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也冲上抗疫前线! “逆行”的华裔战士们引全球关注

怕,也冲上抗疫前线! “逆行”的华裔战士们引全球关注

黄文秀每天穿着严密的防护服坚守在医院。(图/黄文秀社交媒体图片)

【澳洲网朱轩4月15日综合报道】全球战“疫”,医护人员成为“最美逆行者”,义无反顾冲上了前线。这其中,有一个群体引人关注,他们就是海外华人医护人员,生活里,他们是孩子、母亲、丈夫……但是面对病毒,他们成为“逆行”的战士,助力住在国战“疫”。

“蜜月旅行泡汤了,迎接我的是前线任务”

要是没有这场疫情,马来西亚华裔医生黄文秀应该在大钟楼喝着咖啡,体验伦敦的人情味,然后再去巴黎,看看埃菲尔铁塔,享受欧洲蜜月之旅……

中国侨网报道,但现在,黄文秀每天穿着严密的防护服坚守在医院里,忍受着炎热天气、坚持着不上厕所,连呼吸都辛苦,每天最期待的时刻就是脱下装备,洗去满身汗水,吸入一口新鲜空气。因为马来西亚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黄文秀取消了蜜月旅行,走上抗疫前线。

一向很少在社交媒体分享生活的黄文秀,这次破了例:“但……是的,我的蜜月旅行泡汤了,迎接我的是前线的任务。”“很多人问我:你怕吗?老实说:我怕!”

家人担心她的安全,因此她每天都会拍照让家人知道她的消息,并和他们说她很安全。因为实在不忍让家人担心,黄文秀的“照骗”都是笑脸迎人的。

黄文秀的愿望很朴实:“目前的确诊人数已是一个事实,但我相信我们有能力把病毒控制住。”

再将视线转向本次疫情重灾区之一的意大利,一批华人医护人员自发成立了志愿组织,给当地市民提供公益咨询,用专业知识帮助大家鉴别疫情期间身体不适与新冠肺炎的区别,心理医生还开通了疏导服务,缓解民众的恐慌情绪。

他们在网站上接力,把自己所在的大区、微信号码、手机号码毫无保留地公布在网络上,希望能就近帮到有需要的人。

“我们旅意中国医生群体,愿意用自己的所学知识帮助大家共同抗疫,平安度过这场劫难。”

怕,也冲上抗疫前线! “逆行”的华裔战士们引全球关注

4月9日,美国纽约亚裔社团联合总会为当地医院、警局等单位捐赠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图/中新社)

“害怕一定会有,但我们会忘记自身安危”

随着疫情在全球蔓延,华人医护人员也面临着工作压力加大、防护物资短缺的困境,但他们并没有选择退缩。

中新社报道,在美国旧金山湾区工作的关咏芝是伯林格姆市一家医院急诊科的护士长,她所在的医院是湾区治疗新冠肺炎的重点医院。平时,她每周只要工作4天,但最近,很多同事病倒,其中就有人感染了新冠肺炎,这导致很多护士需要加班,关咏芝就曾一周都未休息一天。

“我们也是普通人,面对未知的危险,害怕是一定会有的,但是,职业使然,我们不会因为病人感染病毒而不去照顾他们。”关咏芝说,“在危急时刻,我们会忘记自身安危。”

关咏芝坦言:“每次上班都有很大压力,不想有病人在我们手上发生不幸。但是,如果我们不上班,谁来帮助他们呢?”

中国侨网报道,华裔潘瑞麒是旧金山凯瑟医院的一线护士,他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则是医院缺乏口罩等医疗防护物资。有的时候,一个口罩要戴4个小时,湿了才能换。尽管如此,潘瑞麒和他的伙伴们仍在努力做到最好。

随着疫情蔓延,澳洲多家医院诊所也存在个人防护用品短缺的问题。

上海观察者网报道,澳中全科医疗联盟主席赵惠云是澳洲全科注册医师,目前仍在一线工作。据她介绍,有医生回馈在没有任何防护的情况下诊断新冠肺炎。

“职业的使命感在趋使我们工作。如果需要,我不拒绝为患者做核酸检测或抽血,我记得我们作为医生的宣誓。”和赵惠云一样,澳洲境内的许多华人医生都怀着一颗医者仁心,在没有防护措施的境况下依然接诊。

怕,也冲上抗疫前线! “逆行”的华裔战士们引全球关注

澳中商业峰会主席杨东东、执行主席卞军代表澳中商业峰会、澳中慈善协会和部分华商向悉尼韦斯特米德医院、韦尔斯亲王医院等6家医院捐献了1600件隔离服和1万个防护帽。(图/新华网)

“华人医生在抗击疫情中是绝对的中坚力量”

面对医院防护物资短缺的问题,华人群体也积极行动起来,开展“精准捐助”。

综合新华网、中国侨网报道,面对澳洲多家医院诊所反映存在个人防护用品短缺问题。悉尼不少华人华商挺身而出。

4月1日,澳中商业峰会主席杨东东、执行主席卞军冒雨驾车40公里取货发货,代表澳中商业峰会、澳中慈善协会和部分华商向悉尼韦斯特米德医院、韦尔斯亲王医院等6家医院捐献了1600件隔离服和1万个防护帽。捐献物资上贴了“FIGHGT COVID 19, STAY TOGETHER! 共同抗疫,共克时艰!”的标语,以及华裔小朋友手写的中英文祝福。

据悉,澳中商业峰会、悉尼上海商会和一些华商最近都在向医院诊所、老年人和留学生捐赠口罩等医疗用品。

新华社报道,在美国,家住马里兰州蒙哥马利郡的许若慧,也和朋友联合发起了“华人支持医院”行动,积极筹集防护物资,为当地医护人员解燃眉之急。

行动联合发起人赵亮说,最初只是想找一些口罩捐给一两家医院,没想到受到这么多人支持。据悉,赵亮发起的募捐平台已收到捐款超10万美元,捐款者超过900人,其中绝大部分是当地的华人。

事实上,在华盛顿、马里兰州、弗吉尼亚州等地,还有很多像“华人支持医院”这样的华人捐助团队。家住弗吉尼亚州费尔法克斯郡的苏曦是另一个团队的组织者。苏曦说,很多华人医生都在积极为同事们寻找口罩资源。“在美国,华人医生在抗击疫情中是绝对的中坚力量,他们保护了自己的同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