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剛、陳凱歌、張藝謀集體入局網劇 資源融合還是營銷手段?

5月中旬,愛奇藝世界大會上,多位電影導演宣佈入局網劇,其中包括韓三平、周星馳、趙薇、徐靜蕾、馮小剛、陳凱歌等。時隔不到一週後的5月24日,歡喜傳媒發佈公告稱,張藝謀也將進軍網劇。

電影導演入局網劇是什麼原因?入局網劇後,電影導演又能帶來期望中的高質量網劇嗎?近日,成都商報記者採訪了國內多位電影導演、網劇製片人、網劇導演和製片方,在採訪中,一部分觀點認為,電影導演的拍攝理念、創意和對畫面的要求必將提升網劇的品質;另一種觀點則認為,中國電影講故事的能力本身就還需要提升,搶電影導演拍網劇,和搶IP、搶流量演員本質一樣,更多的還是體現在營銷價值上。

馮小剛、陳凱歌、張藝謀集體入局網劇 資源融合還是營銷手段?

機會

入局網劇電影導演不斷擴充 網劇產業會比電影大?

從韓三平的《無證之罪》到周星馳的《西遊降魔篇》,馮小剛的《戰王朝》到徐靜蕾的《同學兩億歲》,再到陳凱歌的《外八行》……從去年至今,跨界網劇的電影人越來越多、不斷擴充。5月24日下午,歡喜傳媒發佈公告稱,與唯臻(該公司對張藝謀執導的影視作品有獨家投資權)簽訂合作協議,合約規定,歡喜傳媒將有權獨家投資張藝謀執導的三部網劇。也就是說,一直拍電影的老謀子也要參與網劇的拍攝,將貨真價實當網劇導演。

在不久前的愛奇藝世界大會上,韓三平、於冬、馮小剛、陳可辛、唐季禮、趙薇等電影界知名導演、製片人悉數亮相,紛紛表示將投身其中開始做網劇。作為國內電影界的元老,“三爺”韓三平是最早一批擁抱網劇的電影人。早在去年監製了《無證之罪》,獲得了豆瓣8.2的高分,今年還將再度監製網劇《原生之罪》、《誰都渴望遇見你》。於是,韓三平投身網劇,並斷言網劇產業會比電影更大,“網劇、電視劇對我們中國的從業者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機會。”

成績

全網超1.8億付費用戶 資本和市場前景龐大

吸引如此多重磅電影導演進入網劇市場的原因是什麼?毫無疑問是龐大的資本和市場前景。一方面,背靠BAT的三大網站財大氣粗,如周星馳的IP《西遊降魔傳》和《美人魚》改編成網劇,僅版權就賣出7億人民幣。而為了簽下張藝謀拍網劇,歡喜傳媒開出1.5億股股份+1億元人民幣創作資金的優厚條件。

另一方面,是龐大的互聯網用戶數量。根據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去年底公佈的《2017年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顯示,2017年網絡視頻用戶規模達到5.65億人。

看視頻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娛樂的一部分,用戶的付費意識也逐漸形成。今年3月17日,愛奇藝在招股書中公佈,截至2018年2月底,愛奇藝付費會員規模達6010萬。一天後,騰訊視頻也宣佈截至2月28日,其付費會員數已達6259萬。也就是說,光愛奇藝、騰訊兩大視頻網站的付費會員已經突破1.2億,加上優酷以及樂視、搜狐、芒果TV等,保守估計,全網總付費會員數已經超過1.8億。

觀望

入局網劇大多是監製 資源融合將帶來新生機

成都商報記者粗略統計發現,已經有超過20位電影導演入局網劇,包括韓三平、張藝謀、陳凱歌、馮小剛、周星馳、王家衛、陳可辛、陸川、趙薇、徐靜蕾等。但大部分都是擔任監製,而非親自上陣“導演”。

在成都商報記者採訪中,不少網劇製作表示,網劇的拍攝進度非常趕,大導演們一方面不願意花這個時間和精力,另一方面又很難適應這樣緊張的節奏,因此會選擇更輕鬆一點的“監製”角色。

“大部分電影導演還在觀望,畢竟對他們來說,網劇還是一種新生事物。”著名製片人、影評人譚飛說。在譚飛看來,現在網劇也成了主流,網絡觀眾可能比電視電影觀眾規模都要大。“電影導演的入局肯定對網劇是積極作用,必定將大大提升網劇的質感。”

骨朵傳媒CEO王蓓蓓告訴成都商報記者,中國電影行業的大導演是有想法、有大膽開拓精神,同時也是擁有最多資源的人,這些資源也會為整個網劇帶來更多的資源和變革,“電影和網劇的交匯會帶來新的思考角度,會將網劇的格局放到更大的層面,這樣的文化融合和衝擊會帶來更多新的生機和活力。”

業內聲音:電影導演一定帶來高品質?

伴隨著電影導演跨界,也免不了質疑的聲音。

有不願意透露姓名的製片人表示,搶電影導演拍網劇,本質還是繼買IP、請流量明星之後的又一個營銷手段。還有聲音認為,這些年口碑、點擊雙贏的網劇大多是中小體量的投入,如去年大熱的《白夜追兇》、投資僅2000萬的《太子妃升職記》等。

“電影導演的傳統優勢在網劇的新興媒體市場裡並不構成競爭力。”慈文傳媒副總趙斌認為,電影導演進入網劇是不是賺錢,或者說一定代表高品質與好口碑,這很難預判。“大咖也好,新秀也罷。網劇市場是面向直接消費者,會比電影院觀眾更加殘酷,只要他們認為不好看,可能幾分鐘之內就會取關。

王蓓蓓也表示,不管是誰來拍,影視劇最重要的是劇本,“我覺得現在劇本人才到了一個稀缺和匱乏的程度,不光是導演,編劇、演員等整個製作流程都需要逐步提高。”

而在譚飛看來,目前對電影導演入局網劇最大的質疑是“不務正業”,實際上這是一種杞人憂天,“這恰好是國內影視繁榮的表現。國內青年導演人才層出不窮,能奉獻一些優秀的電影;另一方面,新生力量足夠多,資深的導演才有時間去拍網劇,這是一個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