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电脑配置那些事,跟着我走不迷路

一、认识电脑


电脑的核心器件主要是 中央处理器(CPU)、图像处理器(显卡/GPU)、内存(运存/RAM)、硬盘、散热、屏幕


虽然只是几个器件,但对于初买者,看着每一个器件纷乱的参数,好似都差不多,究竟该怎么去认识它们呢,下边由我为大家一一解答:


二、中央处理器(CPU)


CPU 的主要工作是繁杂的数据计算,CPU 越快算力就越强,干活响应就更快。目前主流 CPU 厂商主要是 AMD 和英特尔,而它们发布的产品分别为 锐龙和 酷睿。


CPU 的 核心/线程越大越好、频率也同理。


一)酷睿

酷睿自 2006 年发售以来,便以较大的优势占领了 PC 市场,其旗下共有 入门级 i3、主流级 i5、高等级 i7、发烧级 i9 四个系列,每个系列所采用的微架构均不同,有点系列甚至有几个微架构。不过,有时,不同系列新出的产品,差距也不是很大,如 i7-10875H 和 i9-10980HK 之间,性能只差 4%。


现在的最新产品已经发布到了第十代,其分别使用 Ice Lake 和 Comet Lake 两种微架构,它们在命名方法上略有不同。


1、Comet Lake 微架构

<code>以 Intel® Core™ i7-10710U Processor 为例/<code>

Intel® Core™ 是核心名称。由两部分组成,厂商名 + 品牌名
i7 是品牌型号
10 是是代数。这指第十代
710 是具体 SKU 编码型号。数字越高,定位和性能越高,当然了,这个仅限于同代产品比较


U 低压移动版。除了 U 外,还有其它后缀,具体见下图

一文看懂!电脑配置那些事,跟着我走不迷路

中央处理器命名后缀含义


2、Ice Lake 微架构

<code>以 Intel® Core™ i7-1065G7 Processor 为例/<code>

前边大多与上边介绍相同,我们从不同处开始讲:
10:是代数。这指第十代
65 是具体 SKU 编码型号
G7 是显卡级别


二)锐龙

AMD 自 2017 年正式发布了基于 Zen 微架构的 Ryzen 系列,中文就是锐龙系列。


锐龙后边则清一色的使用 Zen 2 微架构,共发布了 入门 R3、主流 R5、高级 R7、发烧 R9 四个系列。不过,有时,不同系列新出的产品,差距也不是很大,如 R7-4800H 和 R9-4900HS 之间,性能只差 3%。


<code>在命名方式上,以 AMD Ryzen™ 7 4800H 为例/<code>

7 代表 R7 系列
4 代表 4000 系列
800 是具体型号,在同代产品下数字越大,定位越高
H 代表性能版、U 代表低压版、HS 中的 S 则是特挑版,相比较 H 的体质更好,同功率下性能更强

最后,介绍完了大概情况后,我们看看各家的中央处理器情况:图片中,在头部的性能越好,左右同在水平线的说明这两款处理器性能一样。

一文看懂!电脑配置那些事,跟着我走不迷路


三、图像处理器(显卡/GPU)


主要负责电脑画面的渲染和显示


对于游戏迷或者视频工作者来说,图像是实时计算渲染,这样对显卡性能的要求就会异常的高。


电脑上的任何图像、动画都是显卡一张一张画出来的,一张一张图片高速播放,就成了我们看到的连贯流畅的画面。而显卡性能的优劣,就体现在这一张一张的图片上。高级的显卡每秒能画出几百张高画质的图片,低级的显卡每秒只能画出几十张低画质的图片。既然显卡是画画的,就得说说显卡画画的关键参数了。


流处理器(CUDA 核心)的数量:就似画师的数量,自然越多越快,游戏帧数也就越高。
显卡架构:就似画师的水平,图灵 > 帕斯卡 > 麦克斯。画师水平重要性大于画师数量,因为一千个烂画师比不上一百个好画师。
核心频率:就似画师画画速度。在前边两个参数一样情况下,这个频率越高,显卡的性能就越好。

