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不投“醫療+AI”項目?

AI技術正在切切實實地改變著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不少創業者也將醫療場景作為AI商業化落地的絕佳試驗田。但在謹慎的投資機構眼中,醫療行業的特殊性質與國情差異讓“醫療+AI”或“AI+醫療”只是看上去很美。凱風創投合夥人文綱表示,看好醫療AI的前景,但該賽道的成熟期至少需要十年。

以下是文綱自述。

我為什麼不投“醫療+AI”項目?

凱風創投主要關注天使輪項目,每年會看大量項目,但出手比較謹慎,成立十年來只投了94個項目,每年不會超過10家,但成功率很高,已上市8家,近兩三年還會有10家左右上市。作為定位早期階段的專業投資機構,凱風創投很少關注近一兩年內的投資熱點,而更多地關注未來七到十年內行業發展的趨勢。

我是臨床背景出身,醫生都有兩個特點:一是謹慎,因為如果看錯病,責任很大;二是古典,面對諸如區塊鏈這類有可能迅速爆炸成長起來的機會,敏感性和參與的勇氣都不太足。

醫療行業希望AI來解決什麼?

當下對於醫療AI來說是一個比較好的時機。我把“醫療”放在“AI”前面,是感覺AI在醫療領域落地有一定的特殊性。

中國現在老人群體增長非常快,且老齡化問題非常嚴重。老人群體的一大特點是醫療需求非常多。三十年前我們身體出現問題可以忍著病痛不去看醫生,現在我們的收入增加,對生活質量的要求更高,醫療需求的量和質都在提升。但醫生的培養速度很慢,培養週期與培養質量都趕不上老人群體及其醫療需求的增長速度。

中國被誤診人數非常龐大,尤其是在基層,我們經常看到有人拎著301醫院的膠片袋子到協和去找醫生再看一眼,袋子不好保存,效率非常低。造成這種現象的最根本原因還是好的醫療資源稀缺。中國理論上有300萬名醫生,如果讓他們到美國考醫生執照,不考慮語言因素的話,300萬名醫生中能拿到美國醫生執照的應該不足10萬人。所以需求的增加加上醫療資源的供給不足,造成客觀上行業對醫療AI有比較大的需求。

國家和行業越來越重視科技,AI則是整個科技版圖裡比較重要的一個模塊。AI技術成熟度越來越高,底層技術發展越來越快。幾乎所有醫療領域都有AI公司參與,頭部企業技術水平差不多,都很不錯。

資本也關注到AI技術帶來的機會,從財務投資人到產業投資人再到戰略投資人,都在紛紛參與。截至2018年6月,中國共有89家醫療人工智能創業企業獲得投資,總金額約 219.38億元。其中,僅2018年上半年度就發生18起投融資事件,其中8起融資超過億元。

作為醫療行業的投資人,我們希望AI能夠協助解決醫療行業的實際問題,比如說基層誤診率、行業效率和資源分配等,但這取決於AI行業的技術成熟度。

2013年時,我曾經問一家企業當時某項AI識別的準確性,對方回答:準確性是87%。我後來一直在跟蹤這家企業,2016年時又問其同一問題,對方回答:準確性已經提升到89%。技術確實在成長,但成長速度並沒有我想象的那麼快。假如現在基於這89%的準確性推出一款產品,我相信北京比較好的醫院是不敢用的。

一些研究機構預測醫療影像成熟期需要五至十年,但即便是技術上成熟了,在實際落地時還會遇到倫理上的障礙以及商業邏輯上是否能行得通等問題,醫療領域尤其在意倫理問題。

AI產品想要在醫院落地,需要院長拍板。對於院長來說,如果是通過傳統方式看片子,出現醫生誤診現象,患者會找當事醫生或科室主任理論,而院長則和糾紛沒有直接關係,甚至還可以和患者進行友好交流;但假如是通過AI機器看片出現問題,患者不會找生產機器的廠家去鬧,而是直接找拍板購買這款機器的院長追究責任。

即便產品在醫院落地了,也會出現產品扎堆與迭代緩慢等問題。肺結節篩查是目前大部分AI影像公司集中的一個領域,同質化現象嚴重。雖然AI能幫助找出結節,但在進一步的良惡性判斷與報告意見出具方面,AI尚不能給出結論。一個三甲醫院可能同時按照10餘家AI公司的產品,但經常使用的也就一兩家,其他家產品由於沒有醫生反饋來進行優化,產品迭代緩慢,出現躺在醫院“吃灰”的情況。

