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裁員,他加薪,是老闆眼拙還是我本該如此

導語:想要工作加薪快,就要做領導眼裡”好用“的人

我朋友過來跟我哭訴,說她被公司辭退了,她搞不明白,論業績她前幾名,論公司人緣她也很好,她哪裡都好,為什麼被辭退的卻是她?


我安慰她,在疫情期間哪個公司都有難言之隱。我們一起探討,為什麼看似哪裡都優秀的她,卻被辭退了。

我被裁員,他加薪,是老闆眼拙還是我本該如此


原來朋友在公司表現都非常優秀,領導看在眼裡打算重用她,之後交付了一件臨時性工作。朋友覺得這事情跟她本職工作無關,而且也覺得自己沒能力勝任便拒絕了。卻不知道在領導的心裡,朋友的印象被大打折扣。

而且有時公司有急事需要她出力一下,她總是態度僵硬急忙拒絕,覺得活太多都要加班了還給她那麼多工作感覺很委屈,久而久之,公司覺得她不是能同舟共濟的人。

正好疫情來襲,各大公司紛紛裁員自保,果斷的把她裁掉了。


我們深度分析下來,其實像我朋友這類的人,被裁員真的一點不冤。

那麼什麼樣的人能更得領導青眼?在這場裁員風波中能躲過一劫呢?

一、領導更喜歡“能用”的還是“好用的”

日本財經雜誌《President》曾提出:在新經濟時代,企業內當紅的專業經理人的一項特質就是”好用“。

在每個組織中,每個人都有明確的職位和崗位,但絕不代表每個人只需做一件事。必要的時候,工作上的彈性調度是必然會發生的,願意配合公司彈性調整,出任艱難任務的人,通常都是公司願意積極培養的人。

我的朋友在自己毫無察覺間,以為做好業績,守好本分就能得到領導的刮目相看,自掃門前雪,不以公司需要為己任其實也犯了職場大忌。

領導並不喜歡這種“能用”之人,而是偏向於“好用”之人。

我被裁員,他加薪,是老闆眼拙還是我本該如此


2018年,我認識了一位做內容電商的朋友,姓周,35歲單身女性,在異地工作。很多人看到她她這個年紀,沒婚姻沒孩子,還背井離鄉上班,日子肯定不好過吧。

結果大錯特錯,她不僅有自己的小公司,而且還是背靠大樹好乘涼,她的職場就是一部女性勵志史,現今的事業是她一步一步不斷拼搏得來。

沒有誰的成功是一步到位,如今的收穫她是如何做到的呢?


1、忠誠第一,一心為公司


她一畢業就加入了一家文化公司,一做就是10年。

公司最初是做廣告傳媒,她最初只拿著1800元的工資,在杭州定居下來。一開始只是報著換工作太麻煩了的想法,一做就是3年。3年間被公司逐漸重用,不斷地磨礪和鍛鍊自己,從最初的小職員做到了小主管。

我被裁員,他加薪,是老闆眼拙還是我本該如此


後來從小主管又上升到大主管,性格也從一開始的悶油瓶變得八面玲瓏,從大老闆到小職員,都對她非常信服。

在工作第7年的時候,老闆覺得經理崗位已經無法體現她的能力,於是總公司出資鼓勵她建立子公司,她搖身一變,從打工者成為老闆。

現在互聯網行業一年的離職率是33.3%,誰又能真的在一個公司做10年呢?周女士的堅持不僅讓自己的行業積累越來越深,還讓老闆越來越重視她。對公司她充滿感激,公司對她也是滿滿信任。

2. 專業過硬,不可被替代


在公司的最初7年,周女士都是做傳媒廣告策劃方面的工作,不懂就問不會就學,隨著互聯網發展,公司的業務也在不斷變化,從單純的廣告諮詢業務,發展到與電視臺合作,再從傳統電臺欄目做到新媒體內容電商。

我被裁員,他加薪,是老闆眼拙還是我本該如此


從之前1800元的小員工,到現在年收益3000萬的電商老闆,她踩過不少坑。剛開始獨立做項目時,許多方面都需要處理,但是人手不夠,也給不了高薪,再加上當時正好是傳統媒體到新媒體的轉變,第一次創業失敗了,但是她重整旗鼓分析市場,開始做起了內容電商。

她憑著過硬的專業能力,把小團隊建成小公司,每一個人都是她耐心培養成長,從小公司建立之初一個一個的篩選入公司,從最初只找內容小編,到不斷髮展,客服、社群運營、設計美工、多渠道運營。從最初的2個人到現在的20個人,滿滿當當她還想著換個大點的辦公室。

現在很多年輕人一提到超出自己本職之外的工作內容,就說我不會我不行。但是我們的工作就是為了賺錢,讓自己專業更多樣,才能讓自己更值錢。

3. 善於協調,同事能和睦

在周老闆發展公司的過程中,總要面臨許多問題,例如客服做事不專心,她並沒有用老闆的身份壓制客服們,而是把流程梳理,與運營總監開會協商,如何有效提高客服的工作積極性。

