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容易對別人愧疚,這是一種靈魂之殤

以下文章來源於不懂點心理 ,作者吳在天

總是容易對別人愧疚,這是一種靈魂之殤

不懂點心理

吳在天,心理諮詢師,心理專欄作者,著有《把生命活給自己看》《親子關係對了 孩子的世界就對了》 不懂點心理,怎麼做自己。

總是容易對別人愧疚,這是一種靈魂之殤


有位學員在我的課上說,她做什麼事情都要考慮有沒有傷害別人 ,她也很煩自己這樣。


她說周圍的人都說她是好人,但她覺得自己內心裡其實不是善良的人,比如她看到不喜歡的同事被領導罵的時候,她會很高興。


但是,在事情發生之前,她又總覺得自己應該要盡力幫別人,雖然內心並不大想幫對方。而且做什麼事,尤其是對自己有利的事情的時候,就常常會覺得對不起別人,但如果要是做了一件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就不會出現這些感覺。


她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大學畢業那年,她和同學在同應聘一家公司上班,工作了一段時間後,她們都打算辭職。她和同學差不多同一時間辭職,她先辭職了,沒兩天同學也辭職了。


然後,她們又一起去了同一家公司面試。因為兩人都在找工作,這個面試是她先找到的,然後她就把招聘信息也給了同學,約著一起去看看。面試完了之後,人力資源部叫她們回去等通知,出大樓後她們還聊天說估計沒戲了。


在她傍晚回家的路上,她收到了公司的offer,然後就激動的發短信問一起面試的同學,同學說沒有接到電話。她又趕緊安慰說:沒事,可能晚點就來電話了。那位同學回覆說:唉,算了,第二天又要繼續去找工作了。


然後,她就不知道該怎麼回覆同學了,她感覺心裡好內疚,而且還糾結第二天到底要不要去辦入職。


(01)


生活中,常常有這樣的一些好人。他們經常覺得自己’對不起’別人,總是認為自己給對方造成了傷害,並且表現得非常的愧疚。


為什麼會這樣?


首先,愧疚感可以讓我們感覺到關係的鏈接。


比如,當我們因為某些事情對他人有愧疚時,會對我們的行為有一定的導向,我們可能會通過一些彌補的行為來緩解自己的內疚感。這種感覺,會讓人覺得關係還存在,至少是還可以彌補。


這,是正常的內疚感。


但有時候,我們並沒有傷害對方,也沒有做錯事情,卻有著強烈的內疚感。這種內疚感,能夠為自己帶來一些不被意識到的好處。比如,更有價值感,或是更有力量,更有影響力。


當我們處於內疚的情緒中時,我們可能會自責,但同時也會感受到,自己是有影響力的。起碼,這說明了我有力量影響別人,傷害別人。


因為,當我是個影響者的時候,我就不會像受害者一樣,只能默默的承受命運的到來。


(02)


那,為什麼要成為影響者?


這,隱藏著深深的羞恥感。


有這樣一個案例,有位單親媽媽,既要獨自撫養孩子,又要努力工作掙錢養家,經濟壓力也很大。在大城市裡無依無靠,只有一個發小。


但是,她的發小,不但沒有怎麼幫她,反而還不斷的找她幫忙。失戀時找她聊天,沒錢時找她借錢,而在她最艱難的時候,發小卻玩起了失蹤。


這讓她很受傷。


她說,發小一直在跟她做比較,一直在跟她’比慘’,這讓她沒辦法拒絕。比如,發小經常會對她說:起碼你還有個孩子在身邊,我連個男人都沒有。


這樣的一句話,都會讓她覺得,她過得比發小好,這樣太不應該了,她就應該多照顧關心發小,所以她沒法拒絕發小,哪怕拒絕了也會愧疚得不行,最後加倍補償發小。這讓她痛苦不堪。


一般情況下,我們對於這樣的朋友都會慢慢敬而遠之,但是,她做不到。


而且,有不少像她一樣的人,如果朋友跟你比慘,你就很容易陷入愧疚之中,覺得自己比朋友過得好一些,覺得自己比對方得到更多一些,然後因為愧疚,我們就不斷的去彌補、付出,有求必應的用盡各種方式,希望能夠讓朋友好過一些,也希望讓自己內心好受一點。


所以,他們也會吸引到這樣的朋友來到身邊,對自己進行情感勒索。


因為他們從小內心就有這樣的聲音:“如果我可以讓對方更高興一點,那他就會對好,就會愛我。”


因為你覺得自己是微不足道的,所以你的痛苦永遠比不上別人的難受。


(03)


