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戰疫情——安寧市緊密型醫共體“1+2+X”模式建設初見成效

共戰疫情——安寧市緊密型醫共體“1+2+X”模式建設初見成效


​隨著新冠疫情在全國肆虐,各地醫療機構都積極投入到這場生命救援的戰鬥中,雲南省安寧市醫共體也不例外。安寧市以基層醫療機構高位統籌推動、緊密融合差異化發展的“‘1+2+X’醫共體緊密融合發展新模式”,在這場抗疫攻堅戰中取得了顯著成效。


2019年5月,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印發了《關於推進緊密型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建設的通知》(國衛基層函〔2019〕121號) 對開展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工作提出重點要求,推動建成目標明確、權責清晰、分工協作的新型縣域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逐步形成服務、責任、利益、管理的共同體。

在此背景下,雲南省在推進縣域醫共體發展方面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而安寧市作為滇中產業區西區中心城市,積極響應國家和省內新醫改政策,從2017年11月開始逐步建立由雲南昆鋼醫院牽頭,整合了安寧市人民醫院和安寧市中醫醫院、安寧市基層醫療機構高位統籌推動、緊密融合差異化發展的“‘1+2+X’醫共體緊密融合發展新模式”,推動了安寧市縣域共同體成功運營和長足發展。


高位統籌 落實市委領導下的政府主導作用


共戰疫情——安寧市緊密型醫共體“1+2+X”模式建設初見成效


醫共體建設以前,安寧市共有各級各類醫療機構208家,其中市屬公立三級綜合醫院1家(雲南昆鋼醫院),二級綜合醫院1家(安寧市人民醫院),二級中醫醫院1家(安寧市中醫醫院),每千人擁有病床10.42張,常規醫療資源相對過剩,住院需求開發飽和,床位供給超標,使用率偏低。就公立醫療機構來看,市屬三級與二級醫院、綜合醫院與中醫醫院功能區分不明顯,科室設置重疊,設備配置相互重複,人員隊伍龐大,重點科室、特色科室、優勢科室不足,學科建設特色不鮮明,發展不均。


安寧市醫共體建立之後,充分重視,經過深入調研、科學籌劃,實施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舉措。成立醫改領導小組,由市委書記擔任組長;市長擔任醫管會主任;市委副書記、常務副市長、市人大副主任、市政協副主席、分管副市長擔任醫管會副主任,以落實政府領導、保障、管理、監督四大職責。

強化黨和政府的領導地位。醫共體所屬各醫院實行黨委/黨總支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強化政府的投入責任,逐步償還和化解公立醫院長期債務、提高人員經費補助、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補助政策、補齊硬件設施短板、加強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強化政府職能部門的管理責任,切實推進政事分開和管辦分開、優化部門間協同機制、轉變政府職能部門的監管職能。

因地制宜 建立“1+2+X”模式


高位統籌、升級龍頭、盤活存量;集中優勢資源,差異化建設,大破大立、兼顧不同層級醫療機構的價值回報;醫共體整體醫療服務能力跨越式發展,實現醫療衛生服務從縣域級向滇中新區級的戰略轉移,逐步形成分級診療格局。

共戰疫情——安寧市緊密型醫共體“1+2+X”模式建設初見成效


緊密融合,差異化發展。各醫療機構緊緊圍繞醫共體開展業務工作,各醫院推行同質化管理,實行差異化發展,以緊密型醫共體建設為中心,實行“一盤棋”管理模式,三家醫院是醫共體統籌下的三個各具特色的院區,根據醫院各自特色和實際情況統籌發展規劃。雲南昆鋼醫院作為三甲綜合醫院,工作重心不在侷限於醫療業務的開展,而是投入更大的精力和時間去進行學科建設和醫療技術提高,以解決疑難重病為主開展業務;市人民醫院主要發展常見病多發病相關專科、門急診中心、婦女兒童診療中心;市中醫醫院重點發展中醫、骨傷、肛腸、皮膚、康復、臨終關懷(安寧療護中心)、醫養結合等專業,充分發揮出中醫特色。建成了以1所三級醫院、2所二級醫院多所醫層醫療機構組成的“1+2+X”緊密型醫共體模式。

