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没有鸦片战争,中国会发展出科学吗

这一定是个有趣的问题。

更准确的问法:如果没有发生与外界的接触,之后的中国能独立发展出科学吗?答案是不能。 古代中国各种技术长期领先世界,近代后远远科技落后于西方。这一现象被称为“李约瑟难题”。我认为由以下几种原因造成:

1、数学缺乏:中国数学思想基础是代数数学思维模式,西方拥有几何数学思维模式,而近代科学的发端恰恰依赖于几何。

2、实用主义文化影响:中国哲学注重的是社会而不是宇宙;中国哲学思想中,实用也就是价值是非常重要的。中国认为科学是需要产生价值的,而西方科学可以只为了满足好奇而不管它是否有价值。

3、对外来文化态度影响:清代时中国的盲目自大,对外来文化没有包容胸襟,甚至有“西学中源”这种非常恶劣的思想,最终阻碍中国真正吸取西方科学。

4、传统礼教思想:古代中国,礼教纲常才是经世大法,而将科学只当做“奇技淫巧”,在这种思想土壤之上,无法将技术最终演变为科学。

这几条弊端即使在今日的中国仍然显露于方方面面,那么即使再给当时的大清二百年时间,中国仍然无法发展出科学。

由此引申出另一个问题:如果鸦片战争晚发生100年会怎么样?

1840年的大清与尚未全面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军所使用武器(都是帆船、火炮)其实相差不大,如果组织得力,战术运用得当,甚至可能拖赢对手。但如果战争发生在百年之后的1940年,航母对帆船,坦克对战马,机枪对重弩,在绝对实力碾压面前,甚至可能直接灭国。由此看来早点发生鸦片战争也是一种庆幸,在没有发生极大代差前打醒国人,只要没有灭国,努力奋斗迎头赶上,才有今日中国之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