這是生命早期所產生的羞恥感。


譬如,剛剛出生的嬰兒,離開媽媽的子宮後,他會感覺到飢餓、寒冷和不舒服,因為他出生後的環境是空氣而不是羊水,這兩個環境的區別太大了。對嬰兒來說,這是一個嶄新的環境,同時,這也是一個完全失控的環境。


這種新環境的體驗,給孩子帶來的不熟悉感,有兩個方面:


第一,因為嬰兒以前從來沒有過這樣的體驗,從媽媽的肚子來到需要呼吸空氣的環境,他的手伸出去,無法再觸碰到子宮壁的回彈,這個情況會持續多久也不知道。


在這個情況下,如果嬰兒得到的回應是,生存環境能夠穩定的持續的滿足他所需要的一切,包括食物,和媽媽肌膚的擁抱,感受上的安慰等。嬰兒被滿足、被安撫的記憶,就會積累下來。他就能夠完整的經歷,從非常恐懼焦慮的狀態,迴歸到平靜狀態的體驗。


然後他會把完整的過程,內化到自己身體裡,內化到自己的精神層面。所以,這個過程,會使得嬰兒對養育者充滿信任。


第二,這會使嬰兒在下次遇到類似感覺的時候,充滿信心。這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功能,也是一個人的情感容受能力,它屬於自我功能的一部分。


這樣的孩子長大後,他們就比較能容受得住自己情緒的風暴。他能允許自己難過,對自己的難過沒有額外的恐懼和擔心,他也相信自己會慢慢恢復平靜。


這也是科胡特說的,在情緒的驚濤駭浪中,有一個核心自我穩穩的站在那裡。這就是一個比較健康完整的核心自我,而這個核心的自我,就是來自於孩子對父母的內化。


這個部分,也是孩子長大以後自尊和自信的基礎。他對自己有完全的接納,因為他的媽媽對他有完全的接納。


但是,如果相反,這種失控的不舒服的狀態持續的時間太久了後,他就會逃避。因為持續了很久,他哭了很久,比如說,沒有人來照顧自己,沒有人回應的恐懼、憤怒,焦慮等等,他就會覺得自己受到迫害。同時,他也厭惡,想逃避這些感覺,但他又逃避不了這些感受。


這種感受會把他淹沒,這種對父母徹底的失望而帶來的深深的羞恥感,會動搖嬰兒對自己存在的意義。這就會讓一個人體驗到,沒有存在的感覺,以及沒有我可以存在下去的感覺。


(04)


有位來訪者對自己的描述是:“一定是因為我不夠好,我媽媽才不會在我需要的時候出現。”


這就是生命中最早期的羞恥感。


這種羞恥感,是靈魂之殤。


心理諮詢師黃小茉說:這種生命早期的羞恥感,很容易導致嚴重的自我憎恨傾向。嚴重的自我憎恨,其實就是在代替媽媽憎恨自己,他把這部分內化成了自我憎恨,所以在成年之後,往往就會表現為必須完美。


所以,他們也會經常覺得自己’對不起’別人,或是’傷害’了別人,就因為他不是個完美的人。所以,他們會通過愧疚與自責,來找回一點掌控感和力量感。


做什麼事情都要考慮有沒有傷害別人的背後,其實是擔心,我做了什麼事情,別人可能都不聞不問的低自尊和羞恥感。


因此,我們就由此建構一個理想的自我形象,以此來對抗羞恥感。這彷彿就是在對自己說:我很好,我能影響別人,我在照顧別人。


因為在想象層面,覺得自己對別人很有影響力,對別人造成了很大的傷害。我是做出’傷害’這個行為的那一方,我有能力傷害對方,我對整件事的發展是有掌控力的,所以我也要在事情中承擔全部的責任,包括對方的那部分。


所以,他們自己過得拮据的時候,朋友借錢他們就借了;自己也想得到照顧的時候,朋友難過他們就覺得自己有責任了。


他們給自己樹立了一個善解人意的老好人的形象,其實內心卻在流著血說:“你看我對你這麼好了,你們是不是可以也來照顧我一下?”


這就是那些從小懂事、聽話、善解人意的孩子,建構起來的理想的自我形象。因為,只有照顧了他人的感受,他人才可能會來安慰我,才會來給我餵食,才會來照顧我。所以長大後,自己總是要先滿足別人,才能夠去滿足自己,或是自己才能夠得到滿足。


總是容易對他人愧疚,也許是,總希望能得到愛的回應。


作者:吳在天,心理專欄作者,著有《把生命活給自己看》《親子關係對了,孩子的世界就對了》

微信公眾號:不懂點心理(ID:bddps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