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多“全市第一”!皆因長寧抓牢了這個“牛鼻子”

前幾天,小編的一篇報道“這張“網”摸不著,但都能管得著!”讓“長寧區城市運行管理平臺”走進大家的視野,在這個平臺上,能夠清晰地展示新冠肺炎疫情發展情況的數據、重點人員排查進度、社區防疫人員工作軌跡、集中隔離者健康狀況等信息。

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防控為例,平臺整合針對重大疾病防控的多源數據,建設了包括疫情發展動態、防疫力量儲備、9595熱線案件列表、病例時空分佈、重點人員分佈及排查量、集中隔離點分佈及觀察數量、聚集性疫情關聯分析、密切接觸者管理等模塊。該系統完善了疾控信息基礎建設,使之可以更加智慧精準地做好趨勢分析、監測預警,為市民提供更加精細化的服務和管理,這不僅使疫情防控工作實現全面可視化,同時也推動了跨部門、跨層級的聯防聯控機制落地,把閉環管理抓得更實,把防控網絡織得更牢。

2019年以來,長寧區委、區政府抓緊抓牢城市運行“一網統管”牛鼻子工作,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在“應用為要、管用為王”上下功夫,以實現好“一屏觀天下”、“一網管全城”的工作目標,積極推進長寧區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工作。2019年底,長寧實現了全市16個區第一個街鎮(園區)全部覆蓋上線試用城運系統;政務微信激活率在中心城區排名第一和日活率在全市排名第一;全市第一個試點研發、推行街鎮版“一網統管”疫情防控直觀模塊和政務微信上報人員排查信息及發熱篩查零報告,並實現全區覆蓋。

工作中,長寧始終堅持在區級層面以市住建委開發的城運系統平臺為主,與市區其他各業務系統進行對接,在街鎮(園區)層面只使用一個市住建委開發的“網格、綜合治理、市場監管、110非警情”1+3城運系統,各項線下工作始終圍繞城運系統和作為移動端唯一入口的政務微信進行流程改造適應這套系統,全程網上辦。

目前,長寧已完成區城運中心和11個街鎮園區城運中心組建,全面統一上線使用市城運系統管理平臺,2300名管理、執法、作業人員全面啟用政務微信移動辦公,初步形成了“三級平臺五級應用”的運行架構。

江蘇路街道利用“一網統管”辦結了全市首單該系統下的110非警情案件,就是其中一個典型。

按照“一網統管”的工作要求,江蘇路街道和江蘇路派出所在區委政法委、區公安分局和區城運中心指導下,於4月13日起正式啟動試行江蘇路街道轄區“110”非警務類警情分流處置機制。作為全市首批“一網統管”試點街道,街道城運中心在全市防疫工作納入一網統管平臺後,不斷推進“一網統管”的“1+3+N”應用體系建設,進一步加大“110非警情案件”分流處置工作機制等實戰應用探索力度。按照“漸次推進、成熟移交、分級流轉”的原則,街道“一網統管”城運中心平臺將部分110非警情對應熱線類別進行流轉,準確有效分流到相關責任主體,確保非警務案件得到及時推送、承接響應、分流處置,不斷提升超大型城市的治理水平。

今年,長寧開放全區各街鎮(園區)視頻“政務網”環境實時調閱權限,實現日常轄區城運平臺視頻監控巡邏全覆蓋;完成了各街鎮(園區)及區政府外重點單位華為視頻會議設備的全覆蓋更新,實現了市、區、街、居四級視屏會議聯調響應;助力疫情防控,在大屏指揮端實現了居民小區、樓宇園區、建築工地、沿街商鋪的人員排查、場地消毒、口罩預約等數據信息全量實時動態顯示。疫情期間,北新涇街道採用科大訊飛智能語音外呼系統雲端逐一進行呼叫提示,在居民口罩預約購買上大大縮減居委工作人力投入。同時採取“普遍系統外呼+重點人工聯繫、居委抽查+回放調整”模式,幫助居委幹部減負增能,智能測溫手環的採用,也為疫情防控實現了助力。

疫情期間,長寧通過監控端巡邏和網格員巡查相結合,做好961個小區出入口管控情況督查和6528個沿街商鋪復工情況的每日全覆蓋核實,減少了無序檢查跑動次數;對接疫情防控基層表單填報痛點,定製開發政務微信移動辦公模塊,實現了一次數據實時錄入、後臺系統製表打印上報,減少了基層人員的工作負擔;實行“點到人”按責歸口派單、政務微信辦結的工作模式,減少了超過1/2的各類網格部、事件問題處置時間。為此在江蘇路街道疫情防控試點推進基礎上,長寧對標公共衛生管理領域的需求,定製了全市首個區級“一網統管”疫情防控、健康管理直觀工作模塊,涵蓋疫情發展、防疫力量、熱線跟蹤、地圖軌跡、聯防聯控、人員管控、疫情分析等實時數據採集分析研判,實現了全區公共衛生領域突發事件信息“一屏觀天下”、“一網管全城”。

江蘇、華陽、天山、虹橋等街道探索的以居民區工作站為責任邊界的“基層黨建、綜合治理、網格管理”三網融合,精準匹配公安、城管、市場、市容、房辦、物業等工作人員,通過政務微信“點到人”派單處置和政務微信移動辦結,實現了日常網格案件的處置時間每單縮減50%。

不僅如此,長寧還探索配備可視化單兵監管記錄儀,依託無線移動網絡實現日常監管視頻的實時傳輸、異地指揮、移動調閱、證據留存等,如虹橋街道在境外人員接送方面,採用了城運系統新科技裝備“4G可視化單兵監管記錄儀”保障人員接送安全和居家隔離監管,實現了接送車輛的實時精準定位和對講呼叫,徹底解決了手機和微信繁瑣的溝通問題。同時,探索公安圖像網資源平臺的算力、算法新應用,試點雪亮監控信息實現暴露垃圾、共享單車、跨門營業、人群集聚等自動預警處置;探索在小區建築垃圾堆放點通過視頻監控自動讀取垃圾重量智能派單模式,與第三方公司清運車輛運能匹配關聯,力爭做到日常運能最大、運距最小、耗費最少。目前,長寧實現了全區約11000路雪亮監控全覆蓋和小區門禁、地磁、煙感、消火栓、老人手環、特殊氣體、揚塵汙染等12000個智能安防物聯感知設備的聯網監測,制定科學算力算法,實時動態監測,做好風險防範。

為助力復工復產復市,長寧研發企業“營商通”訴求上報,與城運系統“大調研”工作模塊深入融合,實現“營商通”一口受理訴求,城運中心流轉派單督促處置,城運系統後臺數據分析評估,回應企業訴求,解釋防控措施,制定扶持政策,在合力打贏疫情阻擊戰中幫助中小企業共度難關。2月1日至今,共處置“營商通”來源訴求工單981件。

猜你喜歡

長寧這個居民區的“非成套改造”有序復工,“精品小區改造”也將啟動

長寧這家“加裝電梯服務中心”正式運營了!

哪些房屋可以加裝電梯?上海如此明確……

最新!2020年長寧區學前教育階段適齡幼兒入園工作開始了!

好消息!長寧又將新建一個養老院,來看高清效果圖

記者 | 長寧區融媒體中心 趙立

編輯 | 長寧區融媒體中心 朱文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