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长安:理直气壮的学习马克思主义

任长安:理直气壮的学习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是“要改变世界”的哲学家。他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的传统,在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的基础上,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他将唯物主义引入社会领域,创建了“历史唯物主义”。他说,哲学家解释世界,而他要改变世界。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不仅要在实践中说明世界,而且要在实践中改变世界正是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所在。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原则和建构原则。理论从实践中来,理论到实践中去,理论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归宿和核心所在。

马克思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奠基人。他在批判“空想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是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发展为科学的关键。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性质、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他科学地论证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马克思曾反复说过,人不能预先确知未来。他生活在一个多世纪以前。因此,他不能对今日社会的一些具体问题作出具体的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完善和丰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要面对的重大理论课题。

马克思是“以人为本”的经济学巨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和本质就是研究人,而西方经济学是关于资本的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起点是人,最终目标和目的也是人和人的发展。西方经济学的起点是物和资本的交换,终点是追求物欲的增长和资本的增值。他对资本主义经济学理论进行了分析和批判,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的批判不是道德的批判,也不是简单的否定,是对现实经济体系的改变。马克思的批判是为了实现人类对幸福生活普遍向往,而对现实经济体系革命性的继承与发展。由于历史原因,马克思没有提出新的社会经济运行的具体办法,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制度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偏差,因而引起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的质疑,这就需要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努力完善。

马克思是充满正义和良知的人格典范。17岁的马克思曾经这样说:“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学习马克思主义唤醒内心信仰的力量。学习马克思主义现实意义,就在于唤醒人们潜心反思“以怎样的精神状态”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如果有人问,我们当前最缺什么?也许会有人不加思考的说,当然是缺“钱”!也有人说,我们虽然缺科技专利,缺物质财富,但更缺的是对良知和底线的坚守。每传播一个假医疗广告,就会有人中招,甚至会贻误对病患的救治。每传播一些暴力低俗的影视剧和游戏,就会让免疫力不强的人染上精神的病毒。舍不得下大力气净化舆论传播的空气,就需要花大力气为社会的健康发展“买单”。那些踩过良知底线的人,不是他不知道真理,只是他出于现实利益的考量,忘记了对良知应有的敬畏!

马克思主义闪耀着穿越时空的真理光芒。努力学习、践行、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唤醒人们内心信仰的力量,这正是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目的。让我们铭记:“只要进一步发挥我们的唯物主义论点,并且把它应用于现时代,一个强大的、一切时代中最强大的革命远景就会立即展现在我们面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