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高交會看中國企業的進步

高交會我從第一屆到21屆幾乎每屆都到,從一位參觀者到參與者。回首21年在這裡見證了中國企業的從蹣跚學步到發展壯大的歷程。我清楚的記得參觀第一屆高交會,走進會場彷彿走進了科技的世界。各大國外世界知名公司是展會的主角。他們帶來了我們沒有或不知道的高科技技術,使我感嘆高科技帶來的衝擊。同時也注意到國內企業的窘境,絕大多數的國內企業的展位如同一個個大排檔檔口分佈在展廳的邊邊角角。那一屆給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朗訊帶來的U盤,這是我唯一的眼前一亮的公司和技術。這麼多年的發展國內企業逐漸發展壯大,在會展中心的黃金1號展廳的企業越來越多,華為、中興、大族激光、創維等等企業在此的展位越來越大,國外企業的展位越來越少。國內企業從最初的產品展示到雲計算、智能識別、智慧城市管理、系統集成、機器人等等逐漸成為主流。越來越多的企業自豪的打出完全自主的知識產權、世界第一個、世界領軍等等口號。今年的高交會1號展廳幾乎沒有了國外的企業。也許有人會說別人不願意來了(有這種情況但絕對極少),不是這樣的你看“進口博會”國外廠家蜂擁而至。我注意到國外公司越來越多的提供的產品而不再是技術了。這也驗證了我們多年做企業的體驗。以前,我們要開發一個新的產品。首先,想到的是在歐美市場是找尋相關技術。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更多的是在國內企業中尋找合作伙伴,同時很多國外的夥伴也紛紛來到深圳尋找合作廠家。很多朋友一直質疑深圳的活力在哪?告你們深圳最大的魅力是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將一個產品創意變成一個可以生產的成品。這個週期之短“令人髮指”,我親身經歷一個案例,一個以前合作過德國夥伴,突然,找到我們公司請求幫助。原來,他們一款即將上市的產品在試生產中發現有設計缺陷並與歐盟標準衝突。如果,在德國重新修改需要週期要6個月,及時加快也要4個月,這還只是產品修改還沒有涉及到生產線工藝流程的修改。可是,他們的新產品發佈在兩個月後。我們幫助他們在深圳找了家設計公司,他們只用了7天就完成了產品的修改及生產工藝問題。這使得德國夥伴欣喜若狂,並將產品交給了深圳廠家生產。這麼多年中國企業一直在努力在進步。目前,我們除了芯片和材料領域還落後外,國外高科技企業也沒有多少可以拿的出手的技術了。(只是簡單的聊了一下感想,一些引用和描述並不一定嚴謹和準確。歡迎專業人士提出斧正)

從高交會看中國企業的進步

從高交會看中國企業的進步

從高交會看中國企業的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