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頭,我給你點了個頭

陝西日報

“老頭,我給你點了個頭。”4月14日,張凌忠在決戰脫貧攻堅一線工作者記者見面會上說出這句話後,在場的人都笑了。今年60歲的張凌忠既是馬泉村的村黨支部書記,也是村委會主任。兩年前,張凌忠從電話裡聽到這句話後,高興得一晚上沒睡,第二天一早,他就跑到縣裡對接項目。

這個項目是馬泉村脫貧攻堅工作中實施的第一個項目,也是張凌忠軟磨硬泡爭取來的。馬泉村位於銅川市宜君縣棋盤鎮,是宜君縣鎮村改革前為數不多的人口上千的村,轄6個村民小組總計273戶1037人,有耕地面積8300畝,主導產業是玉米和核桃。“我們村的包扶單位來人在村裡調研時說‘你們村是塊硬骨頭啊’。” 1996年起擔任村委會主任、2008年起擔任村黨支部書記的張凌忠深知這點。他也明白,脫貧攻堅是馬泉村改變面貌的歷史性機遇,所以張凌忠“睡覺都在想村裡的事”。

解決群眾出行難問題,最先被張凌忠提上日程。“村裡的土路晴天揚灰、雨天濺泥,一下雨,村民出行就得穿高筒雨鞋。我們村有兩個組,村民賣農副產品得用小三輪車一車一車往出拉,單運費這一項就增加不少。”張凌忠說得很實在。但馬泉村面積大,修路要花的錢真不少,張凌忠就去宜君縣扶貧局爭取項目和資金。軟磨硬泡了幾次後,張凌忠接到了電話:“老頭,我給你點了個頭,中國人民銀行對口幫扶宜君縣,可以爭取資金解決你的問題。”

“人靠衣服馬靠鞍。路硬化了以後,村裡的整體面貌就不一樣了,衛生條件也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變。有村民說做夢也沒想到村裡能通上水泥硬化路。”張凌忠說。這下,馬泉村村民的積極性都被激發了起來。村裡也一年一個變化,先修復了古戲樓,安裝了路燈,修通了排水渠,新建了文化廣場,解決了安全飲水問題。後來,馬泉村結合“三變”改革,調整產業結構,種植了2400畝新品種核桃,修建了養豬場,發展集體經濟。2018年,馬泉村57戶貧困戶202人實現脫貧退出,貧困發生率降至1%。2019年,馬泉村養豬場收入32.6萬元,全村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2060元。

為了村裡的這些事,張凌忠完全把自家的事兒撂在了一邊。他說兒子結婚了,女兒出嫁了,家裡的核桃園平時靠老伴兒,收核桃的時候主動來幫忙的人不少。“我人緣好。”張凌忠笑著眯起了眼睛,“平時在村裡,無論紅白喜事、說媒拉縴、捎書帶信,只要村民有事,我也都幫忙。”村裡好幾個高中畢業後就嚷著出去打工的孩子,最後被張凌忠勸服當兵去了。如今這些孩子裡,一個參加了兩次閱兵、完成一次維和任務,一個立了一次三等功。提起這事,張凌忠神色中顯露著自豪。

2019年,張凌忠提交了幾次辭職信,想把機會留給年輕人,但信都被退了回來。村民也都勸他再幹兩年。最近,他正在帶領村民給村裡新建一個養豬場,準備擴大養殖規模,“每頭豬的純利潤至少300元。”說起今年的打算,張凌忠自信滿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