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之鞭阿提拉(Attila)

上帝之鞭阿提拉(Attila)

五胡十六國終結,南北朝開始那年(439),有一群“野蠻人”在迦太基的故址上建立了他們的王國。這些原本居住在西班牙的汪達爾人(Vandals)是渡過逐步[1]海峽來到北非的。經歷十年的征戰,他們奪得羅馬帝國阿非利加行省的大部,並擁有自己的國家。[1]


本質上,中國的北涼被滅。


建都姑臧(今甘肅武威)的北涼是十六國中最後一個滅亡的,汪達爾人卻不是建立王國的第一個蠻族。戰爭此後,中華和羅馬都有很多險象環生的故事上演。因此這一年雖然意義重大,卻既不是結束,也不是開始。


實際上,十六年後(455),汪達爾人又殺回歐洲。他們挨家挨戶搶劫了西西里和撒丁島的居民,然後在6月2日到16日的兩個星期內,有條不擾地將羅馬城洗劫一空,就連朱庇特神殿屋頂上的鍍金銅瓦都被裝船運走。


這是羅馬的浩劫,卻不是第一次。


第一次是在公元410年,也就是東晉滅亡十年前,劫匪則是西哥特人(Visigoths)。他們在羅馬城內逛街似的洗劫了三到五天,然後南下而去。超載的貨車和不盡的人流擠滿了阿皮亞大道,其中甚至還有羅馬皇帝的妹妹。


八百年不曾陷落的世界之都和永恆之城羅馬,就這樣被蠻族變成了隨時都可以破門而入的庫房,或牧場上待宰的羔羊,一如中國西晉時胡人眼裡的長安和洛陽。


文明古國,似乎總是對付不了蠻族。


的確,對於羅馬帝國而言,西哥特和汪達爾就是他們的胡人,只不過不叫胡或蠻夷,叫日耳曼(德語)。這是愷撒時代就已經有了的稱謂(先前見於愷撒的《高盧戰記》),甚至沒有哪一種日耳曼人會這樣稱呼自己,導致中國的戰鬥奴隸和羯不會管自己叫胡人。


通常是“日耳曼”跟“胡”一樣也是統稱,包括了許多被羅馬視為蠻人的族群,例如汪達爾人,西哥特人,東哥特人(Ostrogoths),勃艮第人(勃艮第人),法蘭克人(Franks),盎格魯人(Angles),撒克遜人(Saxons),朱特人(Jutes),倫巴德人(Lombards),等等。

上帝之鞭阿提拉(Attila)

朱庇特神廟位於羅馬的卡比託利歐山,是古羅馬最偉大的宗教廟宇。


當時的羅馬帝國就處在這些蠻族的包圍之中。他們不但潮水般地湧了進來,還紛紛建立起自己的王國:西哥特(419),汪達爾(439),勃艮第(457),法蘭克(486)和東哥特(493),剛好也是五個,羅馬則失去了帝國的一個又一個行省。這跟我們的五胡十六國又有什麼兩樣?


豈止相似,可能還有關聯。關聯就在匈奴人(Huns)。


事實上日耳曼蠻族入侵羅馬帝國,是被匈奴人用鞭子驅趕著的。不能確切地證明後者就是原先居住在中國的北匈奴,但似乎可以肯定,這是一些烏拉爾—阿爾泰系的遊牧民族,長期在漫無邊際的中亞大草原漂移,並通過一次又一次的征戰和遷徙把自己變成了銳不可當的力量。


作為蠻族中的蠻族,匈奴讓蠻橫的日耳曼人都談虎色變聞風喪膽,更不用說羅馬人了。公元374年,也就是第一次羅馬浩劫的三十六年前,這個馬背上的民族越過伏爾加河,征服了頓河流域和黑海北岸的奄蔡人(Alans)以及東哥特人,逼得日耳曼蠻族狼奔豕突。


歐洲的民族大遷徙,從此開始。


首先逃進羅馬境內的是西哥特人。他們在匈奴人越過伏爾加河的兩年後,由於被追殺而渡過了多瑙河。這當然得到了羅馬皇帝的批准,但付出的代價卻很慘重:交出自己的武器,在羅馬人的統治下過著牛馬不如的生活。他們只能吃腐爛的食物,並被羅馬官員任意屠戮。


這是讓任何民族都無法忍受的。於是,不堪壓迫和羞辱的西哥特人掀起了大暴動。他們像閃電劃過山頂一樣對羅馬人發動了進攻,極其憤怒地掃蕩了色雷斯(今保加利亞一帶),並讓御駕親征的羅馬皇帝瓦倫斯兵敗身亡。


再過三十二年,他們製造了第一次羅馬浩劫。


西哥特人因禍得福。洗劫羅馬城九年後,他們在高盧南部建立了自己的王國。其他日耳曼蠻族為了躲避匈奴人的兵鋒,也前赴後繼地佔領羅馬帝國的地盤:西班牙、阿非利加、科西嘉和撒丁島、高盧、不列顛等等,可憐兮兮的西羅馬皇帝則成了日耳曼僱傭軍手中的傀儡。


