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評分9.4:《活著》的真諦,就是純碎地為了活著

“就是這篇《活著》,寫人對苦難的承受能力,對世界樂觀的態度。寫作過程讓我明白,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活著》是餘華的代表作之一,該書連續幾年高居豆瓣讀書榜前列,評分更是達到了9.4分之高,是一篇優秀的現實主義長篇小說。

《活著》一經發表就受到了國內各界人民的關注,同時被翻譯成多種外文版本,餘華也親自為韓文版、英文版、日文版提了自序。1998年餘華憑藉《活著》榮獲意大利格林扎納·卡佛文學獎最高獎項,2005年又獲得了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等諸多獎項。

豆瓣評分9.4:《活著》的真諦,就是純碎地為了活著

《活著》主要講敘了在時代背景的影響下,徐福貴從一個地主家的少爺,變成了一個普通的農民,又因為戰爭的到來成為了一名俘虜,九死一生回到家鄉之後,不斷經歷身邊的親人一個個離他而去的過程。

餘華在小說中巧妙地運用了多處對比,從福貴的少爺生活、到戰俘的苟且保命,和後來一家人相依為命的生活方式進行對比。以及小說中的“我”在聽福貴回憶往事時,福貴臉上表現出的淡然和悲慘的回憶進行對比,都揭示出活著就是為了活著,而不是為了其他事物而活的真諦。

三段截然不同的生活下,體現的是最原始的求生欲

1、地主家的闊少爺

福貴的前半生可謂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祖上遺留下了兩百畝地,自己爹敗了一百畝,但剩下的一百畝也足夠一家人富足生活,福貴的奢靡生活也由此開始。

上私塾不想走路,沒事,有長工揹著去。福貴念過幾年私塾,但也只是掛了個名而已,真正念進去的字沒幾個。每天去私塾的路上,都是長根揹著少爺一路跑,而福貴在背上就像一隻麻雀飛啊飛。

福貴的妻子家珍是城裡米行老闆的女兒,年輕時的家珍傍晚走在讀夜校的路上,月白色的旗袍下包裹著玲瓏的身材,腳下蹬著一雙高跟鞋,鞋跟一噠一噠的聲音,也顛進了福貴的心裡。

豆瓣評分9.4:《活著》的真諦,就是純碎地為了活著

回到家的福貴便對母親說,我要娶個姑娘,就是城裡陳家米行的女兒。於是,有錢人配有錢人,家珍就成了徐家的兒媳婦。

年輕的福貴不務正業,整日就是流連煙花之地,甚至一兩個月不歸家門,嗜賭成性的福貴敗光了所有家產後,父親也被自己氣死。一夜之間,曾經風光無限的地主家變成了一貧如洗。

經歷了大起大落後的福貴從此改頭換面,明白了生活要腳踏實地,從雲端跌落地面,這是現實給了福貴第一次打擊。

2、死人堆裡的戰俘

過慣了衣食無憂生活的福貴,變成了一名普通的佃農,而經濟的拮据也在影響著這個小家庭。母親病重,福貴拿著家珍從孃家帶來的最後兩個銀元,去城裡請醫生,卻在路上碰到抓壯丁的連長,於是福貴成為了一名戰俘。

跟著連長輾轉於各地,離家鄉也越來越遠,福貴漸漸失去了歸家的念頭。由於戰敗全連被困,福貴和其他人過上了等待救濟的生活,每天有直升機從空中拋下大米和大餅,而這些東西一旦拋下,地面上就湧現出無數人來哄搶,宛如原始社會中野獸搶奪獵物一般壯觀。

豆瓣評分9.4:《活著》的真諦,就是純碎地為了活著

被困的日子越來越長,身邊的人也越來越少,一個雪夜過後,曾經在坑道周圍哀嚎的傷號全部死去,此時的福貴才徹底明白活著的不易。之後的福貴大難不死,被解放軍解救出來,並且平安回到了家鄉。

餘華在小說中給福貴加入這段經歷,主要是為了讓福貴體會出極限生存條件下,生命的來之不易,面對的這段生死考驗,跟今後要面對的苦難一樣,都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經歷。

