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四大猛人之一盧象升如果沒有戰死,真的能改變歷史嗎?

明末四大猛人之一盧象升如果沒有戰死,真的能改變歷史嗎?


明末四大猛人之一盧象升如果沒有戰死,真的能改變歷史嗎?


明末四大猛人之一盧象升如果沒有戰死,真的能改變歷史嗎?


很多歷史愛好者對明亡抱有深深的遺憾,認為明末崇禎皇帝有多次翻轉局勢的機會,可惜都被他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爛。其中,假如盧象升不死,很可能挽救大明王朝。

歷史不能假設。作為當時明朝著名的軍事統帥,不論是抵禦清軍入侵還是鎮壓農民起義軍,盧象升都難得的保持了勝多敗少的戰績,為當時朝野譽為“國之干城”。但是,軍事的勝利不可能改變政治的腐朽、財政困境特別是戰略的失敗。而且盧象升只是軍事才能突出,在戰略眼光、施政等方面乏善可陳,官場爭鬥更是菜鳥一個。因此,光憑一腔忠誠、勇敢、善戰不足以改變歷史。但是,盧象升之死卻加速明亡的歷史進程,這點無庸諱言。因此,史書稱盧象升之死,“天下為之震動”。從歷史看,盧象升的死直接產生以下後果:

一,黨爭白熱化,政局不穩。明朝中後期最大的政治弊端,就是以東林黨人為首的文官集團和宦官集團依附的皇權之間爭鬥,即黨爭。黨爭是導致明亡的重要原因。盧象升之所以受到崇禎猜忌打壓,以致被迫分兵,以少敵眾,最終戰死沙場。固然有其個人行事風格得罪高起潛、楊嗣昌等權宦權臣的原因,但更主要的還是以盧為代表的東林黨人,政治上反對宦官和反對與後金和議。盧死後,東林黨人出身的文官雖不敢直接針對皇帝,但把矛頭對準兵部尚書楊嗣昌和監軍高起潛,致使楊在之後幾年始終處在被攻訐掣肘的地位,不得不離開中樞,到地方督師。而且楊的身死,既有因勞師無功藩王被殺的自責,也有對朝庭中東林黨人窮追不放的憂懼。像後來崇禎頻繁更換內閣,薛國觀、陳新甲等重臣被殺都是黨爭的結果。可見盧象升死後朝局中黨爭更趨激烈,直接影響了政局穩定和政策制定實施。其實,楊、薛、陳等人都屬能臣幹才,尤其是楊嗣昌一度被崇禎視作“中興之臣”,可惜都陷於黨爭,以致最後崇禎無人可用。

二,陷入兩線作戰,戰略失當。盧象升反對對滿清議和態度很堅決。其實,就當時的形勢,明朝實無力兩線作戰。對這點崇禎和楊嗣昌都有比較清楚的認識。而盧主戰除了基於民族大義,還是囿於黨派之爭,書生之見。這一點,不得不說盧打仗是牛人,但缺乏政治氣度和戰略眼光,不如袁崇煥甚至洪承疇。但盧死後,基於輿論壓力,崇禎不得不停止與後金議和,當然也與崇禎個人的自尊心強有關,導致明朝長期陷入兩線作戰,政治、軍事、財政承受巨大壓力,最終支撐不下去而崩潰。

三,促進軍閥勢力形成,指揮不靈。明末軍事上失敗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兵驕將悍,不聽指揮,軍令不行,尾大不掉,幾乎就是大大小小的軍閥,像左良玉、吳三桂、賀人龍等。像盧象升這樣能力強、手腕狠、軍功高的牛人還可以勉強駕馭這些驕兵悍將。而盧一死,一方面讓很多統兵將領對崇禎的刻薄寡恩昏饋有了深刻認識,助長擁兵自保的心態。另一個方面,其他軍事統帥大都缺乏盧象升的本事手段,控制不住地方將領,就連楊嗣昌這樣重臣都無法駕馭左良玉,更何況別人。逐漸造成軍事將領擁兵割據、朝廷無兵無將可用的局面。

四,統治階級內部分崩離析,失掉民心。盧象升作為主戰派旗幟,這面大旗一倒,使當時一部分主戰的中小官僚、知識分子以及廣大深受清軍殺掠之苦的下層民眾對崇禎和朝廷失去了信心。在盧死後,由河北山東一帶的地主知識分子組織起來抗金保家的民兵義士,紛紛解散甚至轉投農民起義軍。把一大批抗清力量推向自己的對立面,不能不說是崇禎的一大失策。

總之,盧象升是明末一位不可多得的軍事統帥,他的死對大明王朝走勢產生了重要影響,所以明史才講,象升死,天下為之震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