她總能和員工打成一片,如果有2位員工意見相左起了爭執,也會幫著梳理協調。

我被裁員,他加薪,是老闆眼拙還是我本該如此

後期內容電商矩陣逐步成型,要做的事情越來越多,談供貨商,談節目合作,每天都在外奔波。對她來說,坐在格子間裡的朝九晚五不是她的安穩,只有走南闖北的整合資源,能讓她看到自己的價值。

她並不以老闆的身份與同事相處,更像是平級,有意見就聽,有問題就改。現在的核心成員,也像她當初一樣忠誠的服務於這家公司。

4. 敢作敢當,靠譜才放心


雖然說背靠大樹好乘涼,但是周女士並沒有獨自自滿。公司第一年有了好的收益,她想著如何能更好的拓展業務,讓第二年也有好收益。

結果之前合作的欄目即將到期,內容的風格也不適合公眾號的定位,導致用戶轉化降低許多。她親身與電視臺洽談1周,擬定欄目改革問題,滿足能提供的條件。

我被裁員,他加薪,是老闆眼拙還是我本該如此

最後欄目改革,從日播改為周播,插入自有產品提升轉化,當月收益比以往提高了20%。

雖然有時工作壓力超出身體負荷,但是她覺得,總公司對自己的看中,就是自己最大的動力。


我們要做“好用”但不隨意被人用的人

每一位領導都希望職工對公司忠誠不二,赴湯蹈火,器重厲害的人就想著能者多勞。但有時,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領導交付的任務,不是哪件都要接的。

上面分享了周女士從員工逆襲成老闆的故事,很多人會覺得,我就是小員工呀,我沒那麼大的本事,老闆給我安排任務我就要做,沒得拒絕沒得挑,那我還有專業發展可言麼?不會成為打雜的麼?

其實,”好用“≠”都能用“,在領導分配給我們任務時,我們還是要仔細篩選。

我被裁員,他加薪,是老闆眼拙還是我本該如此


著重專業性,瑣事別隨意接

我有一位親戚是做設計的,最初他找工作是為了能夠通過UI設計月入過萬,結果選擇了一家發展有侷限的公司。公司與政府合作,雖然公司規模無法變大,但是來的業務卻很多。一開始他做手機的界面設計做了好幾套,就等著上線讓自己越來越值錢。

但是業務不是固定的,有時忙的要死有時閒的要死。在空閒的時候,領導交付了一項與他本職工作無關的任務,這項任務其實應該由行政完成,甚至只需半小時就可以搞定。但是因為其中一部分涉及到圖片處理,就轉手交給他。

我被裁員,他加薪,是老闆眼拙還是我本該如此


本來他覺這也沒啥問題,結果事情一發不可收。即使在週末,在深夜,在過節,只要公司要求他處理圖片,他就要到崗,而且還經常被挑剔圖片處理的不夠好,數量多內容也沒啥技巧,對他的專業發展一點幫助都沒有。

他總是抱怨,這事情做的沒意義,但是又不捨得離開。雖然他的忠誠度很高,但是自己的專業在淡化,每年就拿著那份死工資,今年年會,甚至連200元都沒有拿到。

分場合看時機,公私要分明

曾今有位朋友,在社群裡認識的,他是個運營新手,想要通過學習提升自己,所以一開始學的很積極。後來沒過2周,群裡也少了蹤影,偶爾的冒個泡也是滿滿的抱怨。

他說他對運營這個崗位好失望,覺得以後就是打雜的。為什麼他有這樣的想法呢?

因為他的領導什麼事情都讓他幹,本來就是初創小公司,人少活碎,他又是剛入職場的小新人,不找他幹活找誰呀?複印資料,打電話聯繫客戶,寫文編詞等等哪怕非他崗位領域的工作都會讓他去做,就差沒讓端茶倒水了。

我被裁員,他加薪,是老闆眼拙還是我本該如此


他也不敢拒絕,每天都加班到很晚,拖著一身疲憊回家,更加沒有心思學習新知識。一天下來又忙又無力,總覺得自己活得沒價值。


總結:

在疫情的特殊時期,”好用“的人是多麼的珍貴。21世界的人才,是”公司的人才“。

”公司的人才“要態度開放,不自我設限,要專長多樣化,要學習能力強,要可塑性強,願意挑戰新事物,也願意以公司的需要為己任。

他們總是本著”我是革命的一塊磚,哪裡需要往哪搬“的心態,讓自己從單技能人員變成多能力人才。

看似是為公司做牛做馬,實際上是自己默默增值。不再只顧著一個蘿蔔一個坑的職位,更注重自己是不是能玩轉公司的重要部門,工作對他們來說不只是金錢的回報,認真負責每一項任務都能成為自己的高光時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