建章立制,統一管理。建立統一的人力資源和財務管理制度;建立健全院黨政辦公會議議事原則和會議流程以及行政查房制度;規範採購流程、“三重一大”管理等。

提升管理和工作效率,推行扁平化管理。減少管理層級、提升管理效率。從服務、責任、利益、管理、發展等五個方向建成目標明確、權責清晰、分工協作、資源共享的新型緊密型區域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共戰疫情——安寧市緊密型醫共體“1+2+X”模式建設初見成效


藉助信息化手段,提升管理效率。安寧市攜手望海康信進行信息化系統搭建,從初期三家醫院的統一HRP信息化建設到後期協助安寧市完整搭建醫共體集團化運營管理系統,全面落實緊密醫共體管理下的優績優酬;建設人、財、物精細化統一運營管理系統,全面優化內部流程,強化體系內資源整合,做到事中控制和反饋,提升醫院的精細化管理水平。從全國範圍看,安寧市醫共體可以作為緊密型醫共體在運營管理上的典型代表,基礎牢,真正實現了醫共體的統一、集中管理,主要體現在如下幾點:

1、醫共體建設將鄉村納入一體化管理

2、醫共體實行藥品耗材統一管理,統一用藥目錄、統一採購配送、統一支付貨款

3、醫學影像檢查結果互認

4、醫共體內診療資源共享

5、醫共體內統一崗位設置

6、醫共體內統一收入分配

7、醫共體內醫療質量同質化

8、醫共體內財務實行統一管理、集中核算

此外,望海康信還助力搭建安寧市區域數據中心集成平臺,構建政府端與院端及各醫療機構之間上下連通的網絡體系,實現數據集中管理,資源共享,互聯互通;搭建安寧市區域醫療衛生監管平臺,實現對醫療機構、醫務人員、醫療行為的監管,將市內所有醫療衛生機構數據納入數據中心,建立安寧市區域健康數據中心,為安寧健康城市建設打下基礎;開發決策支持APP,隨時隨地查看醫共體所屬各醫院的運營情況和工作量情況;通過全面加強建設信息化體系,逐步建成了“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四級聯動”的醫療衛生體系。

此外,安寧市醫共體還整合醫共體內部醫療資源,推進醫共體學科建設,利用外部資源,提升學科能力;制定、實施人才培養計劃,加大人才培養力度;連通基層網絡,不斷提升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由醫共體基衛部統籌落實,實現優勢資源下沉,推進分級診療;充分落實公立醫院的公益性,三家公立醫院患者負擔費用控制較好,人均門診診療費用沒有增長,人均住院費用逐年下降,讓讓病患切實享受到醫共體建設的紅利;積極開展各類公益活動,滿足了人民群眾的醫療保障需求。

抗擊疫情 成效突出


緊密型醫共體在新冠肺炎抗疫中成效突出。從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爆發開始,安寧市醫共體在市防控指揮部的領導下,高位統籌安排防疫工作,突出表現出緊密型醫共體建設成效。一是從醫共體層面統籌安排全市所有醫療機構參與到抗擊疫情戰中,避免了各個作戰,醫共體“一盤棋”的高效統籌部署作用得到充分體現;二是醫療人力資源集中管理,統一調度。全市醫療人員在醫共體統一安排下,參與防控和診治工作,克服了重大防疫工作中人員不均的諸多問題,人力資源實現合理高效利用;三是統籌供應和調配防疫物資。醫共體各單位所用的防疫物資,在醫共體統籌安排調配下,防疫物資得到充分保障,實現防控物資的合理高效利用。四是醫共體在完成市內防控和診治任務的同時,派出三批共19人支援湖北共戰疫情。

未來,安寧市將繼續加強頂層設計,推進科學決策機制;集中建設醫共體管理中心,強化體系內各級醫療機構人、財、物運營管理規範化、標準化和集中化,以優質的核心運營管理能力帶動整個醫共體的良性發展;大力推進重點學科建設,繼續加強建設區域性醫學影像中心、檢驗中心、病理中心等資源中心建設;推進安寧市醫養結合;建立區域性婦女兒童醫療中心、急危重症及應急搶救處置中心;將繼續貫徹落實“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理念,不僅引導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提高基層服務能力,為廣大居民提供連續性、高質量的醫療衛生服務,實現醫共體整體醫療服務水平的跨越式發展而努力。目前,面對全國的新冠疫情攻堅戰役,安寧市醫共體也將發揮醫共體優勢,生命救援,義不容辭;攜手抗“疫”,共克時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