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問了一個“不吉利”的問題……

作者:草原羊

2017年我養了一條可愛的狗狗, 去年四月十四號,它離開我去了天堂。今年的這一天,我買了一束白色的鬱金香,兩根火腿腸和兩包高級的狗糧,大老遠的開車去到那個山清水秀,面向大海的地方寄託思念。

坐在石梯邊,我突然回憶起小時候的一件事情:大概是我四五歲時的一個晚上,我獨自趴在窗前默默的流著眼淚,非常傷心。

當孩子問了一個“不吉利”的問題……

爸爸發現了就立即抱起我並問我發生了什麼事情。我更是哭得傷心,然後邊哭邊說“ 爸爸我不想死,如果我死了我就看不到外婆,看不到媽媽,也看不到爸爸了。”

我至今都還記得爸爸驚訝的表情。那是我第一次發出了這樣的拷問,第一次表現出對死亡的懵懂無知、好奇以及恐懼。我當然已經不記得父親當時是如何給我做了解釋,從而讓我破涕為笑。但我知道勇敢地、誠實地和孩子去討論死亡這個話題是很重要的。

當孩子問了一個“不吉利”的問題……

寶寶在4個月左右開始掌握“物體恆存” 的概念, 開始明白看不見不等於不存在,藏起來的東西並沒有消失。這也是寶寶和親人建立強烈情感聯繫的重要時段,安全感形成的重要環節。所以當一個物體或者一個小動物或者一個親人永遠的消失了,我們應該怎麼去開導孩子,安慰和呵護他們幼小的心靈?

兒童心理學家指出 “寶寶早期對“死亡”的關注更多的體現在“植物”“小動物”上,寶寶們會說“開花的就是活的”“樹葉掉光了就死了”“兔子能吃東西是活的”“狗狗死了就不會動了,也不能活了”。

當孩子問了一個“不吉利”的問題……

他們會根據植物的“顏色”“生長”“果實”“是否能動”來判斷植物是否活著,尤其會根據“動”來判斷動物的生命,也知道人造動物不會死,其他動物會死。”

我曾經在紐約時報上看到過一篇文章,題目是“ when a pet dies, helping children through the worst day of their lives”。失去寵物通常是一個孩子最早期接觸死亡的一次經歷。

當孩子問了一個“不吉利”的問題……

對於5歲以下的幼兒來講, 他們很難理解他心愛的寵物死去了代表它永遠的消失了,因為這個年紀的孩子對死亡是沒有太多概念的。

他們寄託哀思的一種常見的表現是和自己的毛絨玩具過家家,把玩具稱呼為逝去的寵物的名字。

這個時候家長應該積極的參與到這場“戲”中,通過角色扮演慢慢去幫助孩子釋懷。文章中還建議,和孩子一起為寵物舉辦一個有儀式感的告別,讓孩子懂得對一切生命的尊重。這樣一種直接勇敢面對死亡的舉動,雖然會伴隨著憂慮、悲傷、難過的負面情緒,但也會讓孩子正視死亡現象,意識到負面情緒並不能改變死亡。

當孩子問了一個“不吉利”的問題……

幾天後我去公司和同事們聊起了祭奠狗狗這件事以及所引發的系列思考。我發現同為媽媽的幾個同事也十分困惑怎麼才是打開這個艱難話題的正確方式。於是回到家,我又跑到網上做了很多的搜索,在此把我總結的八個乾貨觀點分享給爸媽們。

➀ 討論死亡的時候, 使用簡單明瞭的語言。

例如“ 孩子我有一個壞消息, 奶奶去世了。” 講完之後一定要給孩子反應的時間。

➁ 傾聽無比重要。

每個孩子對失去親人的反應是非常不一樣的。有些會大哭,有些會提出很多莫名其妙的問題,有些卻沒有任何反應。這個時候耐心地傾聽和陪伴非常重要。

➂ 把感受用語言描述出來。

鼓勵孩子在事發的幾天、幾周,幾個月的不同時間段說出他們的感受。與此同時,請與他們分享你自己的心裡路程,讓相互成為彼此堅強的後盾。

當孩子問了一個“不吉利”的問題……

➃ 一起哭,哭也是一種治癒。

切忌對孩子說 “不要哭,要堅強!” ,而是去承認和肯定這種難過和悲傷是正常的。

➄ 當孩子希望討論某個剛逝去的親人的時候,不要刻意轉化話題。這會讓孩子覺得討論死亡是一個禁題。更不要灌輸一些落後的觀念,讓孩子覺得討論這個話題晦氣,不吉利。

➅ 千萬不要告訴孩子“你年紀小、不懂,別問太多。這也會讓孩子們退縮,無法勇於討論,解開心結。

➆ 一定不要渲染死亡的恐怖。
家裡如果有長輩過世了, 也不要太刻意的讓整個房間都只有黑色和白色, 在尊重傳統的基礎上,合適地讓家裡的氛圍自然些。

➇ 和孩子一起記住我們逝去的親人。

就像《尋夢環遊記》那部電影裡說的,死亡並不可怕,遺忘才是很正的死亡。

當孩子問了一個“不吉利”的問題……

一轉眼2020年已經到了第二個季度,春天給人們帶來了希望。最近大家出門又頻繁了,路上又開始堵車了, 很多人發朋友圈開始懷念那段“禁足期” 的日子,懷念一家人247在一起的日子, 懷念一日三餐的平平凡凡。

也許很快大家都會迴歸平常,這場疫情會變成“那一年那些事”。但希望大家都能牢記對大自然的敬畏,對生命的尊重,也永遠不要忘了那些捨身救治病人,捍衛公共衛生的英雄。

♥ 作者簡介♥

草原羊

桃李年華海外創業,

成就首家闖入西方主流媒體的華人公司;

事業之外投身公益,

被評為達沃斯經濟論壇全球青年領袖;

因為熱愛運動,

曾拿下中國首屆國際女子馬球公開賽冠軍。

半年前晉升辣媽,

和大家一起聊聊自己的育兒新觀念。

當孩子問了一個“不吉利”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