3、身邊親人不斷離去的老人

平安歸家的福貴終於見到了日思夜想的親人,可是母親早已離世,女兒鳳霞因為一次高燒不能再說話,兒子有慶與自己也很陌生,此時的福貴心裡百感交集。

隨著佃農生活到農村集體制的轉變,福貴一家也不斷在溫飽線上掙扎,生活的困苦造就了兩個兒女的堅強懂事,但同時也在折磨著這一家人。

家珍得了軟骨病只能長期臥床,有慶在一次學校獻血時更不幸身亡。女兒鳳霞好不容易找了個好人家,卻因為難產死在了手術臺上。女婿一邊搬運一邊帶著兒子苦根,卻在一次意外中被兩塊水泥板夾死,最後苦根也因為生活艱苦,吃豆子被撐死。

豆瓣評分9.4:《活著》的真諦,就是純碎地為了活著

生活的溫情並沒有眷顧這位老人,福貴人生中的所有溫暖被現實撕得粉碎,最後留下的福貴買了一頭老牛與它相依為命,度過了一個又一個黃昏。

至此,福貴經歷了生死考驗,又經歷生活的困苦和親人的離去,但他並沒有像春生一樣面對苦難尋了短見,而是選擇更好的生活下去,這不僅是福貴經歷過後的大徹大悟,更是心底最原始的求生欲使然。

兩種不同的敘事方式,凸顯了福貴淡然的心境

1、故事的經歷者,大喜大悲

福貴嗜賭如命,將家裡財產全部敗光氣死老爹後,岳父敲鑼打鼓地僱了一頂轎子,將懷著有慶的家珍接回了孃家。半年後家珍帶著有慶回到茅屋,福貴看見家珍對她笑了笑;福貴被抓去當了壯丁,每每感覺自己快死了的時候,只要想到還有家人、還有老婆孩子在等著自己,便不由得心裡一暖開心地笑了。

《活著》中雖然大多數描寫的是苦難,但也不乏生活的溫情:福貴的浪子回頭金不換、家珍對福貴的不離不棄、鳳霞和有慶的乖巧懂事、隊長對福貴一家的幫扶照顧,無一不是體現了人間的溫情。

豆瓣評分9.4:《活著》的真諦,就是純碎地為了活著

有慶死後,在醫院裡福貴趴在他身上哭了又哭;鳳霞生孩子難產而死,福貴腦袋一低也跟著二喜一起哭了起來;家珍死前說下輩子還願意做福貴的女人,福貴的眼淚就掉了下來,掉到了家珍的臉上。

人生都要經歷過一些悲和喜,這些感情在發生的過程中是刺眼的、直擊心靈的衝擊,是對現實生活的一種撕裂,世界上沒有感同身受,有些苦難和傷痛需要自己親自去體會和感受。

2、故事的回憶者,雲淡風輕

“老人黝黑的臉在陽光裡笑得十分生動,臉上的皺紋歡樂地遊動著,裡面鑲滿了泥土,就如佈滿田間的小道。”

文中的“我”是一位鄉間採風者,在遇到了老人福貴之後,對他的經歷感興趣,於是就有了這個故事。“我”在第一次遇見這個老人時,他的臉上絲毫沒有那些悲傷過往的痕跡,而是一臉的淡然和平和,彷彿在訴說別人的故事。

“福貴的講述到這裡中斷,我發現我們都坐在陽光下了,陽光的移動使樹蔭悄悄離開我們,轉到了另一邊。”

大難不死的福貴更加體會到親情的重要,這是福貴在自己故事中得到的體會,也是福貴不再將鳳霞送給別人家的原因。即使生活再苦困,一家人在一起,就是最大的幸福。

“福貴說到這裡嘿嘿笑了,陽光從樹葉的縫隙裡照射下來,照在了這位四十年前浪子的眼睛上。”

這三段描寫福貴回憶的文字,都被作者加入了陽光的影子,而福貴作為故事的回憶者,也刨離了故事中個人情感的依附性,讓讀者架空感性因素,理性地體會到苦難終究會過去,陽光也始終會照進現實,活著才是人生最大的現實意義。

豆瓣評分9.4:《活著》的真諦,就是純碎地為了活著

總結:

“一個人命再大,要是自己想死,那就怎麼也活不了”

《活著》通過講述福貴的一生,由富至貧、由一家人變成只剩他一個人老人,向我們表達了不論經歷多少艱難困苦、生死考驗,我們都要清醒地認識活著最原本的意義,就是純粹地活著,而不是為了其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