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追風箏的人》你有什麼感想?

zhangyu張瑜


《追風箏的人》是美國作家卡勒德·胡賽尼的作品,它以震撼感人的故事情節、精緻細膩的人物刻畫,最終成功打動了全球讀者的內心。

作者圍繞著風箏和兩個阿富汗孩子成長的故事,詮釋了一個背叛和救贖的感人主題。一句“為你,千千萬萬遍”更是感動了全球的讀者,正所謂文化永遠沒有國界,人性永遠是相通的。

這段感情從親密到背叛再到救贖,或多或少,我們都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帶著真摯的感動,害怕失去,又不可能得到。這樣的感情,最是能撼動人心,引發人性的思考。

一段沒有前景的友誼,一個令人心碎的故事,我腦海中有兩個男孩,其中一個在感情和道德上不知何去何從,搖擺不定;另一個單純、忠誠,生性純良正直。

那是一個陰暗的冬日,哈桑和“我”追著一隻風箏,我跟著他,穿過各處街道,越過水溝,側身跑在那狹窄的街道。那時的“我”,會羨慕爸爸給哈桑的寵愛與肯定,偶爾戲弄哈桑,但在哈桑那裡,相對少有的羨慕那份“專寵”外,“我”還是找到了很多的自豪和滿足,哈桑對“我”的故事總是那麼痴迷,對“我”,除了友情,還有滿滿的敬意,這些,足以讓“我”覺得自己是高他一等的。

兒時的友情,是少了很多功利的,那時的情緒都是毫不隱藏的表現出來,喜歡了就想著單純的佔有,不喜歡了就想著絕交,這是少爺阿米爾對哈桑,而哈桑對於阿米爾,那是絕對無條件的各種好,各種相信。

但是,這個世界上的感情除了難逃時間的考驗外,距離也是一道鴻溝。少爺與僕人之間的身份算得上是階級距離,哪怕兩人擁有一半相同的血統,但不被承認,依然是僕人的兒子,依然被那些所謂的貴族瞧不起;所學事務,所受教育算得上知識文化的鴻溝,哪怕哈桑對知識再怎麼渴望,都沒有機會入學,哪怕有先天的勇敢機智,沒了後天的學習,最後也變成了“仲永”,這也將使得兩人的精神差距越來越大;家庭成員和經濟收入的差距是物質的鴻溝,哈桑、哈桑的妻子、孩子無論是在精神還是物質,在那個滿是戰爭的阿富汗,與阿米爾相比自然是相當的匱乏。

所以,就算當時沒有戰爭,兩人的友誼也是無法長久的。

朋友之間想要真正的長久,勢均力敵是很重要的,高山流水覓知音,那也算得上是音樂上的勢均力敵吧。楊絳先生與錢鍾書的愛情讓人羨慕,另一層面來說她們不僅是夫妻,還是精神上的好友,“最賢的妻,最才的女”,想來若是賢和才缺一也是不可的。

哈桑與阿米爾的友情也讓人聯想起了魯迅先生和“少年閏土”,那個戴著銀項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盡力刺去勇敢可愛少年,那時候的魯迅是“迅哥兒”,與閏土之間是一起抓鳥的兒時玩伴,他們,沒有階級地位知識懸殊的意識,只會在一起研究雪地裡如何抓得更多鳥。長大後,魯迅先生回故鄉搬家,再見閏土時,閏土已然不是兒時簡單靈動了,他有了如同他父親那般麻木的姿態,那一句“老爺”已經是讓人聽得心酸。反而是魯迅的侄子如少年的“迅哥兒”與閏土般和閏土的兒子交好。

年少的感情始終是不摻雜外物的,純粹的讓每一個長大了的人懷戀,哪怕後來阿米爾盡力的補償哈桑的孩子。

魯迅惋惜與閏土的情誼,無一例外,他們所想念的不僅僅是兒時的玩伴,還有兒時的自己。這或許才是人生的常態,一路不停的走啊,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可是大多不是歸人而是過客,匆匆之間,很多人在不經意間錯過了。離別,是人生常態,也是人生無奈,都說人人平等,到底了還是不平等,物質與精神的差距,環境與三觀的不同,不可否認,時時刻刻都在影響著我們每一個人,這些東西的差異也會使得我們不得不失去一些害怕失去的情誼。

而後在阿米爾瞭解卡拉博的生活處境後選擇在卡拉博身上救贖自己對哈桑的錯誤,這使得故事到達了高潮。

對於阿米爾來說,他對哈桑有過妒忌,有過戲弄,但是最深的還是抱歉,哪怕阿米爾對哈桑無情冷酷,哈桑還是一如既往的對他好。

多年之後,他才知道原來哈桑是他爸的私生子。當他知道哈桑碰到麻煩時,他去了,可惜遲了,哈桑和他妻子都死了,只剩下一個兒子卡拉博,還被阿塞夫害的精神失常了。於是,他把哈桑的兒子帶走了,努力的對他好,以彌補曾經所有的虧欠。