最後,日耳曼僱傭軍的將領乾脆廢掉了西羅馬帝國的末代皇帝羅慕路斯·奧古斯都。西羅馬帝國滅亡,只剩下東羅馬帝國,正如中國的西晉滅亡,只剩下東晉。


西羅馬帝國滅亡是在公元476年,但此前羅馬的日子就已經很不好過。除了日耳曼蠻族的踐踏和蹂躪,匈奴人也沒有放過他們,尤其是在公元434年以後。因為在這一年,匈奴有了讓所有人都感到恐懼的領袖和統帥。[2]


這個人的名字叫阿提拉(Attila)。


他還有一個綽號:上帝之鞭。

上帝之鞭阿提拉(Attila)

阿提拉的事蹟現在是隻能看作傳奇了。據說,他身材矮胖,肩膀寬厚,鼻子扁平,一雙冷酷無情的黑眼睛深不可測,只有在看兒子的時候才露出溫柔。他的生活則儉樸得像普通牧民:住在簡陋的木屋裡,用木杯飲酒木盤吃飯,可以稱得上奢侈的只有一間石頭砌成的洗澡房。


但是沒有任何人膽敢因此而怠慢他,因為阿提拉的力量大到足以毀滅整個羅馬世界。事實上早在公元443年,他就入侵巴爾幹,兵進君士坦丁堡,逼得東羅馬皇帝納貢割地求和。到公元450年,他的胃口更大,竟要求西羅馬皇帝拿出半壁江山作為他迎娶羅馬公主的嫁妝。遭到拒絕後,阿提拉毫不客氣地闖入西羅馬,橫掃歐洲直抵奧爾良城。


東西兩羅馬,都變成了匈奴人的屠場。


沒有什麼打擊比這更具有毀滅性了。據說,上帝之鞭掃過的城市不再聽得見雞鳴狗吠。這就逼得羅馬人跟西哥特人和法蘭克人聯合起來對付他,由此爆發了公元451年的沙隆戰役。此戰雙方投入的總兵力各五十萬,想不兩敗俱傷都不可能,挽救羅馬就更不可能。


倖免於難的只有羅馬城,據說這還是由於教皇利奧一世(Pope Leo I)的苦苦哀求和重金賄賂。已經寇略了意大利北部的阿提拉退了回去,留下一片破碎的山河以供被他驅趕的日耳曼蠻族與羅馬人共享或爭奪。


這就是公元439年前後東西兩個半球的天下大勢:中國在走向統一,先是由胡人統一北方,然後由漢胡混血的隋唐統一全中國。羅馬卻在走向崩潰,替代統一大帝國的將是林立的小王國。它們都是日耳曼蠻族建立的,加快這個進程的則是亞細亞蠻族,是上帝之鞭阿提拉。


不過,上帝終於還是收回了他的鞭子。在與最後一位新娘進行了劇烈運動後,阿提拉暴斃在婚床上。死因可能是血管破裂導致的大出血,時間在公元453年。[3]


這一年,中國南朝劉宋的皇帝和太子雙雙被殺。皇帝是被太子殺的,太子則死在一位王爺的刀下。這位王爺自己當了皇帝,繼承他皇位的人則將被另一位王爺殺掉。


兩年後,汪達爾人洗劫了羅馬城。


他們融解在當地居民中,慢慢從蒙古利亞人變成了雅利安人。這個民族並非如人們想象的那樣,直接成為今天加州人民的祖先,但他們也許在那裡留下了過多後裔。


◎歐洲民族大遷徙年表


時間(公元)事件374匈奴人越過伏爾加河,引起歐洲民族大遷徙378西哥特人渡過多瑙河378鎮壓西哥特人的羅馬皇帝瓦倫斯兵敗被殺400盎格魯人,撒克遜人和朱特人入侵不列顛410西哥特人攻陷羅馬419西哥特王國建立420法蘭克人定居高盧,勃艮第人定居羅納河流域429汪達爾人進入北非439汪達爾王國建立443阿提拉兵進君士坦丁堡450阿提拉入侵高盧,抵抗奧爾良城451匈奴與羅馬和日耳曼聯軍激戰於沙隆453阿提拉卒,匈奴帝國瓦解455汪達爾人攻陷羅馬城476西羅馬帝國滅亡486法蘭克王國建立493東哥特王國建立

那麼,中國的聯邦奴又如何?


[1]本節史實和描述請參見崔連仲主編《世界通史·古代卷》,郭聖銘《世界文明史綱要》,(英)韋爾斯《世界史綱》,美國時代生活公司《全球通史》,(日)鹽野七生《羅馬人的故事》,上海辭書出版社《世界歷史辭典》。


[2]公元434年,阿提拉與其兄共同成為匈奴王。444年或445年其兄卒,阿提拉成為唯一統治者。443年,他率領匈奴人進兵君士坦丁堡。450年入侵高盧,抵達奧爾良。451年,與羅馬、西哥特和法蘭克聯軍會戰於沙隆。


[3]請參看(英)約翰·曼《上帝之鞭阿提拉》。

上帝之鞭阿提拉(Attila)

阿提拉(406-453)死後,帝國很快分裂,但他的生平被演繹成各種傳奇故事。德國史詩《尼伯龍根之歌》中的匈奴國王Etzel就是以阿提拉為原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