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制內老油條對年輕人的忠告:辭職前先捫心自問是否具備這些條件

當今時代,體制內雖然不是金飯碗,但依然是個鐵飯碗。要想扔了這個鐵飯碗,需要勇氣魄力,更需要想好退路。倘若一時圖爽把碗扔了,等喝西北風的時候豈不追悔莫及。

第一,人脈關係硬不硬。

本人在機關混的這些年中,有個領導是縣委副書記、兼著常務副縣長,40歲不到,正當壯年,但急流勇退,在縣城和周邊縣區圍繞旅遊搞起了民宿,走到哪都是老同事、老下級,只要不違紀不違法,處處照顧,混的風生水起;有個同事是個縣直部門的副科,受不了委屈,一氣之下辭職開了個超市,處處求爺爺告奶奶,看人臉色拉生意,賺了錢反而更憋屈。還有幾個市直部門的領導,正處副處都不要了,直接去了國企拿年薪,比我們待遇翻了五六倍,而國企看重的也是他們背後的人脈。所以,沒有過硬的人脈一定要慎重,即使創業開個餐飲店,衛生檢查都能把你查死。你能深刻體會到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

第二,技術專業優不優。

前面網上曝出了中科院合肥研究院90多名科研人員集體出走,其中大多數是博士畢業,放棄事業編制,底氣何在?那是因為人家專業技術過硬,走哪都是香餑餑。而你呢,有沒有底氣憑著一紙文憑走上更高更好的崗位,體制內除了專業技術人才,其他的人是根本不具備這個條件的。社會上確實有不少比體制內工資翻個兩三倍的崗位,但是,對比穩定性、福利性、政治性,是不值得你逃離體制的,這是典型的短視行為。

第三,家庭條件好不好。

離開體制就意味著重新開始。特別是不具備人脈、不具備專業優勢,就需要再找工作,或者創業。本人有個朋友是省政府辦公廳的公務員,找了個媳婦,是一個市上的建築公司老闆的女兒,哥們毅然辭職,回市上的建築公司當起了常務副總,靠著辦公廳積攢下來的關係,也混得不錯。而你呢,辭職之後又能找到什麼工作,一時找不到工作,家庭條件能不能經得起折騰。

凡事三思而後行。社會是一個金字塔結構,體制內是如此,體制外也是如此。不要看到網上抱怨基層苦、升遷難、待遇低就打退堂鼓,圍城外邊也是一樣。

一定要相信,無論在哪裡,努力的人運氣總不會太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