而阿米爾在救卡拉博的過程中,身上所特有的勇敢,和當年的哈桑無異,兩人一同對付阿塞夫,滿滿的都是回憶。

故事的結尾,阿米爾為卡拉博撿風箏,阿米爾一次自我的救贖獲得了成功。而文章的讀者些呢?心中或許都想著自己的哈桑或阿米爾。


五秒魚


《追風箏的人》是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塞尼的第一部作品,小說講述了兩個阿富汗少年關於友誼、親情、背叛、救贖的故事,小說不僅表達了對戰爭的控訴,還對阿富汗種族問題和宗教問題有深刻的反映。作者將自己的個人經歷與經驗交織在小說作品中,情感真實細膩,構思巧妙,高潮一個接著一個,而且每一個高潮到來之前都會有不易察覺的隱喻,小說情節連接得很緊湊。

之所以看這本書,是因為它的名字吸引了我,我們都知道“放風箏”,風箏還需要去追麼?抱著好奇的態度我看了這本書,原來追風箏是阿富汗人的一種習俗,尤其孩子們特別愛玩的,如果贏得了勝利,那將會無比榮耀。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對阿富汗這個陌生的名字有了認識,也瞭解了一些他們的生活和悲慘的遭遇。這本書給我帶來了很大的震撼和對人性的感悟,也不禁自我反思。

12歲的阿富汗富家少爺阿米爾與僕人的兒子哈桑親密的友誼為貫穿全書的脈絡,小說溫情而又殘酷,作者用細膩平淡的文字勾勒出家庭與友誼、背叛與救贖,它不僅僅展示了一個人的心靈成長史,也展示了一個民族的靈魂史,一個國家的苦難史。這部小說凝聚著人性,蘊含著阿富汗民族的靈魂,正是因為這本書,讓世界瞭解了一個遭受戰火蹂躪的、不被外人所瞭解的阿富汗民族,這才是文學的魅力,也是文學中的藝術魅力。正所謂,民族的是世界的,更是經典的。

我想這本書之所以這麼受歡迎的

原因大概是它反映的也是現實生活中的人性的救贖,人們人格的趨於完整。“風箏”極具象徵意義,可以代表親情、友情、愛情,亦或是正直、善良、勇敢、誠實。從表面上看,“追風箏的人”指的是哈桑,他是追風箏的高手,不用抬頭看總能找到落下的風箏,但實際上卻是阿米爾追逐正直、善良、勇敢、忠誠的風箏,是他人格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只有追到了,他才能成為健全的人,成為他自我滿意的阿米爾。在小說的結尾,他是幸運的,因為他追到了,他將如哈桑對他那般守護著他的侄子―索拉博,拯救了自我封閉的索拉博。

“為你,千千萬萬遍。”這句話,感動了無數人。這是一個小男孩的承諾。哈桑對阿米爾的忠誠從始至終,從未改變。他們兩個是喝著同樣奶水長大的,也是同父異母的兄弟,在同一個屋簷下,阿米爾說出的第一個字是“爸爸”,而哈桑說的是“阿米爾”,這意味著他將阿米爾當作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或許從那一刻開始,阿米爾對於哈桑就如同“媽媽”,正如阿米爾對父親的感情。“哈桑從未拒絕我任何事情”,在阿米爾慫恿哈桑惡作劇的時候,即使哈桑從無此想法,但還是會那樣做,而且從不告發阿米爾,他心甘情願為阿米爾做任何事情,甚至為了實現阿米爾的願望—拿到那個最後的風箏犧牲了自己的尊嚴,這需要多大的忠誠與勇氣呢?何況還是一個孩子。哈桑一生都在為阿米爾犧牲,哪怕最後他仍誓死守護他們的家,從他的身上體現出一個孩子到一個男人不變的忠誠,他完成了自己的承諾。

這是我不禁想起了“誠信”這個在當今社會比較敏感的話題。我想小說描寫了一種最為誠摯的情感,而且它讓你相信有些東西依然存在,在這個鮮有人相信承諾的時代,讓我們再次看到承諾背後那些美麗複雜的情感。小說的最後,阿米爾找到索拉博,並要帶他回美國,他曾向索拉博承諾他永遠不會將他送到孤兒院這些地方,但因為辦理簽證的困難他食言了。阿米爾低估了孤兒院對索拉博造成的陰影有多大,他不懂索拉博的恐懼,他甚至沒有意識到承諾的重量。他的行為讓索拉博在浴室裡割腕自殺,雖然被救,但也自我封閉了。信任這個東西,一旦失去了,就很難再找回來了。一直到阿米爾與索拉博一起放風箏的時候,那感覺像是回到了1975年的冬日,他迎來了索拉博的微笑,一切都將好起來。這次換他說“為你,千千萬萬遍。”一如當初的哈桑,他會永遠忠於索拉博,完成了自我的救贖。