在显卡画完画后,还要有强大的运输团队把这些画运出来放好,以供 CPU 调用。只有这些后勤部队跟得上,才能发挥显卡应有的实力。

显存容量:表示存储仓库的大小
显存位宽:表示小车每次能运输多少数据
显存频率:表示小车每秒能运输多少次

看显卡时,最主要的还是看流处理器和架构。


显卡主要分为核心显卡(核显)和独立显卡(独显),电脑的配置方案可以有三种:核显或者独显或者双显(既有核显又有独显)。


核显是一种特殊的集成显卡,指的是集成在 CPU 上面的显卡。因为它没有独立的显卡缓存,需要占用系统内存,使 CPU 可用的物理内存减少,在与系统内存的交互过程中它会占用总线周期和 CPU 周期,所以会在某些方面影响电脑性能。但它具有价格低、低功耗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普通办公电脑。


独显是指独立于主板和 CPU 之外的一张拓展卡,需要插在主板的对应接口(PCIE)上。独立显卡具备单独的显卡芯片和显卡缓存,不占用系统内存,许多高性能卡还会有自己的独立供电,显卡厂商也会根据该显卡的功耗和发热量配上散热器,还会给高端卡配上一块背板,用来强化和保护显卡 PCB 板,能够提供更好的显示效果和运行性能。


对于双显,显得很鸡肋,因为一般需求不大的人,买核显就完了;就算需求大,也可以买独显;但对于双显,一般人的做法是直接使用独显,使核显不工作,独显工作,因为有好的干嘛不用。


最后,介绍完了显卡大概情况后,我们看看各家的情况:图片中,在头部的性能越好,左右同在水平线的说明这两款显卡性能一样。

一文看懂!电脑配置那些事,跟着我走不迷路


四、内存(RAM)


内存是 CPU 的秘书,它负责将要运行的任务数据提供给 CPU 处理,内存的速度越快 CPU 的性能瓶颈也就越小。同时它的容量越大,后台同时处理的软件也就越多,特别是 开虚拟机、用专业软件开插件。为了保证电脑三到四年的使用,现在只推荐购买 16 G 以上的内存。


现在的内存基本上是 DDR4 型号,相较于以往型号,频率得到了提升带来了更强的性能,即频率越高越强大,同时插槽也有所变化。


内存是插在主板上的,现在的主板,很多都支持双通道、四通道甚至更多通道

的内存,一个通道对应着一个内存插槽,一个内存插槽可以插一个内存条,这几个内存条之间会自动相互协作。例如,双通道内存使用了 2*8 G 的内存条,基本等同于一条 16 G 的内存条。


内存是用其芯片来存储用于交付给 CPU 的临时数据的,这个芯片又称作内存颗粒,它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内存条的质量。颗粒越好越稳定,越能超频增加性能。


五、硬盘


硬盘是一台电脑的数据中心,存放着我们用户的所有文件和数据。而硬盘的大小决定着我们能存储数据的量,现在市面上基本是 512 G 硬盘起步了。


硬盘分为机械硬盘(HDD)和固态硬盘(SSD)。


固态硬盘使用闪存颗粒(一种集成块)进行数据存储,通过改变闪存颗粒内部的电位来进行数据的读写。


机械硬盘使用一块磁碟进行数据存储,通过改变磁碟上的磁极来进行数据的读写。在运行过程中磁碟会高速的旋转,而磁头则配合磁碟完成高速地读写。


我们在使用电脑的过程中,伴随着各种数据的调用、存储、处理、计算等,因此硬盘的读写速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使用体验。那么它们的优缺点是什么呢。


固态硬盘的读取速度相较机械硬盘快得多,有时速度差距可达十倍,并且不会有机械噪音,但价格比机械硬盘贵得多。基于此,我们的 C 盘必须是固态的,装系统的盘,必须开机速度快呀。


机械硬盘读写慢、噪音大,同时由于它的工作模式,工作时的剧烈晃动有时可能会给它带来不可逆的损伤,这就要求机械硬盘的工作环境必须保持平稳;虽然缺点蛮多,但它的大容量以及数据安全性和寿命却是固态硬盘比不了的,这也是工作站在组建 NAS 时会选用大量机械硬盘的原因。基于此,我们可以将它用来存储视频文件和资料。


接下来看一下硬盘的参数:

顺序读写能力:特点:读写时间短、数据大且集中、连续性。影响大文件的拷贝,如一部超高清电影。
随机读写能力:特点:读写时间长、数据小且分散、随机性。影响小文件的拷贝,可体现在打开软件的快慢上。


