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初”綻!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北方中心落成

2020-04-24 14:27

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24日訊

(通訊員 陳晴)“荷花”是濟南市花,以清雅的君子之風點綴著美麗泉城。在濟南西部的黃河沿岸,荷花形外觀的單體建築銀光閃閃,格外顯眼。這座由中建五局承建的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北方中心3號機房樓,猶如一朵正含苞待放“荷花”,將存儲山東、河北等6個省份約6億人口的健康醫療數據,打造為世界級、國內最先進的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今天,中建五局山東公司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北方中心迎接初驗。未來,以“大數據科研創新”“醫藥器械大數據應用創新”“保險金融大數據應用創新”“互聯網醫院”“智慧康養生活”等為N個組團的產業園區將在這裡彙集,實現集政、產、學、研、用一體化的大數據全產業鏈生態體系。

“淤泥中拔節生長”

項目建設的首個難題是要解決“荷花”如何在“淤泥”中生長。項目位於黃河衝擊平原,距離黃河只有不到1公里,基坑開挖不到1米即可見到地下水,為儲存多餘積水的坑中坑更是深挖至13米。項目團隊戲稱:在泥坑中“種荷花”。

基坑開挖階段,坑底及側壁便出現湧水現象,基坑及9個坑中坑坑壁出現了坍塌現象,項目管理人員第一時間全部到達一線,結合此前多次技術研討結果,迅速決策,摒棄傳統的降水井排水方法,決定採用鋼管支撐及沙袋護壁的方式“疏堵並行”。最終有效解決了12個坑中坑開挖難題,僅用10天完成最深到12米基坑開挖。自土方開挖開始至基坑降水結束,共降排水35萬方,為整個項目施工建設築牢根基。

破解高空大懸挑施工難題

“相較於普通住宅不超3米的層高,大數據中心的平均層高達6.4米,樓體荷載力高達兩噸每平方米,相當於每平米需要承載一頭大象的重量。”項目經理郭克來介紹說。

超高的層高,意味著需要採用超標準、超常規的建設工藝。項目團隊7次召開轉進論證會,邀請30位專家現場研討,經過多次討論、計算、論證、再計算、荷載試壓的反覆求證,採用高空三角型鋼支撐系統技術,順利破解高空大懸挑混凝土骨架施工難題,且該施工工藝獲得了山東省省級工程建設工法。

在4.4萬平方米的單體中,建設者裝設了435根達長45米樁基,且全部為高支模建設,最小的梁高達0.9米,最厚的梁高達1.8米,可與成人比肩,總架體長度可支設1.8公里的高架橋。

新技術刷新建設速度

主體建築的“荷花”造型,由超長、超重的懸挑構鑄造完成。一系列新技術、新材料的應用助力大數據中心徇爛綻放。

荷花造型的外幕牆需要呈現出荷葉邊的曲面與弧度,項目採用施工盤扣支撐體系,搭設可固定不規則尺寸支架的環形架,以“高度靈活”應對截面的變化複雜,參與施工的人員減少了三分之二,工期則縮短四分之一;在安裝框柱的過程中,利用方圓扣加固體系,僅需兩人就可完成操作,建造除牆體光滑,極大增加觀感質量;在分隔牆的施工過程中,選用了精度高、承載力好的AAC輕質隔牆板材等材料,提高裝配式技術應用,速度提高40%,裝配率達55%;使用角鋼支撐代替傳統鋼筋支撐,把獨自承重的厚重鋼筋變為“集體作戰”,增大了受力面積,在節約用量的同時保證筏板鋼筋支撐的安全性。

最終,項目部30天完成25000米樁基施工,2天完成10000方混凝土澆築,120天完成主體建設,90天完成裝飾施工,45天完成幕牆鋁板安裝,365天完成土建工程。

一串數字的背後,是一支默默付出的團隊。離家僅十公里卻常“過家門而不入”的項目經理郭克來,為加快工期建設推遲婚期的項目總工任衛國、習慣於披星戴月的商務經理馬彩雲……這支平均年齡只有27週歲的項目團隊,始終不失穩重、執著與信心,在砥礪前行中打磨著中建品牌。300多個日日夜夜裡,中建五局山東公司秉承快速優質建造理念,發揚“以信為本”的企業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做優做強城市大腦,確保了工程高質量完成。

閱讀全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