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通江:加快建設“醫共體”群眾就醫更容易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訊 通訊員杜文龍 記者袁雪飛報道

“真的太方便了,在家門口就能享受縣醫院專家的檢查治療,再也不用跑來跑去的了!”4月20日,在四川巴中通江縣鐵佛鎮中心衛生院,前來就診的患者趙萬生高興的說。

四川通江:加快建設“醫共體”群眾就醫更容易

趙萬生是該縣鐵佛鎮八廟嶺村村民,患有食道炎和肺氣腫等慢性病,需要定期到醫院檢查和治療,過去由於鄉鎮衛生院的設備設施不完善,每次都需要到40公里外的通江縣人民醫院去看病治療。

“到通江去看病,坐車啊、吃睡那些都不方便,也遠,要一個多小時才到,也要排隊,有時候一天還整不完,很麻煩。”趙萬生說。

去年以來,根據縣域醫療共同體建設的要求,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鐵佛鎮建立了以通江縣人民醫院為龍頭,鐵佛鎮中心衛生院為樞紐,各村衛生室為基礎的“縣—鎮—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共同體機制,形成上下聯動、資源共享、快速反應的醫療服務體系。如今,趙萬生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與縣醫院同等的醫療服務。

“現在就可以了,像今天通江縣醫院的醫生來給我檢查了,就沒花多少時間,現在也不用坐車、排隊,相對來說價錢也就優惠了不少,醫生耐心負責,很安心。”趙萬生說。

據悉,通過醫療衛生服務共同體機制的建立,鐵佛鎮中心衛生院設立了醫共體專家門診1間,急診室1間,新增16排螺旋CT檢查項目5個,病床30張,為醫院開展各類常見病治療打下了堅實基礎。

“到目前為止,我們的CT已經完成1100人次檢查,成功救治4例危重的腦出血病人,但是在以前,遇到這種腦中風、腦出血的危重病人,我們只能轉往縣人民醫院治療,所以醫共體的建設,對我們醫院整個的診療水平提高非常大。”通江縣鐵佛中心醫院黨支部書記楊川江介紹。

據瞭解,醫療共同體以縣級醫院為龍頭,整合縣鄉醫療資源,改革創新醫療機制,構建起“人力資源、設備資源、醫療業務、醫療質量、醫療信息、採購供應”等一體化管理的新型醫療服務共同體,實現了基本設施齊全、人員配置合理、服務功能完善、管理運行規範的目標。

“通過這些舉措,使鐵佛中心衛生院和我們縣人民醫院達到雙贏,也更好地為我們山區的老百姓服好務。”通江縣人民醫院醫務科科長周詩璞說,醫療共同體建設解決了山區老百姓看病貴、看病難的問題,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的服務、優良的價格。

近年來,通江縣不斷加快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步伐,積極完善基層醫療機構建設,通過成立“醫共體”醫院、實行分級診療制度等方式,緩解基層群眾“看病難、看病慢”問題,使全縣醫療衛生服務水平不斷提高,滿足群眾的就醫需求。

“下一步,我們縣人民醫院將繼續加大對年輕醫護人員的培訓力度,不斷壯大醫療隊伍;增加義診和健康扶貧次數,下沉優質醫療資源到鄉、村;加速醫療信息化建設,簡化診病流程,逐步實現90%的村(居)民“小病不出鎮,大病不出縣”的醫療工作格局。”通江縣人民醫院副院長陳俊說。

四川通江:加快建設“醫共體”群眾就醫更容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