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宁静 让心归零 ----走近法源寺

感受宁静 让心归零

----走近法源寺

姚咏梅/图文

感受宁静 让心归零  ----走近法源寺

感受宁静 让心归零  ----走近法源寺



感受宁静 让心归零  ----走近法源寺

法源寺位于北京西城区宣武门外教子胡同南端东侧,建于唐太宗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是北京最古老的名刹。虽然每天上下班都会从寺院门口经过,但一直没有机会与他结缘。最近因为工作原因压力很大,在朋友建议下毅然放下写了一半的采访稿,走近法源寺,感受一份宁静,净化烦躁的心灵。

据《元一统志》记载,法源寺始建于唐朝,初名“悯忠寺”, 是唐太宗为哀悼北征辽东的阵亡将士而建。曾有“悯忠高阁,去天一握”之赞语,于雍正十二年改为“法源寺”。如今,这里是中国佛学院 、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成为佛教文化和佛学研究的中心之一。



感受宁静 让心归零  ----走近法源寺



感受宁静 让心归零  ----走近法源寺

台湾历史学家、作家李敖在他的小说《北京法源寺》中说,过去其实有两种,一种是自己的过去、一种是古人的过去。自己的过去虽然不过几十年,但是因为太切身、太近,所以会带给人伤感、带给人怅惘、带给人痛苦。但古人的过去却不如此,它带给人思古的幽情、带给人凄凉的美丽和一种令人神往的幸会与契合。怀古的情怀,比怀今要醇厚得多。它在今昔交汇之中,也会令人有苍茫之情、沧桑之感,但那种情感是超然的,不滞于一己与小我,显得浩荡而恢廓。怀今以后,益之以怀古,可以使伤感、怅惆、痛苦之情升华,对人生的悲欢离合,有更达观的领悟。



感受宁静 让心归零  ----走近法源寺



感受宁静 让心归零  ----走近法源寺

我希望在怀古中能够给自己启迪更多的智慧。



感受宁静 让心归零  ----走近法源寺



感受宁静 让心归零  ----走近法源寺



感受宁静 让心归零  ----走近法源寺

跨进法源寺,静静竖立的一座座石碑吸引了我。风化的石碑用一片片斑驳诉说着经历的种种苦难:风吹雨淋日晒,还有人为的破坏,但依然可以还可以看到文字的刀锋剑刻。默念着一篇篇墓志铭,它们讲述着墓室主人曾经的故事和善行,围着最大最完整的石碑转了好几圈却没有找到一个字,或许被磨去了,或许是当时没来得及刻,也或许原本就没想刻,因为无就是有。

顺着小路往寺院深处走去。虽是暑假期间,但依然会看到有佛家学子迎面而来,款款而去,那黄色长袍在其轻盈的脚步下随风飘动,别有一种风采,虽动却欲静,或许这只有学佛之人才有的神采吧。



感受宁静 让心归零  ----走近法源寺



感受宁静 让心归零  ----走近法源寺

偶遇善男信女,他们或倚门读经,或隔门求拜⋯⋯我不懂佛法,只有怀着敬畏、真实、善良的心,享受这份安静与庄严。或许我们在快速发展的这个社会为了赶上时代的脉搏而缺失了思考,我们需要有这样一份宁静来调整。



感受宁静 让心归零  ----走近法源寺

猫是有灵性的动物,与其他寺院一样,院里的猫并不少。它们遇到游人挑逗时不骄不躁,以喵星人的沉稳坦然以对。或许它们生活在这里,受到了这里文化的熏陶吧。



感受宁静 让心归零  ----走近法源寺



感受宁静 让心归零  ----走近法源寺

也许来这里的游人太少,也许在这里的人太熟悉这里的环境,包括一草一木一物一生灵。蚊子们对我这个初来乍到陌生人的到来格外的热情,怎么也亲不够,随意的一挥手居然还能抓住一只。虽然在这净地不太合适杀生,但又实在是抵挡不住围攻,只好匆匆移步院外。



感受宁静 让心归零  ----走近法源寺



感受宁静 让心归零  ----走近法源寺

法源寺内收藏了众多佛教典籍,也有许多佛教小册子,用以结缘。因为平时会抄写金刚经,结缘一本金刚经,希望能够更深的领悟经文的那份禅意。



感受宁静 让心归零  ----走近法源寺

走进中国佛学院,本想拜见一位朋友,可惜无缘相见。但见到了历任佛学院院长的照片、赵朴初、学诚法师的书法手迹,我想这也是一种缘份吧。



感受宁静 让心归零  ----走近法源寺

走出法源寺,想着寺院墙上那篇“学习放下”:放下一切我们对事物的成见与期盼;放下对自己根深蒂固的观念的执着;放下对一切事物的观念、成见和想法。如此一来“法”自然会显现。放下,应该是另一种方式的拥有,学会放下,让我的人生更加精彩。心灵的房间,不打扫就会落满灰尘,我应该放下压力,扫去灰色和迷茫,给快乐更大的空间;放下抱怨,学会坦然面对厄运,积极看待人生,让阳光照进心田;放下自卑,让自己成为内心强大的人,越过高山跨过大海,拥有更广阔的天空;放下懒惰,奋斗改变命运,提醒自己做上进、快乐、健康、善良的自己;放下犹豫,抓住机遇,立即行动,抓住属于自己的快乐和幸福⋯⋯即使生活总是风生水起,内心也依然要波澜不惊,努力做最好的自己。笑看庭前花开花落,静观天边云卷云舒。



感受宁静 让心归零  ----走近法源寺



感受宁静 让心归零  ----走近法源寺

我还告诫自己,对一切事物应该以诚为本真,无需虚伪,无需奉迎,才无愧于自己的良心。人生犹如时钟,到了子夜就要“从零开始”新的周期,做人也一样,放下过去,适时让心“归零”。学会真实做人,以真为底线,不刻意,无圆滑;将心放宽,以一颗平常心应对世间的琐事;将心放平,以静若止水的心态笑傲人生。在不断“归零”的基点上让人生重新起航,去追寻那理想的彼岸⋯⋯



感受宁静 让心归零  ----走近法源寺



感受宁静 让心归零  ----走近法源寺



感受宁静 让心归零  ----走近法源寺

姚咏梅,号素心,中外企业文化杂志编委、中企联企业文化评审委员会专家、企业文化中国论坛专家、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会员、北京杂文学会会员、首都书画院副院长、北京市决策学学会理事、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理事。

近20年的新闻媒体工作经历养成了用独特的视角捕捉新闻,通过对于光远、成思危、吴敬琏、林毅夫、樊纲、世界经济论坛主席克劳斯·施瓦布等等专家、学者的访谈培养了积极、热情、轻易不言输的个性。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是我的座右铭!做知性优雅女人、做最好的自己是我的追求!热爱生活,善于发现身边的美是我的行动指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