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餘價值理論的前提!

剩餘價值理論的前提!


剩餘價值理論的前提!

什麼是剩餘價值理論,在國內呆過的親友肯定都知道。而這個理論的重要性,絕對是不勝言表。反過來,如果這個理論被撼動,就徹底推翻了資本論。

那麼,剩餘價值理論的前提是什麼呢?估計很多朋友都忘了。這個理論的前提,是“價值的客觀存在”理論、或者說“勞動價值論”——價值是勞動創造的。

據說,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凝結在商品中,構成了商品的價值。而價格,則圍繞價值上下波動——果然是完美自洽的結論,而且哈耶克說過:這種理論,對那些自詡比別人聰明的人,格外有吸引力,因為這裡面有一大堆故弄玄虛的抽象概念。

其實,簡單分析一下可以發現,這裡面有兩個東西——“人類勞動”和“商品價值”,根本不能量化。所以,單從理論上來看,這屬於詭辯的範疇:不容易證實、也不容易證偽。

但是,遇到理論上不能證明的問題,咱們可以換個方法拿到現實生活中來檢驗一下。比如說,我們都知道,全世界所有大型生產型企業,大家都在努力推進自動化。這裡面最典型的、當然就是特斯拉的汽車生產線。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不是說“只有人的勞動才能創造價值”嗎?就是說,機器生產出來的產品,不可能有價值,更不可能有剩餘價值。這些企業家、沒學過《資本論》嗎?難道《資本論》是禁書、還是天下的企業家都瘋了、想讓自己的企業破產?

當然,還有另一個解釋:大家在現實中發現《資本論》根本說反了,所以哈哈一笑、就把它扔了。

現實世界中,大家不會關心那兩個都無法量化的“人類勞動”或者“商品客觀價值”、而只會關心“商品價格圍繞成本上下波動”。

其實這句話已經一語道破了天機:那個上躥下跳的價格,就是商品的價值本身。賣不出去的東西,再怎麼強調它有客觀存在的價值,也於事無補、更無法證明,因為賣不出去。

甚至於,這幾天原油居然出現了負數的價格,這個問題,資本論就更無法解釋了。

可見,勞動價值論也罷剩餘價值理論也好,似乎根本解釋不了這個現實世界。

那麼,按照現代的觀點,價值到底是怎樣決定的呢?從70年代開始,有一派新的學說——邊際效用理論,開始漸漸進入大家的視野。

這套理論認為,商品的價值——或者說價格——是主觀性的東西:買家覺得它有、它就有。而買家決定的過程,其實是參考他們獲得同樣產品的成本。例如現在的負數的原油期貨、也是如此:如果別人告訴買家說他們的價格是“一桶倒貼40美元”、那麼買家肯定告訴我們說,他希望和我們成交的價格,是“一桶倒貼40.01美元”。

毫無疑問的是,這套理論,可以簡單地解釋“過期的氣象預報為什麼不值錢”。

其實,我們的老祖宗,在幾千年前就發現了邊際效益理論,發現了商品價值的主觀性特徵,而且留下了一句老話來提醒子孫後代。

那句話就是:“情人眼裡出西施”。

肯定會有人說:我們不能用50年前的認知要求200年前的人,這話沒錯。但是更不應該的,則是用200年前的認知,來約束今天的人。

另外有一點必須承認:勞動價值論是亞當·斯密首創的理念。這是很遺憾的事情。好在他的《國富論》根本不以“勞動價值論”為前提,所以不影響《國富論》和亞當·斯密的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