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和珅是清朝最大的貪官。乾隆死後,嘉慶將和珅抄家賜死,所得摺合白銀8億兩,這是一個天文數字。很多人認為和珅如此受寵,是因為他善於拍馬屁,這是最大的誤解。縱觀和珅一生,乾隆如此寵信他,最根本的原因是和珅確實有能力,而且他只對乾隆一人忠誠。
外人的評價最有說服力,英國使者喬治·馬戛爾尼來大清時,和珅率代表團與他進行了多次談判。和珅給馬戛爾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日記中多次稱讚和珅是一名出色成熟的政治家。和珅有多個頭銜,他是首席大學士、領班軍機大臣,兼管吏部、戶部、刑部、理藩院、戶部三庫,還兼任翰林院掌院學士、《四庫全書》總裁官、領侍衛內大臣、步軍統領等。
能做到這樣的高度,沒有真才實學可能嗎?想都別想。和珅在整頓財政、斂財方面,是百年一出的天才,他將偌大的大清帝國財政打理的井井有條,而且通過議罪銀製度,將貪官汙吏的銀子直接搜刮到乾隆的私人小金庫,這極大地滿足了追求奢靡生活的銀子需求。
和珅年富力強,他25歲開始身兼數職,而當時的乾隆已經年過花甲。和珅政務嫻熟,博學多知,思維敏捷,才智過人,記憶力出眾,通曉漢、滿、蒙、藏多門語言。這樣的人才,放眼當時的大清帝國,也是第一流人才。
我們知道,乾隆時期大清來到了國力最巔峰時刻,但很快就逐漸開始沒落。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乾隆時期開始,大清施行越來越為嚴格的閉關鎖國政策。閉關鎖國帶來了嚴重的惡果,最終致使近代中國淪為列強魚肉的對象。
和珅如此聰明,他當然意識到閉關鎖國帶來的危害。在乾隆在位的最後20年左右,和珅已經很清楚要繼續維持龐大帝國財政的正常運轉,和洋人做生意是增加大清財政收入的最好方式。事實上,當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英國使者馬戛爾尼來大清商談通商時,和珅就意識到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他私下也建議乾隆同意通商。
要知道當時中國瓷器、茶葉、絲綢等在歐洲廣受追捧,成為貴族最喜歡的物品。馬戛爾尼代表英國向清廷提的建議有:希望開闢新的通商口岸;儘可能在靠近生產茶葉和絲綢的區域獲得一塊租界,讓英國商人能靈活經商;廢除廣州作為特別口岸的地位;簽訂雙邊條約,為英國在大清的貿易提供方便等。
然而,乾隆自詡“天朝上國”,他哪裡聽得進去這些建議,即便和珅在奏摺中提到了很多關於通商的好處。最後,乾隆給英國國王喬治三世回了一封頗為嘲諷的信,“爾國王此次齎進各物,念其誠心遠獻,特諭該管衙門收納。其實天朝德威遠被,萬國來王,種種貴重之物,梯航畢集,無所下有。爾之正使等所親見。然從不貴奇巧,並無更需爾國制辦物件。”一個改變大清乃至近代中國國運的機會,就此失去了。
參考資料:《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