阿米爾,這個年少無知的孩子裡潛意識裡是存在著等級觀念和宗教種族觀念的,不然在他看到哈桑受到凌辱的時候他不會說“他只是個哈扎拉人”。我想他對哈桑的感情是矛盾的、複雜的,既有著朋友間的親密,也有著主僕間的疏離。他對哈桑的忠誠輸給了對阿塞夫的恐懼,他的正直輸給了對完整父愛的自私,他選擇逃避,這是個錯誤的選擇,同時也背上了自己背叛哈桑的罪名,讓他無法面對哈桑,陷入深深的愧疚與自責中。我們以為時間可以遺忘,但往事會自行爬上來。在他解救索拉博的過程中,他不知不覺中學到了哈桑的勇敢與忠誠,不是每個人都有那份勇氣,即使“那有再次成為好人的路”,在他被阿塞夫打得皮無完膚的時候,他笑了,笑起來很痛,但卻是自1975年冬天以來他第一次感到心安理得,他的心病終於痊癒了,他得到了救贖。這都來自於愛的力量。三毛在《這種家庭生活》裡寫過這樣一句話:“愛是恆久忍耐而又有恩慈。”正因為如此愛才彌足珍貴與偉大,它能讓一個人的心靈變得純淨而美好。

反觀現在的社會,有多少人看到摔倒的老人視而不見,有多少人看到別人深處苦難卻袖手旁觀,有多少人為了利益而造假,有多少人會受到心靈的鞭撻,有多少人會為自己的懦弱和謊言贖罪呢?我們往往會忽略這些,甚至會有點心安理得,得過且過。“人之初,性本善。”我相信每個人剛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都是善良的,但外界的種種或多或少地影響著我們的人格。我們很難去承認,很難去面對真實的自己,甚至用華麗的謊言來說服自己欺騙別人。每個人都曾因害怕而說謊,因懦弱而逃避責任,因年少無知而犯錯,我想成長的艱難與痛苦就是直面自己內心灰暗厭惡的一面,正視它,克服它,戰勝它,這需要很大的勇氣與堅強。一個人要經歷多少苦難與來自良心的折磨才能慢慢磨去稜角,丟掉自私,學會平靜地接受遺憾,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我想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一隻要追逐的風箏,追逐的過程也是我們成長的過程,無論它意味著什麼,讓我們勇敢去追。其中意義,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如果每個人都能如結尾處阿米爾那般,那麼這個社會也將會是充滿人性的,和諧美好的。


格物書畫


這是一本關於自我救贖的鉅著,我們驚歎於主人翁關於勇敢的詮釋,也可以瞥見阿富汗悲慘境遇的冰山一角。

身為一個老師,我承認我被震撼了,也懷著感恩的心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對比之下,我們是幸運的。幸運的是我們身在一個沒有戰亂的國度,或者說避免了戰亂的經歷。

其實我一直懷疑“感同身受”這個詞的發端,因為我總覺得人很難去體會他沒有經歷的事情,或者即使能理解,也很難再現。

但是這本書改變了我關於這點的認知,作家都是敏感的,並且異常敏銳的,他總能深入人物的內心、骨髓中去,從人物的過往中找情感的安放處、移情性的理解、甚至用文筆再現、還原。

索拉博經歷塔利班摧殘後的反覆洗浴、害怕去撫卹院、在異鄉勇敢的尋找禱告寺、對移民美國害怕卻期待的複雜情感、失望後的勇敢、十年的自閉,書中都通過恰如其分的語言予以詮釋,或者說再現。讓我們似乎親眼看到了索拉博的悲慘境遇以及恐怖政權下所有阿富汗孩童驚恐的面容,甚至好似我們也經歷了阿富汗的戰亂時代。

作家的敏銳還表現在他的包容和辯證,一本好著作,人物形象都是飽滿的,非黑即白既不符合人性,也不符合邏輯。

主人翁的人格是多面的,書中前半部分多維度、多側面展現了其人性的懦弱,從對哈桑的戲弄日常到哈桑遭遇凌辱時的冷漠甚至最後對哈桑的背叛和陷害,我們痛恨他,甚至口誅筆伐。

但是當他再次踏上故土,回到那條重回好人之路,阿米爾的自我救贖開始,我們對他的印象開始改觀。尤其是當他為了帶走索拉博和阿瑟夫決鬥,我們原諒了他,甚至敬佩他,更甚至不敢相信他曾是一個懦夫。

在美國,當風箏飛起,阿米爾再次演繹阿富汗人鬥風箏的傳統,口中重複著哈桑曾經無數次的話語:“為你,千千萬萬遍”,到這裡,讀者都釋懷了,原諒他曾經因為懦弱對哈桑做的一切,留下的是對阿富汗那段慘絕人寰的經歷的同情以及對珍惜捍衛當下和平的堅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