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新冠病毒檢測治療,英國醫學界的新嘗試

關注新冠病毒檢測治療,英國醫學界的新嘗試

此前,世界衛生組織面對新冠病毒疫情全球大流行,表示當前正處於全球應對的關鍵時刻,需要大家共同參與這一維護世界安全的大業。同時,世衛組織呼籲:關注疫情檢測、加強檢測力度

目前,英國已在國內採取嚴厲措施應對疫情,同時也積極關注新冠病毒檢測技術的研究工作。來自英國政府、醫學界、科學界的代表正致力於研發快捷高效、低成本的檢測方式,以提高全球抗疫效率。


快速檢測區分新冠,英國新技術落地中國


近期,來自北愛爾蘭的最大醫療健康診斷企業之一朗道(Randox)針對新冠病毒疫情開發出一項全新的檢測技術,可從不同呼吸道感染病毒中有效區分識別 COVID-19 病毒。基於朗道自主專利產權的生物陣列技術(Biochip array technology),該技術可在 8 小時內處理 324 個患者樣品,同時產生 3,240 個報告結果。這樣的快速處理效率,可以

指導臨床醫生迅速做出診斷,提高治療病人的效率


關注新冠病毒檢測治療,英國醫學界的新嘗試

朗道提供 COVID-19 檢測技術


目前這種檢測試劑的 216 份樣本已經運抵中國,將於武漢和廣州等地區的醫療機構投入測試。

為了加速朗道檢測技術在中國順利落地,英國國際貿易部和北愛爾蘭投資發展署(Invest Northern Ireland)與廣州和武漢藥品監督管理局積極溝通。為此,北愛爾蘭首席部長阿琳·福斯特(Arlene Foster)及副首席部長米歇爾·奧尼爾(Michelle O’Neill)與中國駐貝爾法斯特總領館總領事張美芳的會面,幫助朗道獲得總領事的支持,並確保中國相關衛生當局瞭解朗道的檢測技術及其優勢。


英國高校主導的間充質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由英國女王大學Wellcome-Wolfson 實驗醫學研究所的 Danny McAuley教授以及Cecilia O’Kane教授主導的一項利用間充質幹細胞(MSCs)來治療因為新冠肺炎引起的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ARDS)的項目開始進入了臨床試驗階段。


在患有新冠肺炎的重症病例中,很多病患也產生了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症這一併髮狀況。患有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症患者的肺部開始感染並伴有肺泡塌陷。這一狀況將導致患者的呼吸衰竭。此時患者需要進入重症加強護理病房(ICU)並安裝輔助呼吸設備來支持呼吸。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蔓延,研究治療方法並進行臨床試驗是非常重要的。在這項名為REALIST COVID 19的臨床試驗中,醫生將為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使用一種名為ORBCEL-C的從臍帶中提取的間充質幹細胞來治療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症。而在實驗室中,間充質幹細胞已經顯現出了減少感染、提升肺部組織修復等關鍵作用。


首名接受臨床試驗的患者已經開始進入了實驗階段,同時,此次REALIST COVID 19還計劃在包括貝爾法斯特、伯明翰以及倫敦在內的全英範圍內對60名患者進行臨床試驗。


關注新冠病毒檢測治療,英國醫學界的新嘗試

直面全球挑戰,發力高效檢測研發

截至北京時間 2020 年 4 月 8 日,目前全球範圍內共有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 150 萬。面對大範圍的感染,如何快速、低成本地將新冠病毒檢測方式推廣至更多地區,是英國乃至全球醫療科研領域關注的挑戰之一。


此前,英國政府再次宣佈撥款 2.1 億英鎊,用以資助新冠病毒疫苗以及檢測技術的研發。加上此前的撥款,英國政府在研發層面投入的抗疫金總額已達 5.44 億英鎊


如果可以針對新冠病毒進行快速檢測,加快感染病例診斷和篩查,這將對全球防控提供莫大幫助。近日,英國多個科研機構研發的新檢測技術將有望縮短檢測時間,為新冠病毒防治帶來新突破。


位於德比郡的 SureScreen 公司日前表示,開發出的新冠病毒快速檢測技術可

通過刺取手指的血液樣本進行確診檢測,取樣只需 10 分鐘,約在 24-48 小時出結果。該技術已經進行了約 175,000 次測試,並在英國、德國、西班牙等多國投入使用。

關注新冠病毒檢測治療,英國醫學界的新嘗試

SureScreen 的檢測技術主要通過手指刺取血液樣本,然後放入設備進行篩查,準確率達 98%。

諾森比亞大學(University of Northumbria at Newcastle)的 Sterghios Moschos 博士的團隊則開發出可以快速確認新冠病毒患者的呼吸分析儀,尤其適用於機場、醫院和救護車等場合。

儀器將對檢測對象呼出的氣體樣本進行單獨的生物學信息測試,從而檢測是否有攜帶新冠病毒,相較於使用溫度檢測病毒更為準確。

關注新冠病毒檢測治療,英國醫學界的新嘗試

Sterghios Moschos博士介紹新型呼吸分析儀


牛津大學和牛津蘇州高級研究中心(OSCAR)的科學家也在近日公佈了一項全新檢測技術,可在 30 分鐘內鑑定患者是否感染 COVID-19,測試速度較此前獲得大幅提升

。該技術以分析病毒的 RNA 為主,比較適用於確定早期感染者。檢測結果可以直接肉眼讀取,尤其適用於農村或貧瘠地區推廣使用。


醫療條件落後地區面對的全球疫情挑戰不僅來自於專業醫護人員的短缺,檢測技術等設備物資的匱乏也同樣嚴峻。


除了牛津團隊的新冠病毒檢測技術之外,同樣適用於醫療條件落後地區的還有萊斯特大學正在研究開發一種新型口罩。該技術在口罩內置檢測試條,通過捕獲患者的呼吸樣本進行檢測。這種新型口罩優勢在於,它可在病患出現症狀之前確診是否感染,此外口罩和試條的成本更加低廉,因此可以大規模地應用於經濟落後的國家,進行病毒篩查,遏制新冠病毒的傳播。

關注新冠病毒檢測治療,英國醫學界的新嘗試

英國萊斯特大學研發新型檢測口罩


英國駐華大使吳百納女士曾表示:21世紀是一個全球化的時代,全球挑戰就需要全球應對,在這個特殊時期,“全球化英國”將保持開放,繼續支持中國人民。英國將持續推進全球安全健康領域的創新建設,共同面對這場全球戰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