“能進入醫院”與“產品在醫院被使用”是兩碼事,“廠家把產品提供給醫院使用”與“醫院花錢使用廠家的產品”,也是兩碼事。

總體看,醫療行業對AI是有需要的,但基於醫療行業的保守性、中國文化的獨特性、AI當前的成熟度以及醫療AI企業的競爭格局,行業前景並不只有光明和美好。

醫療AI未來的三種可能

醫療AI行業未來會形成何種格局?有三種可能:

·第一種是贏家通吃,類似於百度搜索那樣,除非政策壁壘放開,否則大家很難用其他的。

·第二種是一超多強,類似於京東一枝獨秀,其他垂直電商也湊合活著。

·第三種是遍地開花,類似於CRO(臨床試驗)公司,市面上CRO公司有上千家,而泰格作為一家上市了五六年的CRO公司,其市場整體佔有率仍不到10%。

對於投資人來說,如果某個行業處於遍地開花的狀態,絕大多數投資方就賺不到錢。這也是我們現在沒有出手投資類似項目的原因,因為還沒有想明白。

雖然沒有投,但我們也通過觀察得出了一些階段性結論。

首先,醫療AI應用前景及社會價值完全沒有問題,但商業價值有待驗證。十年或者更長一段時間之後,放射科或內科醫生的許多工作一定會被機器替代,甚至在可以預見的三五十年之後,外科醫生的工作也會被替代。到了那個時候,大那家就不用去醫院就診了,在家裡拿部手機就可以看病。但這個過程中,商業企業提供的AI到底能實現多大的商業價值,不好判斷。

其次,要想成功的AI企業要符合中國國情。中國和美國等發達國家醫療行業非常不一樣,2013年和2014年互聯網醫療在美國比較火,很多美國互聯網醫療到中國落地,融資情況也不錯,但最後發展比較困難,因為中美國情與醫療文化完全不一樣。

給醫療AI創業者的忠告

醫療AI領域的創業機會在哪裡?公司首先得是一家醫療公司而非AI公司,能夠為醫療鏈條提供真實的價值,專注於醫療業務,通過AI解決醫療問題,且先從解決小問題開始。醫療領域各科室就像隔行如隔山,每個科室都有獨有的特徵,不要想著一開始就把所有問題都解決掉,不現實。

醫療影像和病症直接有明確的關聯性,只不過數據與結果之間的關係與路徑還沒有完全明確,這些事情人力可以做,只不過做起來比較耗費精力,就完全可以讓AI去幹,替我們把中間的規律找出來。

AI是種好技術,但創業公司的AI技術團隊不一定需要完全自建,可以通過利用外部工具來實現,且工具付費方一定不是醫生,也不是患者,究竟是不是醫院?我還沒有想清楚,有可能是藥廠,藥廠付費的趨勢還是不錯的。

美國醫生可以花500美元,為自己使用的掛號軟件付費,但這件事在中國沒有實現的可能。在中國,花上14塊錢就可以掛到一個國家級專家的號,所以,如果通過機器來提供替代醫生的服務,定價高不到哪裡去。

中國醫生的勞務價值不高。2005年,做一臺胰十二指腸聯合切除手術需要七八個人,其中包括四名醫生、兩名護士和一名麻醉大夫,整個手術做下來需要四到五個小時(這還是水平高的,水平一般的耗費的時間更長,做到半夜的都有),勞動含量如此密集的一臺手術,付給這些人的酬勞一共是700塊錢。到今天這個價格仍然沒有大的改變。所以患者很難為醫療AI產品買單。醫院付費能力是有的,只不過目前醫療AI軟件都想進入醫院,同質化惡性競爭很多,風氣不好。

文綱,北大生科院1995級、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臨床醫學碩士。目前為凱風創投合夥人,主要負責北京區域業務和醫療健康領域的投資。曾在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賽諾菲、默克製藥、好大夫在線等國際國內著名企業任職,也有互聯網創業經歷,對臨床醫療和藥物研發、醫藥流通、互聯網醫療領域有一些瞭解和思考。主要投資數字醫療、醫療服務、醫療器械等方向的早期企業。擁有20年以上臨床醫學、醫學研究、醫藥營銷、創業和風險投資經驗。主導代表案例為太美醫療科技(藥品研發雲平臺)、臻和科技(腫瘤基因檢測)、方寸醫生(慢病管理)、鄰家好醫(社區連鎖醫療)、華科精準(腦外科醫療器械)等,部分項目經過多輪融資,估值最高100倍的增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