因此随机读写的参数往往比顺序读写的更重要,

而机械硬盘由于工作原理上的劣势,随机读写能力远不如固态硬盘。


当然,不同品牌的固态硬盘,它们的随机读写能力虽然也会有所差异,但如果不是特地去掐秒表计算时间,我们也不会感觉到它们的速度差异。因此虽然一款固态硬盘的商品详情页或许没有随机读写能力的介绍,我们也不必太过在意。


六、散热


一个散热良好的笔记本决定了它能否长时间稳定的进行高效的性能释放。且散热后期是改不了的,而散热不好,对款笔记本来说等同判了死刑。如果散热设计不够好,厂家一般会限制硬件的性能释放,降频降功率让它不那么热,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温度墙。


这也是为什么同样的硬件配置,某机器玩游戏能稳定 60 帧,而某机器 50 帧不到。


那我们怎么判断散热是否良好呢,最方便最快捷的方法就是上网搜拆机图,看看内部设计,基本都清楚了。


能用来给笔记本散热的东西有很多,有导热铜管、风扇、均热板、硅脂垫以及散热鳍片


首先利用比热容原理铜管将热量传导至散热鳍片,而致密的鳍片能够产生更多表面积,从而接触更多的空气,再通过风扇将鳍片的热量吹出笔记本,这样就完成了笔记本的散热。

一文看懂!电脑配置那些事,跟着我走不迷路


铜管代表了热量传导能力,而散热鳍片和风扇代表了能散多少热量,二者共同构成了笔记本的散热能力。


铜管只覆盖 CPU 和独立显卡,因为它们的发热量最大,而笔记本中的硬盘和内存发热量都不高,且比较稳定,一般不需要额外的散热器辅助,最多是贴张石墨散热片,或者贴个硅脂垫,把热量传导至金属外壳。


轻薄本一般都是一个风扇配一组鳍片,而游戏本和高性能笔记本则采用双风扇加两组鳍片,更有甚者会给一个风扇配两组鳍片。

一文看懂!电脑配置那些事,跟着我走不迷路

双风扇(风扇、导热铜管、散热鳍片)


理论上热管弯曲角度越小,热传导至散热鳍片越快,还有热管越宽散热量也就越大;扇叶密度同样重要,恰到好处的数量可以带来更多的风量,同时避免高转速带来的噪音。

一文看懂!电脑配置那些事,跟着我走不迷路

散热鳍片


一文看懂!电脑配置那些事,跟着我走不迷路

导热铜管

那什么样的散热是最理想的呢。铜管弯折角度小够粗,贯穿整个散热鳍片和主要芯片,再加上设计合理的风道。


七、屏幕


尺寸、比例、色彩、刷新率是笔记本屏幕的四大关键指标。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尺寸和比例是考量的第一优先级,因为它们决定了笔记本的大小、重量。屏幕尺寸主要有 13.5 吋、15.6 吋、17 吋。屏幕比例是指屏幕长和宽的比例,主流比例还是以 16:9 为主,在影音娱乐体验上更好,上下黑边占比更低。


色彩,如果是从事美术和影视等工作,一定要认准高色域指标,一般来说有 100sRGB 或高于 70 的 NTSC 就算高色域屏幕。


在色彩准确度上来说,只要是高色域屏幕一般不会差很多,色准是可以后期调校的,只要不是特别差,基本都是可以通过校色进行改善的。对于其它非专业需求的人来说,虽说不是人人都能一眼看出高色域和低色域的差别,但我们依旧推荐在预算充足的情况下选购高色域屏幕的笔记本。


屏幕刷新率指的是屏幕每秒刷新画面次数的频率。更高的刷新率代表着更流畅的画面显示,理论每秒看到的画面也就更多。高刷新率的屏幕普遍应用于游戏笔记本,更流畅的画面对游戏显示帮助很大。同样在一秒的时间里,对比 60 Hz 和 144 Hz 的屏幕,前者可以看到图像更新更少,图像滞后感更强。


显示器的刷新率决定了显示器所能显示的帧率上限,60Hz 的显示器最多只能显示 60FPS,就算你的显卡足够强,可以每秒渲染 100 帧图像,但实际上只能给我们提供 60FPS。


至于分辨率,目前主流的有 1080P、2K、4K,这个当然是越大越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