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南沙自貿片區成立五週年:累計形成658項制度創新成果

2014年-2019年,廣東自貿試驗區南沙新區片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0.4%,累計形成658項制度創新成果,2019年營商環境模擬世行排名為24名……這是過去5年南沙自貿片區交出的“成績單”。

累計形成658項制度創新成果

658項制度創新成果,這是南沙自貿片區掛牌五年制度創新“成績單”。五年來,“南沙經驗”走向全市、全省、全國,打造制度創新“南沙模板”。其中,42項在全國複製推廣,104項在全省複製推廣,196項在全市推廣實施。“跨境電商監管新模式”“企業專屬網頁政務服務模式”“智能化地方金融風險監測防控平臺”三項創新經驗入選商務部最佳實踐案例。

打造首個“無證明自貿區”、搭建首個全球商品溯源標準體系……南沙自貿片區2019—2020年度十大創新成果出爐,充分釋放自貿區在大灣區建設中的創新引領帶動效能。以十大創新成果之一的全域推行“一支隊伍管執法”綜合行政執法南沙模式為例,這是全國首推區一級全域“一支隊伍管執法”的創新案例,將13個部門21個執法領域整合由綜合行政執法局管轄,將區內4605項行政執法事項整合為一張清單,變執法的“物理組合”為“化學融合”,直接為企業減負、簡化、簡證。

中山大學副校長李善民認為,南沙自貿片區圍繞現代化產業體系探索差異化改革創新,推動制度創新與民生福祉緊密結合,制度創新紅利逐漸顯現,輻射帶動效應後勁十足。對於南沙下一階段的改革創新,李善民建議,“南沙片區應充分發揮粵港澳大灣區幾何中心的優勢,從服務國家戰略的大局出發,加強與前海和橫琴片區的合作,充分利用深中通道等世界級基礎設施的功能,連接東莞濱海灣新區,中山翠亨新區、珠海唐家灣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沿珠江東西兩岸打造一個閉環式的‘環自貿試驗區創新帶’,形成輻射範圍廣、差異化功能明顯、產業協同創新能級高的自貿片區網絡。”

紅利持續釋放

2014至2019年,南沙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 10.4%。南沙開發區(自貿區南沙片區)管委會副主任潘玉璋介紹,五年來南沙自貿區紅利持續釋放,經濟呈現高質量發展態勢。其中,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13.3%;稅收總額年均增長13.2%;南沙港區集裝箱吞吐量年均增長8.4%;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10.4%;實際利用外資金額年均增長13.2%;註冊企業年均增長 71.4%;累計引進172個世界500強企業投資項目。

在自貿區南沙新區片區掛牌五週年之際,南沙區還正式發佈了《廣州南沙新區(自貿片區)知識產權促進和保護辦法》,旨在為知識產權發展提供創新動力和制度保障。4月初,南沙區發改局宣佈,2020年擬安排重點項目計劃項目203個,年度投資850.2億元,其中以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為代表的項目達62個,年度投資超過207億元,涉及總投資3182億元,均予“綠色通道”支持。

日前,《南沙區2019年度營商環境評價報告》公佈,2019年南沙區營商環境模擬世行排名為24名,相比2018年,排名上升5名。步入第二個五年,南沙自貿區又提出了更高的目標:提出132條舉措改革創新舉措,全力打造國際一流、重點領域示範引領的營商環境,確保三年內模擬排名進入全球前20位。

創新激發市場活力,企業拿腳投票,紛至沓來。五年來註冊企業由8400戶增加到12.4萬戶,年均增長71.4%……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海洋經濟、特色金融等創新型產業成為南沙新名片。

“站在五週年新起點,南沙自貿片區將努力在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等領域加大差異化探索力度,推動南沙自貿片區高質量發展、高水平開放、高品質建設。”潘玉璋表示。(經濟日報記者龐彩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