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游原》和《登乐游原》哪个题目是正确的?为什么?

俩哇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问题应该指的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乐游原 / 登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这是一首久享盛名的佳作,诗歌里的乐游原是古长安近郊的一处游乐赏景的佳地,登上高处,视野开阔,南可见终南山,东可望白鹿原;近处有青龙寺慈恩寺大雁塔,在唐代这里是文人墨客常聚之地。唐代不少诗人都有登临之作。李商隐的《等乐游原》是其中名篇。但目前就文章题目来讲有不同的争议,一说应为《乐游原》,一说《登乐游原》,更有将二者同题《乐游原\\登乐游原》,我个人认为应该取《登乐游原》好些。原因如下:

一,从唐人诗歌的题材分类来看

唐代诗歌从题材上来看,大体分为咏物言志诗、登临写景诗、即事感怀诗、怀古凭吊诗、边塞征战诗。就咏物诗或写景诗的特点而言:

它要么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来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就是人们常说的寓情于景

要么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

如果这首诗为咏物诗,即写乐游原,他就应对乐游原本体作

描摹歌咏,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自己的感情;若是写景抒情诗,它也应以描写乐游原一带的自然风光为主,借以抒情。显然,这首诗的重点不在此。

二、《登乐游原》是首即事感怀诗。

这首诗写于会昌四、五年,作者去河阳退居太原,往来京师,路过乐游原写下此诗。

这首诗前两句“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叙事点题,开篇就写他的“意不适”,他的伤感情绪:傍晚时分我心情悒郁,驾着句就车登上古老的郊原。傍晚时分,抑郁难销,驱车登高。可以说,这一句就将全诗的情感基调定下,于是后两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夕阳下,景色无限美好,只可惜已接近黄昏。“无限好”虽然对夕阳下的景象热烈赞美。但“只是”二字,一方面写出作者哀伤悲凉的情绪,一方面表明诗歌的重点不是要在写景,而是为抒发心怀。无限好的景色只是对这种情绪的反衬和铺叙,只为了让这种情感更为突出。这是诗人无力挽留美好事物所发出深长的慨叹。

因此说,这首诗是一首即事感怀诗。基于此,这首诗题

取《登乐游原》是不是更好些。


一溪云水


《乐游原》和《豋乐游原》哪个题目是正确的?为什么?

(原创)《乐游原》是李商隐郊游之作。这个题目是正确的。但是,乐游原因地势较高所以用《登乐游园》也是很切合这首诗的内容的。因为“豋”是向高处行进的意思。

乐游原是当时文人墨客喜欢游玩的一个景区,这个景区由于地势较高,豋临远眺,无论是心情好与不好,都能让人产生欲诗欲赋的灵感。于是,诗人在临近傍晚的时后,豋上乐游原,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意境浑涵的《五绝》诗。

原诗是这样的:

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词语赏析:

“乐游原”,在长安东南,是在汉宣帝时建造的一座寺庙,在此可以观赏到长安城全景。由于地势较高。开阔、轩敞,所以称“原”。

“古原”,本诗指乐游原。

“向晚”,将近晚上。

“不适”,心情不好,郁闷不乐。

试译如下:

接近傍晚的时候,

因心情郁闷不乐,

我驾着一辆轻车,

豋上古寺乐游原。

放眼西边的天空,

夕阳照耀着大地,

一片美好的景象,

夕阳是那么美好,

可惜黄昏已来临。

赏析:

这首诗享有千载盛名的美誉。

乐游原千百年来都是览胜之地,游人、商贾、乃至达官贵人或消遣,或郊游,

亦或途经长安,无不登临远眺,极目天涯,特别是墨客骚人更是必豋此地,以抒发对国家的关心或抒发自已的胸怀。如唐代诗人李太白、杜甫、张祜等等都留下了宝贵的诗篇。流传千古。

诗人李商隐也不例外。李商隐一生陷于牛李党争受害,仕途一直不得志。远大的报负得不到实现,才能得不到正常发挥。目睹盛唐时期的繁华不再,晚唐的国运已经日渐衰落,战乱时发,加之自己老病贫穷,心情郁闷,豋上乐游园,写下了千古流传的名诗。

诗人首先就表明“问晚意不适,驱车豋古原”,表明了自己豋临古原时的心情是郁闷的。“向晚”点出了豋临古原的时间在傍晚, 登临的地点是古原(乐游原),而且是驱车而去。 仅仅十个字便将豋临时的心情、时间、地点、使用的交通工具交待得清清楚。

接着仰望美丽而火红的夕阳,夕阳在即将沉沒之际,仍能散发出无限的光芒,洒问大地灿烂和辉煌。此时,作者笔锋一转“只是近黄昏”。诗人想到盛唐以来的繁华和繁荣景象已经一去不复反,犹如这黄昏时的景象,即将消逝。引起了作者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只是”,转折到美好即将逝去,也如人到了垂老之年一般,青春不会再现。从国家的兴衰感叹人生苍桑,发出了“只是近黄昏”的感叹!

根据以上的赏析,尽管原标题是《乐游原》,如果用《豋乐游原》又有何不可!

浅见,望行家多多指教!


高楼避愁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我觉得应该是《乐游原》。为什么这么说,首先《李义山文集》卷一中就是《乐游原》而非《登乐游原》。

我们且看《乐游原》这首诗,玉溪生登古原,因为“意不适”去排遣,并非为了找寻感慨,登高凭吊怀古。本来闷闷不乐的一个人,当他在塬上纵览全城,无限的夕阳,洒满长安大地,着实一种惊喜,这就和登高感怀有所不同。我们也不能把“只是近黄昏”看做感伤,因为古代“只是”并没有转折之意,而是“衹是”的意思,也就是“正是”的意思。比如玉溪生另外一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所以,“只是近黄昏”并非伤感,而是对“夕阳无限好”的补充说明,最美不过夕阳红,正是时值黄昏,所以夕阳才无限好。

所以,纵观全诗,玉溪生并非为了登乐游原而去乐游原,并不是为了登临咏怀。诗中已经交代,纯粹是为了消遣才来的,但当他一目纵览之时,豁然开朗,为眼前景色所倾醉,人间美景只能以诗相付。所以,这首诗就是惊叹于乐游原的景色而写,为了写景而写景,并非抒怀。加一个登字,无心变有心,作者本意就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