華的夜宴再也無法開了,曼妙的舞姿、消魂的樂曲、香粉堆裡的放浪形骸,均隨記憶失落飄散。

圖中班惟志在題跋中寫道:“……嗣主頗疑北人,多以死之,且懼,遂放意杯酒間,竭其財致伎樂,殆百數以自汙……”,從這段題跋中我們得知,韓熙載縱情聲色歌舞夜宴的原因是為了謀求自保。這種說法與《宣和畫譜》和《宋史》中記載的並不完全一致,也就是說,自保和逃避拜相兩種原因都有。如果我們站在歷史的角度來看,也許還有第三種原因,甚至N種原因。我認為無論韓熙載出於謀求自保也好,還是逃避拜相也罷,對於欣賞這幅夜宴圖來說,都已經不重要了,我們只需要知道五代十國的南唐,曾經上演過這麼一場豪華夜宴就已經足夠了。

《韓熙載夜宴圖》|嘆人生過往於紅塵滾滾中的曲終宴散、江水東流

《韓熙載夜宴圖》卷尾題跋局部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這是李煜被俘以後填的一首《虞美人》,詞中以直白哀婉的語言,寫出他的故國之思、亡國之恨、懷國之愁及一個亡國之君的無窮哀怨。李煜是才子、是詞人、是帝王,作為詞人,他是成功的,作為帝王卻是失敗的;然而是失敗的帝王成全了他詞人的成就。如果他沒有經歷從帝王到囚徒的人生鉅變,他的詞就不可能如此深沉哀怨,也不可能被後世稱之為“詞中之帝”!

李煜的哀怨如此,韓熙載又何嘗不是如此?這便是人生宿命使然!

北宋滅亡後,這幅《韓熙載夜宴圖》也不知去向,一時間消失得無蹤無影。到了清初才出現在年羹堯的手上,因其飛揚跋扈、功高震主,被雍正誅殺,《韓熙載夜宴圖》轉入雍正之手,被收入《石渠寶芨》,後幾經易手、流傳至今,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它躺在玻璃展櫃中,向人們講述那一場假戲真做的豪華夜宴及人生過往於紅塵滾滾中的曲終宴散,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韓熙載夜宴圖》|嘆人生過往於紅塵滾滾中的曲終宴散、江水東流

五代 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