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篇小說構建起知識青年精神家園:《黃金時代》究竟好在哪?

這本小說讓我們看到了一種生活在更加詩意的黃金時代的可能性。正如王小波所言,“一個人只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他還應該擁有詩意的世界。”

“王小波”三個字在當下的語境中,除了指一個英年早逝、才華橫溢的作家,還代表著一種崇尚自由、特立獨行的精神立場,以及一種半地下或民間寫作的文化現象。王小波,1952年生於一個北京知識分子家庭,他的青春漂泊動盪,在雲南做過知青,在山東做過民辦教師,WG後回到北京當工人。恢復高考的第2年也就是1978年,只上過一年初中的王小波考上中國人民大學,1984年又赴美國讀研究生,回國後先後在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任教。還在做工人的時候,王小波就開始寫作,1982年著手寫《黃金時代》,一直花了近10年的時間來創作、修改、打磨。1997年4月,他因心臟病發去世,享年45歲。儘管他終生致力於解構和反對權威,但之後他還是被捧成了新的權威和文學教父,自名“王小波門下走狗”者成群結隊。

用一篇小說構建起知識青年精神家園:《黃金時代》究竟好在哪?

王小波生前曾說,《黃金時代》是他的寵兒。他去世後,《黃金時代》始終是他被閱讀和談論的最多的小說。這本小說,用戲謔生動的機智語言和大膽正面的性愛描寫,完成了對現實的批判嘲諷和對生存的思考反思,以極高的文學價值成為中國文學史上“最美的收穫”。2018年入選改革開放四十年最具影響力小說。

用一篇小說構建起知識青年精神家園:《黃金時代》究竟好在哪?

《黃金時代》講的是WG時期兩個被下放到蠻荒之地的城市男女青年,用青春和荷爾蒙對抗閹割和汙名的故事。知青王二下放雲南插隊的日子裡,腰傷難忍,找到被稱為“破鞋”的美女醫生陳清揚看病。後來,陳清揚就找他討論如何證明自己不是破鞋,二人由此成為朋友。在王二的誘導下,二人以“偉大友誼”之名頻頻做愛。再後來,陳清揚陪著王二在荒涼的章風山住了半年多,下山後就開始接受各種批鬥和檢討。在陳清揚提交一篇檢討材料後,二人獲釋,各自散去。二十年後,二人在北京狹路重逢,再次落實偉大友誼。此後二人再未見面。

用一篇小說構建起知識青年精神家園:《黃金時代》究竟好在哪?

小說裡的一些關鍵詞,如知青、插隊等,對出生於上個世紀50年代的城市青年而言,代表的是一去不復返的青春。當時城市人口膨脹、就業壓力巨大,為安置中學畢業生,毛主席下達了“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此後十餘年裡,共有1700多萬城市知識青年被甩出城市、丟到農村。這是王小波的青春經歷,也是《黃金時代》的時代背景。在多數人眼裡,那是一段灰色痛苦的記憶,因此,一大批作者用傷感的語境去詮釋那段文明的踐踏與人性的扭曲糾葛的歲月,形成了所謂的傷痕文學,鄧小平說的“哭哭啼啼,沒有出息”正是批評此類。而《黃金時代》一掃之前關於知青傷痕文學的陰霾,打破了類似作品一般意義上的陳詞濫調,在精神層面牢牢佔據了制高點。

其次,小說以一種不可思議的方式,塑造了一段極其美好而深沉動人的愛情,達到了極高的創作高度。陳清揚對於性和愛始終抗拒,她與王二即使肉體上已經極度接近,但精神層面仍然存在隔膜。直到在清平山上,王二在陳清揚屁股上打了兩下,“打得非常之重,火燒火撩的感覺正在飄散”。陳清揚說,“那一刻她覺得如春藤繞樹,小鳥依人,她再也不想理會別的事,而且在那一瞬間把一切全部遺忘。在那一瞬間她愛上了我,而且這件事永遠不能改變。”正如這段描寫一直為讀者津津樂道,小說將最純淨最原初的愛的表達,以直觀而感性的方式直抵人心,令人感同深受又欲罷不能,也將小說呈現出的感情世界推到了無與倫比的高度。

最後,王小波非常隱忍而強烈地將自己對人生的態度,定格為從摧殘中體驗快樂的超越過程。他的精神兄弟王二,處於恐怖和荒謬的環境,遭到各種不公正待遇,卻擺脫了傳統文化人的悲憤心態,創造出一種反抗和超越的方式:既然不能證明自己無辜,便傾向於證明自己不無辜。陳清揚也突破了人生來即是受苦接受摧殘的執念,以勇於交待愛情的方式實現了人生救贖,而且無論如何也無法改變。既然苦和樂都是人生遊戲,只有看透它才能接受它而不是被它折磨。這也正是王小波超越時代、直抵本質的高明之處。

用一篇小說構建起知識青年精神家園:《黃金時代》究竟好在哪?

總之,這本小說讓我們看到了一種生活在更加詩意的黃金時代的可能性。正如王小波所言,“一個人只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他還應該擁有詩意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